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食地圖!福鼎30家名小吃店招牌菜,你吃過幾家?

美食地圖!福鼎30家名小吃店招牌菜,你吃過幾家?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

在這寒冷的天氣里,只有美食能溫暖我。

今兒論壇君一時興起,總結了30家福鼎名小吃店,一家一道招牌菜,配上大圖讓你近距離看到它的美~

就照著圖片吃,吃遍了這些,也就吃遍了大福鼎的精髓。

GIF

地址:福鼎市中山南路199號

(桐南小學往六中方向的巷子口)

清湯麵、大腸面、過橋米線、蘭州拉麵······作為一個吃面小城,福鼎一向不缺麵食,而這一碗肉燕面,恐怕還是不多見。

而肉燕面出現實屬意外,而它的原身我們還是很熟悉的,那就是肉燕了。相傳,早在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區,吃多了山珍海味覺得過於平淡了,他們家的大廚也是個人才,就選取了豬腿瘦肉棒打成泥,調上適量番薯,擀成皮,包上肉餡,煮成湯吃,讓御史大人很是喜歡,因諧音近視「太平」,也就有了「太平燕」之說。

而那薄薄的皮面,粉料的不同配比,切成均勻的長寬之度,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了:肉燕面。

湯汁上漂浮著幾星的油花,來點翠綠的香菜,泡開的暗色調紫菜,白裡透紅的肉燕穩穩的覆蓋在最前方,細長的肉燕面在裡頭若隱若現,漂著淡淡的肉香味,趕緊趁熱來一口!

地址:福鼎市中山南路42號

(南門外)

魚頭,自古就是一道美味,很多人都非常愛吃魚頭。

據說,咱們國家的文學巨匠葉聖陶先生在飲食上就有個愛吃魚頭的習慣,無論任何魚種都愛吃,直到暮年,他的腦力依然超人,當然這是一個例子,也不妨礙我們知道,常吃魚頭對咱們大腦有著好處。

知道好處歸知道,論壇君是愛吃魚,但就喜歡吃魚的肉身,對魚頭是敬而遠之的,直到遇上了這家店,才發現,原來魚頭還能這樣吃,這樣的味美~

上一碗熬煮的結束,代表著下一碗的燴煮開始,再次的小火燒旺,加入各色的粉料,倒入魚頭肉,略微的翻炒,匯入熬煮了數小時的高湯,大火燒旺入味,連湯帶肉,澆入燙煮好的粗粉裡頭,美味就可以上桌了。

地址:福鼎市天湖路60號

(中匯廣場正對面)

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溫州五馬街上一家小店悄然開啟,堅持手工和面、擀皮、拌餡、包餡,用一顆顆小巧的煎餃虜獲了所有人的胃,而它的名字「五馬街煎餃」也隨著那口味道,成為了許多溫州人童年的記憶,鄉愁的滋味。

匆匆流逝,我們在成長,而他還是固守著自己的味道,用「過去」和「現在」的美味,將故鄉印在我們的胃裡,而今這口故鄉味,來到福鼎,走進我們的生命里。

來上一顆,深黃的餃子,酥脆,麵皮很勁道,和著肥瘦剛好的肉餡,嚼起來很香,蘸點兒醬汁,吃起來香而不膩,煞是好吃,一連吃了兩三個呢~

地址:福鼎市太姥大道35號

(桐亨酒店樓下)

暖男大白是現實中我們心目中都嚮往的存在,而有這麼一家店,它要用它的美味,讓我們的味蕾獲得享受,要為了我們創造美味的食物,一心要成為我們味蕾的「大白」。

意麵可以有番茄奶油味,可以墨魚洋蔥味,但是你們能想像老乾媽和意麵拌在一起的滋味嗎?

叉上意麵,卷上一卷,送入口中,味道絕對給你驚喜,老乾媽的辣竟然能和濃香意麵奶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甜中帶辣,辣中有甜,意麵柔韌,醬味十足,獨特的風味,一口你就難以忘卻。

地址:福鼎市中山南路615號

(春亭橋錦融大廈斜對面)

相傳百年之前,在四川自貢有一個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在某一日創製了一碗獨到美味麵食,每日出攤時就挑起扁擔,一頭是個煤球爐子,上面駕著一口銅鍋,那口鍋可不簡單,一半是煮麵用的,一半燉雞,而另一頭便是碗筷調料,每日行走在路上,晃晃悠悠地沿街遊走,邊走邊吆喝:「擔擔麵·····擔擔麵·····」。

