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阿涅斯,「謝謝你身上的一切,獨獨沒有所謂的正常」

阿涅斯,「謝謝你身上的一切,獨獨沒有所謂的正常」


本公號屬於經濟觀察報·書評


編輯/日京川

紙城

CHAPTER





-  你怕死嗎?


-   我覺得我不怕,但我不知道最後那一刻會是什麼樣。我其實已經很想到「那邊」去了。


-   為什麼?


-   這麼著就算「完事兒」了唄。




在曾經的摯友、攝影大師布列松隱秘的小小墓園裡,88歲的阿涅斯·瓦爾達和33歲的攝影師JR有了以上對話。我們在2017年兩人合作的「公路紀錄片」《臉龐,村莊》里可以看到這一段。





《臉龐,村莊》

預告片






不怕死的阿涅斯用這部帶著小清新外殼的紀錄片獻上了一麴生的禮讚。他們穿過法國的村莊,尋訪農民、工人、郵差等一切普通人,把他們的巨幅肖像貼在人們生活的村落的高牆上。









這些看似隨機的村莊都暗藏著阿涅斯年輕時工作和旅行的記憶,她藉機在此間重溫舊日。就在那段淡然的對話之前,阿涅斯提到逝去的摯友,依然激動地抽泣。而在影片結尾,當鬼馬的戈達爾給阿涅斯吃了閉門羹又用其亡夫雅克·德米「刺激」她之後,她也委屈得如同一個任性的小女孩,淚水漣漣。







這或許正是阿涅斯作為一位無法歸類的藝術家、當然已包括電影導演,最不可思議的迷人之處:一方面她非常「接地氣」,另一面,她古靈精怪到無法被預測。她在生死中都看到迷人的東西,而始終沒有半點看破紅塵的清冷,她依然是暖的,流動的,色彩明快且萌的。






25歲時,阿涅斯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因為「想給圖片配上聲音」,她就干起了電影。此前她既沒有受過任何訓練,也沒看過幾部電影,從一開始就不走尋常路。她的作品中混合著素人和演員,有散文般的不羈,又編織進無數精心寫就的奇思妙想,把「設計」和「偶然」都擁入懷裡,毫不扭捏。她不知道什麼是電影,所以她重新定義了電影。這或許是後來人們把《短角情事》看作是早於新浪潮的先鋒之作,將年僅三十歲的她稱為「祖母」的重要原因。





阿涅斯在《短角情事》(1955)拍攝中




無論在紀錄片還是劇情片中,阿涅斯都是個「戲精」。她喜歡打破第四面牆,讓演員忽然對著觀眾說話。更喜歡親自出馬,或者扮演自己,或者忽然加入旁白點評。基本上,她在自己的每部作品中都「在場」。而那些「表演」似乎也毫不生硬違和,而自成一派。







這位雙子座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里都在尋找新的敘事結構,她不太能夠忍受重複。處女作《短角情事》受到福克納小說《野棕櫚》的啟發,採用雙線敘事;實時拍攝的短片《五時至七時的奇奧》讓觀眾對女主人公懷疑自己身患癌症的恐慌如臨其境;《天涯淪落女》里用13段連貫與不連貫的行走片段串起了一個「又野又臭且不會對你說『謝謝』」的流浪女慘死之前的時日;《千面珍寶金》中則大展自己作為攝影師的專長,悄悄在簡·伯金每一個造型的肖像中都藏進一些微妙的「缺失」。





《天涯流浪女》(1985)中的桑德琳·波奈爾,

出演這部影片時她還不到18歲





科琳·馬爾尚在《五時至七時的奇奧》(1962)

中扮演一位輕浮的女歌手,疑心自己罹患癌症





《千面珍寶金》(1988)




阿涅斯不逃避對現實的嚴肅審視。在電影以外,她也以「介入」的姿態關注或參與了時代的重要事件。70年代初,阿涅斯簽署了後來被法國媒體諷刺地戲稱為「343個婊子的宣言」的協約,要求婦女擁有墮胎的權力。她坦白自己經歷了一個十分憤怒的階段,針對女性的種種暴力那個時候都不自覺地反應在了創作當中。



