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手指文化中的手指文明與手印

手指文化中的手指文明與手印

手指文化中的手指文明與手印

文化,是一個包括極其豐富的巨大存在。弗洛伊德把文化和文明看作同一事物的兩方面。認為文化是指人類生活賴以超脫其動物性並區別於動物生活的一切。今天我們所談的手指文化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手指文化也稱手指文明。

1、勞動產生了早期手文化

從恩格斯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科

學地解釋了人類起源問題,指出人類是由類人猿發展而來的,從人類起源到形成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攀樹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手指文化應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經過直立行走產生了源頭。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從猿到人「過渡期間的生物」,是人類的童

年。根據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臘碼古猿,其生存年代為1400萬年到800萬年前。臘瑪古猿化石最早是在巴基斯坦北部與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區發現的。此後,在肯亞、希臘、土耳其、匈牙利、中國、巴勒斯坦等地均有發現。

正在形成中的人還不會製造生產工具,而是使用天然工具,如石塊、木棒等,因而他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從猿轉變到人,根本的原因是勞動。因為勞動使古猿直立行走、手腳分工,變成了兩腳直立行走的人,「完成了從猿轉變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上的一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08頁)。勞動產生了雙手,雙手的再勞動產生了人的語言和人的腦髓。人類的語言是為了適應勞動的需要並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勞動使古猿的身體獲得了可以發音的器官。勞動創造了人的雙手。經過多少萬年的勞動,手變得越來越靈巧,終於發展到能夠製造工具。「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09頁)。製造勞動工具是手文化的最早開端。人與猿最根本的區別是在於能否製造工具。至此,人終於脫離了動物界,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即「完全形成的人」。

迄今所知人類最早的人造石器工具,是1968年在肯亞的特卡納湖庫彼弗拉地方發現的,定年在261萬年前。1972年在這一層次下的35.5米處,發掘出一個化石人的顱骨的許多碎片,經復原後,按登記號稱為「K-NW-ER1470號人」,定年為290萬年至270萬年前。「1470號」人是目前公認的早期猿人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腦容量為775毫升,肢骨和現代人相似,這說明他們是真正行走的。

晚期猿人的學名稱「直立人」,我國習慣稱之為「猿人」,其生存年代約180萬年至二三十萬年前。我國的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均屬於這一時期的類人猿。

人類自形成以來,就不斷地增進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手的產生,即是這種能力在今天看來非常低下,但人類通過一雙靈巧的手,使早期原始生產力及文化不斷的向前發展,這種早期由手產生的文化,我們可以稱之為「早期手文化」。

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是石器。早期猿人的石器多以礫石打制而成,一般都很簡陋、粗糙,與天然碎裂的石頭無大差異。到晚期猿人時期,石器製造才有了進步,出現了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各類石器。約二三十萬年至5萬年前,相當於早期智人時期。石器製造較前精緻多樣,同時還出現了一定數量的骨器。約5萬年至15000年前,相當於晚期智人階段。人類的手已改造的十分完善。出現了骨針和魚鉤、石斧、長矛、魚叉、標槍和投矛器等,並且有的器物上有早期的裝飾的圖片。

火雖然是人類從自然災害中無意中獲得的,但人類由一雙早期的手鑽木取火,不能不說是手創造的一個早期文明。恩格斯說的好:「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這個時候,人類已能雙手製作形狀端正、體小精細的細石器,還發明了射速快、射程遠、命中率高且攜帶方便的弓和箭。弓和箭是「火文化」與「手文化」的共同結晶。恩格斯曾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人們還用雙手長期採集勞動,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學會了栽培的方法,從而發明了原始農業。用雙手做出了起初的掘杖(一端削尖的木棒),後來發展成為木鋤(一端有一個分叉的木棒)、石鋤(複合工具)。