招牌主打的擔擔麵,在多年的流傳中,由單獨的干拌中多了一種湯麵的選擇,作為愛喝熱湯版的小夥伴可別錯過了。

一碗擔擔麵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那碗醬汁,熬煮的牛肉湯汁加上特製的麻辣醬就是湯麵的依託,用麵粉擀制的麵條,燙煮熟透,進入濃稠的醬湯裡頭,舀上些許的高湯,滷製酥香,色澤艷紅,香氣自撲而來。

地址:福鼎市施厝巷57-8號

(南大路旗盛百貨旁巷子到底)

上了學,出了社會,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結交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即使沒在身邊,有微信QQ的助力,再遠的距離,也能熱熱鬧鬧的聊聊天,開開心心的講述著各自的故事。

這不,來自重慶的小夥伴帶著驕傲和自豪,向我展現雨後重慶的美,用著圖片引誘著他鄉的吃貨,真真是「損友」。遙想初見時,她的自我介紹,身為重慶人,尤愛重慶魚,一條鮮魚多種的做法,柔嫩味正,辣完來碗湯,舒爽。也曾跟著她四處晃蕩,品味各種各樣的魚味,不吃的肚圓飽滿不罷休。

遠在她方的她品味當地美味,咱們也不能輸,就去吃那家魚味吧!

享有盛名的重慶水煮魚,一端上來,看過去就是一座紅艷的辣椒小火山,頓時讓人覺得火辣辣,細碎的翠綠香菜鋪散在中間,添點兒小清新,而吃這水煮魚的樂趣,就在於在翠綠辣椒堆裡頭找肉找菜,吃到嘴那就美極了。

地址:福鼎市南大路239號巷內

(周麻婆進去)

一個城市與另一個城市的不同,有時候不僅僅是在文化差異上,更是在吃上有著各自不同的飲食文化,形成各地獨到的美食傳統。福安市距離福鼎市的車程約為1個半小時,不太長的距離,兩地卻有著各地獨有的特色美食。

沒去過福鼎的人們,聽到的美食必然是「福鼎肉片」,而沒去過福安的人,聽到的則是另一道美味「福安田鴨湯」。

可以說,福安燉田鴨的歷史非常悠久了,可以說在福安那裡,田鴨湯可算是滿街燉罐的老祖宗,去那不喝是說不過去的,而論壇君曾經路過時,有幸品味過一會,味醇清淡,據說還有食料的功效,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而今日,福安的田鴨帶來了其他的燉罐團隊,來到了福鼎,帶來了獨到的美味。

來上半隻的田鴨,滿滿的一大碗,論壇君喜歡熱燙的感覺,特意讓老闆多煮一會,冒著咕咚咕咚的泡泡,等著獨有的葯香四溢的時候,咱們的田鴨湯就可以上桌會客了。

喝口熱湯,不像顏色那般的深沉,味道居然是清新淡雅的,獨到的葯膳味道特別的濃厚,來上一塊鴨肉,長時間的燉煮,鴨肉變得綿軟,輕輕的嚼咬,細肉就化碎,恩,很好的照顧了我的牙口。


地址:福鼎市宛亭路180號

(老車站中興大廈斜對面)

雲南,是多少人嚮往的旅行聖地,常年皚皚白雪覆蓋的玉龍雪山,古老韻味的麗江古城,蒼山洱海······嚮往的是美麗的景緻,嚮往心的寧靜,當生活放慢了節奏,心也變得無憂純粹。

去往雲南,領略美景是為了心,品嘗美食,就是為了我們的胃。就好比如去往北京,就得品嘗北京烤鴨一樣,去往雲南,品嘗一碗過橋米線,旅行的體驗才算完整。

忙忙碌碌的工作,我們騰不出時間去往遠方,但是,我們有機會品嘗,遠方的美味,一碗正宗的「過橋米線」。

金黃的雞腿,翠綠的蔬菜,幾顆紅棗就是這碗的門面了。舀起醇美的高湯,小心點喝一口,濃厚別樣的骨湯滋味,有著不一樣的感受,熱乎乎的香在唇齒間經久不散。

煮制過後的米線,一點而不軟爛,不會黏著一團,濃厚的湯汁勻稱的掛滿面身,吸溜一大口,彈牙好吃,雞湯的也不錯~

燉煮熬制的雞腿肉,輕易的就能讓它「骨肉分離」,肉質細膩柔韌,一絲絲的,很香很好吃,還有滋補的效果哦~

地址:福鼎市中山中路179號

(中山老城區)

遙想過去在另一個小城,在無數個加班的深夜裡,熟悉的路口一盞明晃晃的燈光下,冷麵在鐵板上滋滋作響,升騰起油煙,攤主左右手麻利開工,將冷麵切塊裝盒,小跑的過去,拋卻疲憊喊道:「老闆,給我來一份!」

