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家庭教育中,父親重要還是母親重要?看完就知道了

家庭教育中,父親重要還是母親重要?看完就知道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著更高的上限。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

有心理學家指出,在孩子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後,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就是一個例子,曾紀澤以父親為榜樣,為人處世、做官做事都向父親學習。其後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於其父親的能力。曾國藩在處理外交事務——「天津教案」中,處置失當,名聲跌落谷底,曾國藩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於是常常告誡曾紀澤要開眼看世界。曾紀澤就學習外語,勢要在父親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果不其然,曾紀澤在後來的外交事務中發揮出色,在新疆的領土爭端中捍衛了國家利益,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

而且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煉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

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品德

在家庭教育中,母親也同樣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可以讓孩子養成寬厚的性格。而母親自身的修養,往往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因為教育了一個男孩,你只教育了一個個體,而教育了一個女孩你就教育了一個家庭,教育了一個民族,教育了一個國家。

這並不是虛言,在一個家庭里,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品德。嬰兒時期,人的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在心理上對母親有一種獨有的依戀。母親的行為舉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靈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的最初概念,而這個時期的基礎打得如何,將決定他們成為怎樣一個人。

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決定了他是否能夠在社會中立足。是否能夠和人好好相處,是否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則性錯誤。這樣的人,可能不會有十分驚艷的表現,但是勝在踏實穩定,耐力悠長,人生之路也自然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母愛如水溫柔寬厚

我們常說嚴父慈母,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父親往往更為嚴厲,女性的特質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所以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親帶大的女孩一般比較像男孩子,脾氣往往比較直接。被母親帶大的男孩則一般比較溫柔寬厚,包容性更強,不喜歡咄咄逼人。

老子講,柔能克剛,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剛強更有力量。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能夠讓孩子養成寬厚待人的處事方式,這樣的孩子不尖銳,在踏入社會之後,往往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受母親影響的孩子,成人之後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業發展、人際關係都相對穩定,不容易出現激烈的變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經典小笑話:《女人的38個稱謂》
有層次懂生活的女人,值得一看!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