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衛·霍克尼是彩色的

大衛·霍克尼是彩色的

大衛·霍克尼

於1937年出生在英國約克郡西部的布拉德福德,他痴迷於各種機械與媒介,對所有能夠做出圖像的技術他都感興趣。2010年73歲時擁有了第一個iPad後,他就開始使用Brushes這款軟體在iPad上作畫,每完成一幅畫就會通過郵件直接發送給他的朋友們,讓他們第一時間欣賞到自己的作品。

大衛·霍克尼(以下簡稱:霍克尼)是一個年輕時尚的先生,這一點看他的作品和穿著就非常清楚了。他喜歡新鮮的玩意兒,並享受探索嘗試的過程與結果,因為新鮮的東西與探索的行為讓人興奮讓人年輕。

霍克尼是非常熱愛生活的,他一生都在記錄與表現自己的生活。他與之前談到的弗洛伊德和培根不是同類人,當弗洛伊德(1922-2011)和培根(1909-1992年)盡心的表現精神與肉體、病態與鬼魅魔力時,霍克尼卻在探究與抵觸「透視法」而推崇中國畫的構圖法,還鄭重其辭的樂在其中,霍克尼真是可愛的好「流於表面」啊!

1986年時霍克尼50歲,他在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館看到《乾隆南巡圖》,很是觸動,足足觀賞研究了三個多小時。大衛·霍克尼說: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觀看方式、不同的繪畫方式。中國畫這種無焦點構圖繪畫,讓霍克尼的照片拼貼作品找到了「理論與歷史出處」。

《乾隆南巡圖》局部作者是徐揚(1712-卒年不詳)

《乾隆南巡圖》有絹本和紙本兩個版本,全套共12卷,總長154.17米,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紙本版完成於1776年,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絹本版完成於1770年,已遺失世界各地,現已知4卷、6卷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最後的晚餐》 15世紀90年代 420X910厘米 濕壁畫作者是達芬奇

比較上面兩幅作品,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東西方傳統繪畫在形象塑造及空間塑造上的不同。中國畫是沒有中心視點的,是散的;空間是靠遮擋、實虛、大小、密疏表現的,並且這種實虛大小密疏是作者主觀意象的安排與確定,沒有客觀科學的準確性。而西方繪畫(15世紀後)則相反,它是建立在透視學與解剖學基礎上的,強調了客觀真實。

1980年代,霍克尼閑來無事竟「悟」出了一個秘密——在照相術出現之前,那些畫的很像很逼真的油畫作品是藉助反光鏡與透鏡畫出來的。霍克尼對畫面中的焦點(一點)透視提出質疑,說那些作品其實是局部多焦點透視圖的「拼貼」。這一「秘密」是否確信,其實不重要,我想表達的是,由此可見霍克尼是個鮮活真實的人,他自由無束,是一個對生活對世界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心的人。

透視法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視覺經驗,即近大遠小近實遠虛(中國山水畫透視法的記載,早在南北朝時代,宗炳(375年-443年)的《畫山水序》中說:「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透視理論(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的形成在西方15世紀文藝復興後,一直規範指導著人們的二維構圖空間。不管透視法還是透視理論,必定只是一種方法而已,是為人所用的。在純藝術領域,人是中心,自然擇其善而用,不善就棄之,如果受制於理論與方法就是棄本逐末,淪為設計圖都不如。

看霍克尼的創作人生讓我想到了畢加索(1881-1973),不論在生活態度上還是對藝術的感悟與認知度上,還是對繪畫的熱情與才情方面,霍克尼都與他的偶像畢加索很像(性取向除外)。只不過畢加索離我們當下這個時代稍微遠些,他的作品沉澱過後顯得更加堅實與無法逾越。而霍克尼現在依然生機勃勃的為我們貢獻美好,去到英國還可以與他聊聊天甚至喝一杯,所以相對畢加索的光芒與經典霍克尼彰顯了生鮮,恰是這種近距離的生鮮彰顯了當代性。畢加索一生都在「不安分」的拓新然後「捨棄」再拓新,在不斷的創造中充實並成就自己。霍克尼也如此,如果他們兩個把手牽起來,就是19世紀末至今120多年的繪畫發展史。