回到我們福鼎這座小城,那份獨到的美食記憶,卻跟隨著我的回來封存,直到這家小店的開啟,我又品味到那獨特的烤冷麵味道。

雞蛋、香腸、培根、生菜······多樣的食材擺放,同樣的冷麵,根據食材有著不同的好滋味,引誘著食客來點。但是作為吃貨的我,都不需要老闆的介紹,熟練的點起了自個的菜單:「我要個培根的,要辣的~」

一份熱騰騰的烤冷麵托在手中,迫不及待的用竹籤扎取一塊,酸甜和黑椒味的醬汁刺激著味蕾,Q彈的冷麵裹著軟嫩的雞蛋和咸香的培根,與口中清脆的生菜搭伴,一口咯吱脆爽,一口軟韌咸香,特別的好吃!

地址:福鼎市虹橋西路29號

(桐城明珠北門)

一個人的時候,總喜歡看一些熱鬧的東西,就好比如我喜歡一個人看老友記,而對咖啡的喜愛,恰恰源自於它,每天六個人在咖啡館裡頭,泡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果飲,吃點小甜點,嬉鬧的度過每一天,平淡過生活,簡單卻有意義。

一杯香濃的咖啡,一塊甜蜜的甜點,一個依靠在窗邊綠意盎然的位置,一家充滿著靜宜悠閑,有著你所有幻想的咖啡店。

在這個暖燈照耀,安靜的夜晚,就這樣被精緻的裝潢所吸引,被一份甜蜜所慰藉,被一杯簡單的咖啡所治癒······

選購大量新鮮番茄,熬制出那濃厚的酸甜滋味,加上自製燉煮的海鮮醬料做依託,加入義大利面的融合,想想我都饞了。

捲起意麵,爽滑柔韌,濃而不膩的番茄混合著鮮蝦的鮮美,酸甜的滋味在口中綻放,一口下去,滿滿的幸福感。

大塊頭的鮮蝦,一口柔韌,很鮮甜。小巧的花蛤很提鮮,軟韌好吃,顏值很美,味道同樣拿得出手,怎能不讓我再來一大口呢?

地址:福鼎市海豐路137號

(海口路特產街路口)

中醫藥學在中國有著深厚的地位,而淳樸的中國人對於食物的研究,多有食物相容相剋的道理。

早在春秋時期中的《呂氏春秋本味篇》就有記載:「陽補之姜,招搖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溫的食物,具有抵禦風寒的作用,因為是常用的調味品,因此用來做烹飪中的食材,是食物,也是湯藥,從商代就具有了食療葯膳的雛形了。

不管在哪個時代,我們對於藥材和食物的結合總有著獨到的見解並加以改善,到現如今,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葯膳燉罐也成為了倍受歡迎的美食。

根據中醫藥學調配好的比例將滋補的藥材和食料,通通都放進白瓷燉罐裡頭,之後,只需要做兩件事,一件是時不時的去除一些浮上來的泡沫,等到去除盡泡沫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文火不間斷的燉煮,至少要2個小時左右,才能讓藥材食物相互融合。

用小小的湯勺支撐起一大塊的豬蹄肉,燉煮的很徹底,軟爛好吃,還不膩。喝口湯汁,略帶清新不算特別濃烈的葯香滋味,燙燙的好喝~

地址:福鼎市古城南路46號

(后街入口/樂群)

記得以前論壇君總喜歡去咱們大福鼎的美食街去探尋,去一品各色的美味。某一天的傍晚一家豬蹄店悄然開起,偶然的一次嘗試,就吃就喜愛上了,如今街道整改,一心以為小攤會找不到,卻發現它還在,它入店了。

等待是值得的,烤制滾熱的豬蹄送到手中時,孜然肉香就能直面的感受到,隔著薄薄的環保油紙袋,感受那股熱意,連冷風我都不在意了。

吃上一口,真的很驚艷,豬蹄的香料很入味,表皮酥脆好吃,裡面也筋肉鮮嫩,細肉軟糯,吃起來一點也不膩口,將豬蹄的膠原蛋白髮揮的淋漓盡致,吃的我嘴都像塗了一層潤唇膏。

地址:福鼎市江濱路5號

(江濱美食一條街)

黃燜雞米飯又叫香雞煲,濃汁雞煲飯,是魯菜名吃。是源自山東濟南的漢族傳統名吃,屬於魯菜系。

這個小吃做成後色香味美,口感鮮嫩透味不粘膩,香味濃郁。無論口感,視覺,色澤都屬上品,令人回味無窮,百吃不厭。雞肉選材鮮嫩三黃雞雞腿肉,做出的黃燜雞嫩滑多汁,汁味和香味浸入雞肉內部,色澤均勻。用土製砂鍋燒制,砂鍋內沸騰,香氣直入鼻中,雞塊滾燙,色度與亮度呈現最佳狀態。

