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博熱搜的鍋,到底該誰來背?

微博熱搜的鍋,到底該誰來背?

△在這次的微博「刷榜」處分名單中,周筆暢榜上有名

文 | 李禾子

校對 | 李雪嬌

編輯 | 安西西

微博熱搜回來了。

面對官方的批評,微博這次的認錯態度良好且及時。一周前的1月27日,在被北京網信辦約談後的當晚,微博當即宣布將熱搜榜、熱門話題榜、微博問答功能、熱門微博明星和情感板塊、廣場頭條欄目情感版塊下線一周,主動進行全面整改;1月28日和2月2日,微博管理員又先後發布公告,分別公布了1月和去年12月的「刷榜名單」及處罰措施。

時值多事之秋,微博十分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就在進入2018年以來,已經先後有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被有關部門約談整改。首先是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因為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被北京網信辦約談;隨後百度、支付寶和今日頭條三家公司又因相關手機應用軟體存在侵犯用戶個人隱私的問題而被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約談……

看到形勢變化的微博自然也曉得一個道理:政治的紅線不能碰。不過,儘管今天暫時告一段落的微博熱搜事件看似已經得到了妥善解決,但在復盤整個事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要使得整個微博內容生態向健康的方向發展,還不僅僅只是處分幾個微博用戶那樣簡單。

為什麼這麼說?

也許很多讀者都已經發現,在微博通報處罰的一批用戶當中,除了周筆暢、孫紅雷、張若昀、靳東幾個還算較為知名的藝人,有很多熱搜話題或是涉及人員幾乎都是聞所未聞的名字。而即便是被指名批評的這些藝人,也是平時熱搜榜上很少見到,可以說十分低調的幾位。

△微博管理員1月28日發布的1月「刷榜」處分名單

△微博管理員2月2日發布的12月「刷榜」處分名單

不過在懷疑微博是不是「抓錯人了」之前,必須注意到的一個細節是,微博這次的處分針對的是平台上的「刷榜行為」。

「刷榜」和「買熱搜」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一般來說,想要成為熱搜基本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渠道:

1.官方渠道:即通過購買微博提供的官方熱搜推薦位來上熱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買熱搜」。能夠通過微博買熱搜已經成了行業里公開的秘密,比如去年李榮浩在發布新專輯之時就曾發微博「說漏嘴」,稱公司「買了熱搜第五的位置」。實際上,此前就曾有網友爆料,第三位和第五位都是微博官方熱搜位,且從一份被爆出的微博2017年第四季度的官方刊例報價單中可以看出,微博熱搜包和微博熱搜榜單套裝的報價分別是60萬/輪播兩天和60萬/輪播6天。

2.特殊渠道:即通過第三方推廣公司來進行所謂的「刷榜」。這一行為多見於明星公關,也早已成了許多明星藝人團隊進行推廣宣傳的一項重要手段。1月娛樂圈沸沸揚揚的李小璐PG One事件中出現的一幕幕鬧劇(譬如李小冉被認成李小璐、王思聰躺槍)正是藉助第三方公司「刷榜」的結果,涉及人員之廣、話題影響度也堪稱微博熱搜「刷榜」歷史之最。

這些第三方公司的「刷榜」手段也不外乎是經過「大V做內容、中V做口碑、路人做傳播、殭屍粉做聲量」這一流程。音樂財經在一些第三方「刷榜」公司的主頁看到,這項服務的報價在幾千至幾萬元不等。可見,其費用也要遠遠低於直接購買微博官方熱搜位,因而這也成了許多明星藝人團隊的首要選擇。

△某第三方「刷榜」公司給出的報價

3.一般的熱搜推薦機制:即既不通過微博官方,也不通過第三方公司,以自然流量登上熱搜。這樣的機制也經常被一些有組織、有計劃的粉絲團所利用,以此來幫助自己的「愛豆」獲取更多關注。

至此,微博此次的整改思路就已經十分明了了。這也是為什麼不久前出現在微博之夜晚會上的、許多頻繁登上熱搜的明星(如楊冪、鄧超、迪麗熱巴、TFBOYS等等),紛紛「躲過了」這次處分的原因。有媒體形容,微博是「借著網信辦整治熱搜藝人的刀,殺了搶自己生意的黃牛」。

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這次微博的內容整改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還要看微博的自覺和整個社會輿論是不是能往更成熟的方向邁進了。但目前來看,難度還很大。

事實上,微博當下內容生態的形成還要追溯到2013年。彼時被微信大大削弱社交功能後的微博正尋求新的轉型,希望通過明星、娛樂內容形成一種新的互聯網文化——這不同於它對標的國外社交網站Twitter,從結果來看,微博也更崇尚「娛樂至上」,至於一些更加嚴肅的社會議題,往往很難再這裡找到蹤跡(除非主動搜索)。

儘管唱衰微博的聲音不少,但發展到現在,微博依然以其巨大的用戶基數,佔據著明星、大V以及網紅們重要宣傳陣地的地位。根據最新的2017年微博用戶調查報告,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了3.76億,而日活躍用戶也高達1.65億;隨著微博在各垂直領域內容建設的深化,頭部賬號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11月,微博全站月閱讀量大於10w的頭部用戶規模達41.8萬。

作為國內當下規模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理應承擔起引導輿論的功能和責任。但它是否能真正做到老谷歌的口號「不作惡」那樣呢?現在還很難講。針對「不作惡」的問題,《悉尼先驅晨報》也曾評論說,「永不作惡」是很好的公共口號,但卻非常空泛,因為股東其實並不在意谷歌是否作惡,他們關注的只有投資回報。

這不禁又讓人想到去年9月,微博因和今日頭條爭搶用戶而擬定的一份不平等協議。在這份未與用戶商議而發布的《微博服務使用協議》中,微博意圖獨佔用戶在其平台所發布的內容,並強迫用戶在去留之間做出選擇。顯然,這種犧牲用戶利益的行為已經讓許多人對微博徹底失望。

在微博剛剛傳出要進行熱搜整改的消息時,一些早已對微博嗤之以鼻的人就紛紛拍手稱快。「微博熱搜被處理純屬活該,」一名自媒體人如此評論道,「它就是明星八卦的曝光台,只要花錢就人盡可夫的垃圾場。」話雖偏激,但也真實代表了一部分用戶的想法。

但願微博不會重蹈百度的覆轍。

本周輪值編輯:李禾子

商業|從「媒體」、「研究報告」到切入「企業服務」,音樂財經如何突破變現天花板?

商業|那麼,創作者們以後還能不能愉快地用微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從「直播間歌手」到「創作人」,三十而立,迴音哥的危機感是什麼?

TAG:音樂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