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打六九頭!春天今兒來嘍!吃春餅嘍!

春打六九頭!春天今兒來嘍!吃春餅嘍!

說 春 餅

立春吃春餅的食俗,出現的時間很早,據說唐朝就有了。有此食俗的地方也很廣,南北均有,但吃法差別很大,這裡說說北京的春餅。

先說餅,北京春餅之餅薄如紙,所以老北京人都管春餅叫薄餅(薄讀如báo),反而很少有人叫春餅,說春餅當然也都知道,因為立春之日是必須吃的。這餅是燙麵做的,比現在卷烤鴨吃的荷葉餅略大些,而且餅面上要有烙出的焦黃的咯吱,不像吃烤鴨的荷葉餅兩面光。兩張餅勁兒中間抹上香油,合在一起擀,烙成一張薄餅,可以揭成兩片,兩片稱一合。老北京家庭大多有一種陶制的炙爐,像一個反扣著的砂鍋,上面有很多小孔,架在爐火上烙餅,用炙爐來烙薄餅最為合適。

薄餅是卷著菜吃的,它之所以好吃,就在於它卷的東西太豐富了。就來說說餅內所卷之物,有多種熟肉,如醬肉、小肚、熏雞、香腸,叉燒等等,講究的可以樣數多點,但必有的是醬肉和小肚這兩樣,我的感覺是樣數多了,味道雜了,未必好吃,不如突出重點,其中醬肉和小肚兩樣對味道的影響較大,要足夠多,足夠好,最好用天福家的醬肘子和小肚。所有熟肉都切一寸來長的細絲。還有炒菜,如攤雞蛋、炒菠菜、炒韭黃或炒韭菜、炒綠豆芽、炒粉絲黃花等等,其中攤雞蛋必有,要切成條,豆芽菜、韭菜和粉絲也比較重要。少不了的還有蔥白和面醬,蔥白也要切一寸來長的絲,醬用甜麵醬,放點香油、糖,和勻了。

吃的時候,要把一合餅揭開,有人(特別是食量大的人)把揭開的兩張錯開了平放在盤子里,是要卷大卷,有人取其中的一張平放在盤子里,是要卷小卷。放好餅,先抹上點醬,放上蔥絲,就可以裝肉和菜了,菜放足了,就可以卷了,卷的時候要壓實,卷緊,底部還要向上包進來再卷,才不至於漏和散,這卷餅也是項技術,吃薄餅的高手,既能卷菜卷得多,又能不漏不散。

北京薄餅也是非得在北京人家裡吃的美食,北京有的飯館裡也賣,但都沒家裡做得那麼好吃,吃的那麼舒服(這裡本來想用一句老北京話「四支」,來表示舒服自在,但確實不知道這兩個字怎麼寫,也怕外地朋友看不懂,也就作罷,但記在這裡,讓北京的朋友重溫一下這即將逝去的京腔)。

說起薄餅,總想起小時候聽奶奶說的一件舊事。我父親有位四姑母,我叫四姑太,聽我奶奶說,這位老太太那譜這個大,怹吃薄餅的時候,兒媳婦要在旁邊伺候著,給她現烙,這張沒吃完,下一張不能提前烙好,這張吃完了,下一張也不能還沒烙好,要正合適,這張剛吃完,下一張剛烙好,我奶奶就很厭煩她這擺譜的習氣,家裡吃薄餅的時候,奶奶就常提起四姑太的這事,很同情四姑太的兒媳婦,所以我就記住了。都說旗人家的講究多、規矩大,但其實也很不一樣。

立春又稱打春,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五九六九河邊看柳」,六九到了,該往河邊看柳樹上那飄渺的嫩綠了,春終於又來了。吃春餅不是叫咬春嗎?今兒趕緊去咬住這春吧!

(轉自新浪博客:老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城根衚衕串子 的精彩文章:

憶京城——四通八達的鮮魚巷

TAG:皇城根衚衕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