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挑戰的「家長權威」

被挑戰的「家長權威」

01

近段時間,北大學生與父母決裂十二年、拉黑父母聯繫方式,寫萬字長信控訴父母對其多年的「控制」式教養一事,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在豆瓣上,就出現了一個很犀利的小組,叫「父母皆禍害」。目前,已有上百萬的網友聚集在這個小組。

在小組首頁,「誰差點被父母殺掉」、「父母毀掉你心裡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教你如何與父母對峙」、「他們將孩子當做』物』而不是人」等帖子被長期置頂,控訴父母的各種不當教育形態。一場年輕人的群體性反擊,讓那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瞬間崩塌,也讓人們陷入了對家庭教育方式的各種反思當中。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父母都覺得「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時,孩子卻反饋出了「控制」、「無視」、「自私」、「不愛他」等完全相反的感受,甚至於如這個北大學生一樣,如此極端激烈的反應。然而事實就真的如這個北大學生所敘述的,父母做這一切時,都只是出於一種「控制」的目的嗎?我們所有人都在思考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我們的父母難道不知道嗎?

他們也許知道,也許真的不知道。因為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是父母,也不是所有人在為人父母時,就懂得如何去為人父母。但是他們都知道一點,就是當他們為人父母時,他們要有為人父母的模樣。這個模樣,就是大部分父母下意識認可,並不自覺就做到的「家長權威」。

對,就是這四個字:家長權威。一個讓人慢慢養成為人父母的「架式」,卻無法真正給予人,為人父母本質的「家長權威」,讓我們的很多父母在天長日久的無意識中,一點點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失去了對教育方式的掌控,一點點陷入了未曾料想的「親子危機」。

那,我們就不要家長權威了嗎?

不,恰恰相反,我們很需要。但我們需要的權威,非此權威也。

社會學中講,社會權威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這種「權威」,可能是父母、老師、朋友、名人,甚至一本書、一種言論、一種環境等等。我們會對這些「權威」有著一定程度的信任和聽從,而這些權威也會主動或被動地,幫助我們完成某個面向的社會化。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權威」,承擔或充當著一個人社會化的職責或角色。在我們成年以前,父母往往是這個「權威」的重要充當者。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家長權威,並不是給予父母「架式」的家長式權力和威嚴,而是一個輔助孩子完成社會化的可信賴可跟從的引導者。而威嚴,則恰恰是由這種「可信賴可跟從」衍生出來的,幫助父母建立威信的輔助品。

而這個北大學生,他所抗議的,正是「架式」大過「引導」的家長模式。這種家長模式,用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的研究來講,就是屬於「專制型」教養方式。

02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採用觀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處於不同家庭環境中的限制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提出了三種影響較大的父母教養方式:權威型、寬容型、專制型。

權威型父母,認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應有權威,但這來自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來自他們經常與孩子的交流和對子女的幫助。

寬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們給孩子最大的行動自由,把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放在首位,甚至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專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們按照自己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他們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是「管」與「被管」的關係,因此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好的,雖然家長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很明顯,這位以如此「大逆不道」的方式對抗「控制」的北大學生,他面對的就是專制型的父母。

他的母親會忽視他的性別,當著他的面與想像中的女兒交流;當他對外界產生不滿的時候,他父親首先不是安慰他,了解他的情緒,而是粗暴的讓他主動適應社會。這些年少時被忽略被簡單粗暴對待的體驗,讓他骨子裡潛藏的敏感脆弱不斷地放大。當他試圖與父母溝通時,又被「你必須適應社會」堵回去。當所有的努力、探索失敗,他那種被最親近的人否認、不接納、不信任、不尊重,所累積的極度渴望與極度失望,最終以激烈的方式呈現——與父母徹底決裂而暫時平息。

環顧四周,我們身邊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否則,「父母皆禍害」的豆瓣小組怎能聚集百萬之眾。只是這個北大學生,他的反應更敏感、持久、激烈而已。的確,與西方人注重子女獨立性的培養不同,中國父母更多的是喜歡幫孩子操很多心。從讀書到工作,到娶妻生子,父母對孩子那顆心,就一直在懸著。而這個過程,又是孩子人格中的「自我」不斷蘇醒、成長的過程,所以父母對孩子如兒時般大包大攬的「操心」,必然會和孩子尋求獨立基礎上的「支持」,發生衝突。而這個衝突,如果不能有效溝通、和諧化解,就會最終演變成父母和孩子都無所適從、滿心委屈的狀態。

03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為專制型和權威型之間,偏向於專制型呢?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累積了如此多的怨言,在網路上集體控訴,卻不能從一開始就好好地跟父母溝通呢?