有了火,人類開始不再用石器,而使用火來鍛鍊出的金屬工具。真正的金屬器時代,應該說是從使用青銅器開始的。約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人類學會用火來冶煉青銅。人類還會用這雙靈巧的手製造出各種用具和裝飾品。這個時候,就開始有了早期的宗教崇拜。

2、手的解放產生了手指文明

我們知道,人與動物的區別是有一雙靈巧的手。

正如馬克思所說:「直立行走,使人由猿變成了人。」直立行走,使人的手解放了出來。手指的作用很多,每個人均有兩隻手,每手均有五指,但我們今天談到的不是諸如洗鍋涮碗拔草鋤地之類的功用。

我們探討的是手在一定作用下的精神內涵或者說是賦於的精神意識,我們稱他為手指文化,當然有他的文化意義。

其實,手的解放主要分兩次,第一次是直立行走,使手從行走中解放出來。但這時的手指作用只是利用工具來勞作。第二次手指解放只能說「剩餘價值」的產生,使手指從勞作中解放出來,這便給手指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這時才產生了文字、繪畫、製作、音樂等手指文明作用。這些雖然說也是一種勞動,但他與單一生產勞動不一樣,手指的第二次解放,才真正給人類帶來了文明。故而我們稱之為手指文明,或者說是手指的二次革命。

手指的第二次革命是金屬器的使用,社會開始了大分工。這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農牧業發展了。游牧部落便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前已出現了部落於部落間的交換,但只是偶然現象。然而卻表明了有了「剩餘價值」觀念。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後,就出現了以直接交換為目的生產,即商品生產。貨幣也通行了。商人階級產生了,這時就把許多手從勞作中解放了出來。

3、豐富多彩的手指文明

(1)手勢,特殊的語言符號結構

在語言未產生之前,或者說人類初期由於語言貧乏,人們在交流思想感情時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此時就不得不藉助手勢的作用來描述,這也是手指文化的前身。

一個簡單的手勢動作能表達一個或者多個深刻的意思。這無論在亞洲、非洲、美洲都是一樣。使得一個簡單手勢賦予了精神意識。從猿到人一直是這樣傳下來並進一步演化的。

譬如當今各國流傳的禮義方面皆有這方面的痕迹。

中國人在用手勢表示友好的時候往往是雙手抱拳,這在古時的儒道及俗人中皆是如一。印度的佛教卻用合掌(雙手合十)來表示友好或祈禱。中國的道教除了用抱拳表示友好外還表示尊重,故道人在對神致敬時,行三拜九叩禮首先是抱拳。且講究左抱右,成太極式,兩手大指掐子午。

中國傳統禮義文化中以豎大拇指寓為褒揚,以小指寓為貶低。人們往往在那些辦事不檢點,或者妒忌他人才華後面指指點點被稱為「指脊梁骨」等等,諸如此類。

西方人卻講究握手為友好的體現。表示二者合一,和平之兆也。也有雙手擁抱,更有男士吻女士手以示敬畏或愛戴。

西方的基督教用右手指在眉心及二乳上三點,念「阿門」,表示友好和祈禱和平。

當然手勢除這些外,諸如其它的含義也不少,如喝酒者用手勢划拳以決輸贏。拒絕拍手表示歡迎,招手表示歡送或暫停。交警執勤時用手勢表示通行或暫停,用手指方向搖手表示拒絕通過,拍手表示歡迎,招手表示歡送等世俗文化更是數不勝數。

(2)手指解放產生了文字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和里程碑。這也是手指的兩次解放所產生的效應。從最初的象形到大篆、小篆,從隸書到正楷行書、草書,更不用說顏體、柳體、歐體等書法藝術。都是手指文明的發展。

其實人手的進化過程是極其漫長的。

初期由猿直立時,手同腳的樣子沒什麼不同。手從爬行中解放出來,由於頻繁的手勞動及細微的手指活動,使得手指逐漸變長了,手指活動的靈敏度逐步加強了。慢慢地手同腳的樣子就逐漸區別開來了。這是手以後進化到手指文明的一個重要階段。