桑德琳·波奈爾與導演阿涅斯




1985年的《天涯流浪女》,現在被許多女性主義者津津樂道。故事開始於一個死亡,這在那個時期的電影中並不多見,它給觀眾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我們第一次見到主人公的時候,她是一具躺在冬日荒野中凍僵的屍體,而後才「活」過來。而觀眾一直知道,她在走向死亡。這幾乎是阿涅斯質地最為堅硬的作品。她打破許多既定的電影語言,在平移的長鏡頭下,反傳統地從右向左拍攝——流浪女逆流而上。她不需要你的憐憫,她選擇了自己。


相較於單純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去看待這部作品,我更傾向於將其看做阿涅斯從人性出發對現世的決絕反叛。雖然表面上《流浪女》和《幸福》這樣瀰漫著雷諾阿般恬淡畫風的電影迥然不同,但內里都只有一個,就是「人」,人是什麼?她對此沒有任何的迴避和膽怯。 任何「人的慾望、人的選擇」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對此虛妄的批判或頌揚皆無意義。甚而所謂的理解也是一樣,那不過是另外一種誤解。



雅克·德米和扮演不同年紀的他的小演員們

在《南特的雅克·德米》(1970)拍攝現場




所以某種程度上,從畫面出發的阿涅斯也很像一位畫家,她用電影作畫,眼睛裡有自己寫生的對象,筆到之處則生出想像和詩意。在其紀錄片中,也總是存在著大量的「電影場面調度」,喜歡天馬行空地讓素人來「表演」他們的生活,或者以樸拙的方式重建某些場景。這些在《南特的雅克·德米》和《阿涅斯的海灘》中尤為多見,那「昨日重現」的畫面具有恍如隔世的力量,又常常流露出一些輕快的幽默感。






阿涅斯的海灘




這位蘑菇頭老奶奶,拍虛構劇情片時,愛用紀錄片的底色,甚至時有自然主義畫派般的「無為而治」;而其紀錄片中,又充滿「設計」和浪漫的想像,讓素人煥發出不可思議的聖潔光芒。實在是有種擰巴的趣味。





幾個月前,阿涅斯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致辭的安吉麗娜·朱莉在結尾說道:「謝謝你阿涅斯,謝謝你身上的一切,獨獨沒有所謂的正常」。



正是如此。



本文由法國文化公眾號授權轉載




二月份,北京法國文化中心將獻映


阿涅斯·瓦爾達四部經典影片



天涯流浪女


《Sans toit ni loi》


03/02/2018 13:30


04/02/2018 20:00




幸福 


《Le bonheur》


03/02/2018 15:45


04/02/2018 18:00


11/02/2018 13:30




阿涅斯的海灘


《Les plages d"Agnès》


03/02/2018 18:00


04/02/2018 13:30


11/02/2018 20:00




南特的雅克·德米


《Jacquot de Nantes》


03/02/2018 20:00


09/02/2018 20:00


票價: 50 RMB




更多信息 Plus d"informations



長按二維碼關注


法國文化微信帳號


Appuyez plusieurs secondes sur le QR code  


pour vous abonner à Faguowenhua





點擊標題查看以往精彩內容



淺薄,就很酷


先謀殺普魯斯特,再愛上他



有那麼一刻,我被電影中「文學性」的瞬間深深擊中



馬塞爾?普魯斯特:在茶水泡軟的麵包干中,追尋逝去的時間




音頻音樂來自網易雲音樂。


圖片來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合作郵箱:chenliping@eeo.com.cn


轉載請在開頭註明作者,出處及文末附紙城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紙城 的精彩文章:

宜家創始人去世,給我們留下的是對「家」的想像
有些小說,最好的改編就是從頭讀到尾

TAG: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