我想,這個跟幾千年來滲透在我們骨子裡的文化有很大關係。這個文化,就是「忠孝文化」。對這個文化的不恰當解讀和認知,不僅束縛著我們的父母,也束縛著我們的孩子。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即要為國盡忠,為長輩盡孝。儒家認為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與外化,子對父的孝被推衍為臣對君的忠,因此,封建社會把「孝」尊為一切道德的中心和基礎,而且移孝入忠,成為了封建君主、專制政權服務的工具。這樣的家國建制,和起初人們對自然災害和外來侵襲的對抗能力,有很大關係。

在生產工具十分簡陋的時代,人們對抗自然災害和外來侵襲,只能靠人力的團聚,所以這個時候「孝」而「順」、「忠」而「遵」,對於調動和團結所有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正是由於這種滲透了絕對權力和絕對服從的「忠孝文化」,使得父母的權威,如同君王的權威一樣,被絕對化而近乎專制。所以,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中國家庭的父母,近乎專制的去包辦孩子的一切,將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而從未覺得有何不妥。

但是在現代社會,傳統的社會自衛機制和管理機制已經被專業化的國防體制、法治管理所替代,曾經被無限弱化的個體,也在一波又一波的人權解放中彰顯出來,個體意識不斷地在增強,尤其是年輕一代。但這個力量,還不足以讓這些年輕人,去明目張胆地對抗幾千年來沉澱的「忠孝文化」,因為孝順孝順,孝且順也,一旦不順從,就被扣上了「不孝」的帽子。所以,他們雖然覺得父母有時有不對的地方,但也總是壓抑著不敢抗議。

所以,當我們的父母和孩子,都陷於這種思維窠臼中時,當我們不能用一種變化的眼光去解讀「忠孝文化」時,我們就很容易陷入一種跨越千年的時代文化衝突中,反而距離「忠孝文化」的本質意義——家國和諧,越來越遠。

每種文化的產生,都有其時代背景。那個背景,是它存在的土壤。所以,當文化流傳到不同的時代時,人們都會賦予它新的生命,以使其合理化於當下。在強調個體自由與自尊的當下,我們的父母和孩子,都應該努力調整自己的原有認知,讓「孝道」建立在彼此平等、尊重的基礎上,主張和強調雙方的互動性,而非一方強勢灌輸、專斷操控,一方違心服從、消極抵抗。唯有如此,那些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地一點點得以兌現,而不是流於經不起敲打的形式。

04

孔子在《學記》中曾言:親其師,信其道。意即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己的師長時,才能相信並學習其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如果孩子都已經不信任父母了,那麼父母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徒勞。

而要讓孩子親近自己、尊敬自己,那父母就要學會傾聽孩子、尊重孩子。因為傾聽,才是愛的開始,才是以愛為名義的教養的開始。從北大男生的萬字痛訴,以及他父母看到信之後的不解,我們可以看出,他父母對他的養育過程,有點像自己搭了個舞台,唱了一場獨角戲。

父母養育孩子,是一個互相成全的過程。父母一般會認為,自己對孩子付出了很多,讓孩子一點點成長。其實,孩子給父母的回饋和成長也很多。恰恰是孩子給予父母的每一次反饋,一點點教會我們的各位家長,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孩子不僅豐富了家長們的人生體驗,還如一面乾淨的鏡子一樣,照見他們的過去和現在。所以,我們的家長們,當您覺得您的「家長權威」受到挑戰時,不妨暫息怒火,聽一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來一場平等溝通,說不定您會收穫一個全新的親子關係。

? end ?

責編 Lemon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丁 的精彩文章:

TAG:一點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