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而真實歷史上的唐玄奘大師以德行感動高昌國王、戒日王、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請詳述一下

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而真實歷史上的唐玄奘大師以德行感動高昌國王、戒日王、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請詳述一下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而真實歷史上的唐玄奘大師以德行感動高昌國王、戒日王、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請詳述一下。

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據說唐三藏的原型就是玄奘大師。《西遊記》中的唐三藏被醜化成膽小如鼠,遇事畏縮不前的人,但真實的玄奘大師是中國人的光榮,他在西行求法途中,歷經八百里流沙,一路跋山涉水,備嘗艱辛,展現出堅苦卓絕的精神毅力,是第一個把中華文化宣揚到海外的使者,甚至因為他的《大唐西域記》,使得受到回教和印度教入侵而毀滅的印度八大佛教古迹得以重現人間。

玄奘大師因為年輕時閱讀經典,有感於當時的傳譯經典不夠周全,因而萌發西天取經的念頭。由於這求經的一念,一去天竺十八年,請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譯經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佔中國譯經總數四分之一強,將於印度所學者盡傳入中國,世稱唐三藏。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法相宗的創始人。

玄奘大師西行求法之初,為了取經,親往印度求法,向唐太宗上表申請出國,不被批准,最後只有走上偷渡一途,路經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幾乎死在沙漠之中,但他寧願向西天一步死,也不願往東土一步生。

高昌國國王曲文泰被大師求法的精神所感動,因此強要禮請玄奘大師留下擔任國師,大師以絕食表明自己西行的決心,不得已,高昌王只好改求與玄奘大師結為兄弟,並請他留在該國講經一月余。

而當玄奘大師學成要從印度回國時,當時笈多王朝的戒日王更為他舉行了一場辯論會,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辯論大會」,當時五印度十八國的國王全部蒞臨,七千餘人到場聽講。從早到晚,連續十八天,玄奘大師高坐寶位,發揮宏論,大眾無一人敢與其辯論。依照印度的通例,凡是辯論勝利,便乘象出巡,以示榮耀。於是,戒日王禮請玄奘大師乘象出巡,並遣人執旗前導巡行,將大會盛事宣告於眾,這是有史以來中國人在印度的最高光榮。

當玄奘大師載滿名震五印的聲譽回到長安,夾道相迎的有數十萬人之多。唐太宗也命文武百官於各地夾道迎接,隨後延請入宮,執禮相待,並敕令駐錫西京弘福寺,寺內置翻經院,一切經費由國家供給,後來繼位的唐高宗也一樣給予擁護。玄奘大師圓寂的時候,唐高宗罷朝三日,悲慟地對大臣們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大師受到朝野仰崇之深可見一斑。

玄奘大師一生致力譯經事業十九年,所譯經典占唐代新譯佛典半數以上,其重要著作《大唐西域記》,更為中西文化關係史、交通史,提供寶貴的數據,是中國最偉大的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學家。

玄奘大師一生謹守「言無名利,行絕虛浮」的修行準則,儘管受到國家特殊的待遇,仍然淡泊名利。由於才學卓越,謙沖胸懷,玄奘大師與鄰邦僧侶往來,每每流露泱泱大國的風範,為國家完成良好外交。因此,玄奘大師不僅為中國佛學界一代高僧,亦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曠古奇人。

如是解

中國的法顯大師到天竺求法、玄奘大師大師發心西行取經,乃至東渡日本傳法的鑒真大師,他們都是願做眾生的「不請之友」,因此才能完成艱巨的任務。

——摘錄自《當代人心思潮》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是覺】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而真實歷史上的唐玄奘大師以德行感動高昌國王、戒日王、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請詳述一下。
【如是覺】一般寺院農曆正月十五都會有上燈法會,我們也都有習慣在大覺寺替全家點燈祈願,想請問點燈有什麼意涵嗎?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