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鐵帽子王竟是晚清第一巨貪官,此人死後溥儀咬牙切齒送他一個字

末代鐵帽子王竟是晚清第一巨貪官,此人死後溥儀咬牙切齒送他一個字

歷史學家劉厚生曾說,醇親王奕譞的貪腐遠比恭王厲害,而慶王奕劻的貪黷又十倍於醇王。這種評價在當時的北京成為共識。

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孫,第一代慶親王永璘的孫子。作為嘉慶皇帝的同母胞弟,第一代慶親王永璘很是顯赫風光。但到了奕劻這一代,已經淪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皇族遠支宗室,爵位也只是一個輔國將軍,是宗室的最低爵位了。

久居深宮的慈禧是不知道愛新覺羅家族還有這樣一位「屌絲」的。但奕劻的書畫水平很高,在京城王公貴族圈子裡相當有名。後來因為幫國舅爺桂祥給宮中的慈禧寫家信,而進入慈禧的視野,並由此走上了一條仕途通達之路。

在奕訢失勢,奕譞去世後,一直緊跟慈禧步伐的奕劻得以進入滿清權力核心,並在慈禧六十大壽時受封慶親王,後來又被封授鐵帽子王。

奕劻本身並無太多政治才能,卻憑藉善於逢迎和正確站隊,而深受慈禧信任。但這樣一個治國理政能力極為平庸的人,其斂財能力卻首屈一指。

奕劻與人交往,以金錢來區分親疏遠近。據說,江蘇巡撫陳夔龍為獲得大清國最為實缺的直隸總督一職,每年要孝敬奕劻的冰炭銀達幾萬兩。奕劻也因此認陳夔龍的夫人為義女。

在清末的北京官場,奕劻貪財的名聲在外。特別是在他成為首席軍機大臣之後,慶王府幾乎成了官職交易所,官員要想獲得提拔,就得到慶王府送錢,被時人譏為「老慶記公司」。袁世凱為巴結他,曾派人給他送上十萬兩的銀票,還和慶王長子載振結為換帖兄弟。

那這位末代鐵帽子王到底貪腐了多少錢呢?

曾在慶王長子載振府上當差多年的汪榮堃回憶說,慶王在退出權力中樞之後,卻是滿清權貴中最大的富豪,其存在東交民巷外國銀行里的家私現款,光是利息就足夠家裡上百號人的日常生活。據說這筆款項高達七百一十二萬五千英鎊。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前清遺老眼中,慶王奕劻不僅是貪官,更是斷送大清江山的罪魁禍首!但這些並不妨礙他的逍遙生活,這位晚清第一巨貪一直活到1917年1月29日,享年80歲,比起和珅來,他幸運多了。

由於各種原因,雖然沒能打掉這隻晚清大老虎,但清遜帝溥儀對這位老親王是十分痛恨的。按照慣例,對於已故大臣,朝廷要根據其一生表現,給予一個謚號。

最初,內務府打算給奕劻的謚號是「哲」,應該是美謚了。但溥儀卻堅決不同意,他認為像奕劻這樣斷送大清江山的巨貪,只能給「丑」「謬」之類的惡謚。最後在內務府的堅持下,溥儀給奕劻一個字:「密」,意思是追悔前過。由此可見溥儀心中的憎恨和不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黃進士 的精彩文章:

崇禎帝若是用好這三人,起碼可續大明王朝五十年
李連英唯一手跡驚現於世,短短62個字卻隱藏著一個難解之謎

TAG:齊黃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