手的形成與進化。逐漸也影響了人的大腦進化。由於頻繁細微的手指運動,大腦也需要隨之頻繁細緻的思考,這些是產生文化現象的必需條件。

我們知道上古時期的結繩記事,由於上古人類語言的貧乏以及手勢在交流感情的過程中,也受到過許多客觀現象的影響,有時也很難描述表達人的思想意義。那麼,就需要一種直觀的帶有思維的另一種形式來表達(或者說是輔助)人類的思想。這就給文字創造了條件。

文字的前身最初只是些簡單的上古圖畫。由上古圖畫才逐漸演變為初期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上古圖畫逐漸成熟進化而來的。

記得有一次,我同武大的一位學者在談這種情況時,那位學者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上古時的一個猿人在叢林中行走時,看見一條蛇。回來時,他就用人類最初的語言及手勢表達描述,但另一位猿人不知怎的,就是聽不懂。突然,這位猿人看見地上有一樹枝,就在地上畫了一個蛇的簡單樣子。那位猿人這時才明白了是在說一條蛇。便一塊進一步交談起來」。

這便是最初的圖象,經過發展,慢慢才變成了「象形文字」。在文字的產生過程中,手指運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知道,上古的「結繩記事」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觀條件的局限性。如「結繩記事」往往只能給猿人以次數的概念,久而久之,很難記住它包含的具體內容。這便給文字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需求。便產生了文字語言。

文字的產生,才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3)關於手技巧的有關問題

在人類用手逐漸創造發明產生越來越多的文化與文明時,手指的本身運用也逐漸從勞動、書畫寫作等方面解放出來。產生了早期的手指自身文明現象。

例如在上古時的巫文化中,古代音樂的產生,使得手指也需要專業性的技巧訓練。產生了手技巧。如古人彈琴需要(古琴,也稱七弦琴,但最初只是五弦琴)左右手分工,左手需按弦、揉弦行弦、掐起、帶起、掩、推出等等細節,就連吟柔又分為「細吟、定吟、落吟、盪揉、游吟」等細節手指運動。右手指法更是繁多,如勾、剔、抹、挑、托、劈、打、摘、拔、刺、輪等,使手指的運動專業起來。甚至於指尖彈弦的方向、力度、角度及手指觸弦的部位,弦觸手指的部位都會給美好音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由於手指運動的進一步分工,是手技巧發展得越來越細緻起來。手指本身運動及運動力度的加強,是手技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促使手勢語言交流也進一步發展完善起來。

手勢象徵意義上的進一步發展,逐漸也變為一個專門的學科。例如手勢運動在音樂激情旋律中形成音樂指揮專業,一個音樂在不同指揮家的指揮棒下則各有不同情趣。

手勢運動逐漸形成音樂指揮的專業運動,使手勢的象徵意義從原始的交流情感轉變為專業藝術符號,不能說這不是人類手勢文化的新的進展。

除上面二種手指文化的發展,手指也在向摹仿性的方向發展。摹仿是人類別於動物的特徵,也是人類本身的天性。我們稱其為手技,手技的摹仿性是從原始舞蹈中的摹仿性脫離出來的。原始舞蹈中人們是用人體的整體性摹仿自然界的形體的。如原始舞蹈摹仿動物是用整個身體摹仿的,發展到手技文化是只用手指來摹仿。如鳥、狗、雞、龍等動物,這些也在手印文化中能找到痕迹。

尋道,問道,得道。一路上有阿光老師陪你,懂你!

尋道路上有尋道,尋道陪你去尋道!關注尋道,早日成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昨夜超級藍血月全食 百年一見的景觀你被美哭了嗎
玄虛門道醫傳人樂塵子口傳心授,三月上武當揭秘道醫內科、外科、婦科、祝由術等治療方法!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