先圖解畢加索豐富的富麗堂皇的人生軌跡

再圖解霍克尼未完待續的人生軌跡

畢加索在1960年代進入暮年,開始隨性的具象表現繪畫,此時霍克尼初露毛頭,也是表現性繪畫,只不過已經是代表新生力量的更當下的,偏抽象表現的作品。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為霍克尼塗鴉表現繪畫階段。代表作是作於1961年的《我們兩個男孩緊緊膠著》。

《我們兩個男孩緊緊膠著》1961年

作品x號 1961年

作品x號 1962年

《同浴的兩個男孩子》 1963年

《自畫像》 1954年

《自畫像》 1954年

到1960年代,霍克尼漸漸找到了自己的繪畫表現語言,畫面有版畫效果,平塗,有波普味道,代表作是作於1967年的《較大的浪花》。顏色純度比較低,明度上也基本統一在一個灰度內,構圖嚴謹、理性,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形容:性冷淡風。到1960年代末,霍克尼已經名利雙收了。

《較大的水花》 1967年

《大水花》 1965-1967年

《貝弗里山莊淋浴的男人》 1964年

從1970年代起,霍克尼已經開始了人物及風景主題的創作,一直沒有間斷過。1970年代主要是人物畫,純度較高顏色鮮艷,造型及構圖相對比較嚴謹,依然很理性。代表作是《克拉克夫婦和小貓佩西》和《一個藝術家的肖像》及《我的父母親》。

《克拉克夫婦和小貓佩西》1970年

《一個藝術家的肖像》1972年

《我的父母親》 1977年

到1980年代,值得提出的是霍克尼創作了不少照片拼貼作品。他對西方几百年的焦點透視提出質疑並做了有力回擊,霍克尼把同一事物同一場景的不同視點的照片拼貼在一起,同樣製造了空間,代表作品是《梨花公路》。照片拼貼作品有好多人物主題的,在我看來滿有趣的,非常符合立體主義的主張與追求,我們的眼睛被迫感受到一種動態。

《梨花公路》 1986年

名稱不詳 1985年

名稱不詳 1982年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霍克尼的風景畫個性鮮明,顏色主觀的誇張,形體拙樸,具有超現實畫風。代表作如下

1889年

1992年

進入21世紀,霍克尼的人物畫顏色依舊艷麗,但筆法輕鬆隨意。風景畫更趨於裝飾性,顏色純度依然很高,相較1990年代的風景更加淡雅漂亮。

代表作如下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代,人物和風景畫都更加的單純、簡潔、坦然。並且使用了新的繪畫工具——軟體和蘋果電腦,與我們這個時代緊密聯繫,引領繪畫時尚。要知道此時的霍克尼已經70多歲了。

代表作如下

電腦軟體繪畫 2011-2012年

電腦軟體繪畫 2011-2012年

2013年

2015年

欣賞其它美好作品

霍克尼把看到的形與色都主觀化了,簡化了,以致於我們看到的畫面鮮美、簡潔而乾淨!這或許正是霍克尼這個人的氣質與內心寫照吧。霍克尼作品在造型、用色、構圖等方面不僅時尚而且很當代,他豪無疑議的走在時尚的前沿,可以說霍克尼的作品在引領時代,他對當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單拿中國當代繪畫來看,霍克尼的影響比弗洛伊德和培根大多了。

祝賀霍克尼先生健康、開心!

-THE END-

衛哥在去詩和遠方的路上享受個假期

點擊以往文章

官方微博請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藝術FAN 的精彩文章:

TAG:艾藝術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