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乙釋疑:諸葛亮木門道設伏殺張郃

太乙釋疑:諸葛亮木門道設伏殺張郃

麒臻堂太乙神數策劃.撰文:李倚天.

禁止轉載.

張郃劇照

三國木門道因諸葛亮設伏射殺曹魏大將軍張郃而聞名。

1.0太乙局如下:

主算:12 客算:13

此局太乙在四宮理人天助主。此戰蜀軍北伐為客,曹魏為主。

文昌在亥在內地可攻外。主算十二上和太乙助可以舉兵征伐。主大將二宮發乘囚氣。主參將六宮格不利有為。不宜用兵,出兵即敗,宜固守可矣。

客算十三重陽不和不宜大舉征伐。客大將三宮內迫,客參將九宮外迫。客算不和客二將皆迫不利有為,迫時用兵主客俱敗雖乘王氣亦不可用兵,宜慎之。

張郃劇照

2.0實際情況:

公元231年(魏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北伐,魏明帝派司馬懿督軍迎戰蜀軍。諸葛亮命王平率部攻打祁山,自己親率主力在上邽一帶打敗了郭淮、費曜的軍隊,並準備和司馬懿的主力決戰。司馬懿知道蜀軍銳氣正旺,但缺乏糧草,急於速戰。於是命士兵憑險堅守,不得出戰。司馬懿固守是正確的!

張郃劇照

諸葛亮用退兵之計引誘魏軍出戰,魏延、高翔領兵大敗魏軍。正在此時,由於負責供應糧草的李嚴,因遇雨而難以如期抵達,於是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蒲假傳後主聖旨,言說東吳有可能出兵伐蜀的跡象,令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大軍撤退時,為防止司馬懿追擊,命楊儀、馬忠兩人帶一萬名弓箭手,去木門道兩側的山頭上埋伏,備齊滾木擂石,以阻擊司馬懿的追兵,又令魏延和關興二將向木門道方向退卻而去。司馬懿根據探馬的消息,料定諸葛亮糧草缺乏,大軍已退,遂派兵前去追趕。先鋒張郃願意前往,司馬懿怕張郃吃虧,於是派了五千精兵讓張郃火速追趕蜀軍。張郃在中途碰到魏延和關興二將輪番阻擋並辱罵張郃,愈加憤怒,於天黑前趕到木門道中,驟聞炮響,兩邊山頭上滾木擂石一併滾下,張郃和百餘個部將被堵在中間,進退無路。張郃被亂箭射中死在了木門道。

此為主方宜固守,主參將格,不宜出戰,戰則必敗亡之驗矣

司馬懿劇照

張郃之死,好多史書或野史上都有記載,陳壽的《三國志.張郃傳》:「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袁希之在《漢表傳》中如是說:「亮糧盡,軍還至青封木門。郃追之,亮駐軍,削大樹皮題曰:張郃死此樹下。豫令夾道以數千強弩備之。郃果自見,千駑俱發,射郃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麒臻堂太乙神數策劃 的精彩文章:

太乙釋疑:德軍閃電戰攻克波蘭

TAG:麒臻堂太乙神數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