而製作黃燜雞米飯的牌子有好多,楊明宇、潤仟祥、千千、滿嘴香、徐記、福宇記、張一絕...光光就福鼎江濱美食一條街,相隔不足百米就有兩家......而我們選擇的是"騰宇記"。

選用鮮嫩的三黃雞的雞腿肉,加上土豆花菜等各種食材,大火的爆炒,小火的慢燉,等著金黃的湯汁冒著泡越滾越濃稠,越滾越濃香,所有的食材都吸飽了湯汁,這味也越來越入味。

地址:福鼎市通和路32號

(山前辦事處往裡走100米)

有一種食物,一個麵皮,包上一小勺的肉,用手一捏,就是一個,不需要我多說,是個華人都知道,這就是咱古老的美食:餃子。

有一個知識調查,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的美食的認知不是烤鴨就是餃子,就可知道餃子在中國的地位是多麼的高大。而在國人眼中,說起餃子,就不得不提東北餃子,「豪氣」好吃,是它揚名的原因。

位於老環島賓館後面的「正宗東北餃子館」已經名滿福鼎了...而今天,我就找到了一家處于山前辦事處與進去一點的東北的餃子館,據說是分店······

餃子冷水入鍋,等到浮起時,澆上兩次冷水煮制,才能煮熟煮透這些圓鼓鼓的小鮮肉,這一撈一放,餃子裝滿一大盤,看著就很有食慾。

一個個很大個,模樣長的都差不多,擠擠挨挨的一起,白胖胖的很可愛,趁熱來一顆。


地址:福鼎市古城南路263號

(國際大酒店對面/桐山橋頭)

世界這麼大,美食那麼多。睡覺前或是肚子餓的時候,總是特別特別特別想看福了個鼎...放毒時間到,一個福鼎人眼中的柘榮豬肉丸,會是什麼樣?

我們還是先從它的類似物--福鼎肉片說起吧。

早年間的肉片起源於西陽村,起源於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它忽然而起,卻在時間的長河裡慢慢變成各種不同的姿態,或許形態上有點不同,但是那味道,福鼎人是不會忘記的,即使遠離他鄉,也會懷念,會想念。

大火燒旺鍋盆,等著木質鍋蓋掀開時,漏勺就可以出動,撈於碗中,澆上些許湯汁,即為美味的柘榮豬肉丸。

吃前,請先把湯底料都攪開,來上一顆又柔又脆,很有彈勁,有時候還能咬到肉丸里的小肉筋,略微得使點勁,但是味也更香了~

地址:福鼎市中山中路373-3號

(福鼎一中橋頭)

如果你是福鼎一中畢業的,那麼對這家麵店一定不陌生。就算你不是一中畢業的,你也很有可能會知道這家老牌麵店,因為在福鼎已經開了十幾年了。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時說起,什麼叫做「吃的快」的時候,引起了爭論,而論壇君僅僅依靠了一個壯舉,獲得了全體人員讚許和難以置信的目光:一碗面下鍋到吃完,只用了5分鐘!!

壯舉不僅僅是我有的,在那個年歲,在那個奮發努力學習的年月里,身邊許許多多的人,都有著爭分奪秒的吃著美味食物的時候,或是為了上學不遲到,或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畢竟時間是多麼的寶貴。

當天冷時,每一天的早晨都是個十分「痛苦」的過程,急需一碗熱食為自己帶來慰藉,而那時,獨愛用一碗熱面,迎接每一天。

略微燙煮的圓粗粉,沉浸在熬制了數小時的骨湯之中,搭上顆顆小巧的圓肉片,這可是論壇君以前最愛的搭配吃法,趁熱,開吃~

如果你不趕時間,可以選擇優雅的吃法,右手長筷一夾,左手用上湯匙,搭配著送入嘴中,熱乎乎的,滑嫩嫩的,清淡的骨香混著米香滋味,好吃。

如果趕時間的話,直接搭上碗的邊緣,吸溜吸溜,幾大口粗粉送入嘴中,就是吃得嘴油汪汪的,不太好看,但是吃的那叫一個舒坦。

地址:福鼎市山前城東北路56號

(福華名苑斜對面)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美食豐富,形成了南北方風格迥異的獨特畫風。

有一句話特別的經典:南米北面;北方人吃饅頭,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吃麵條,南方人吃米粉······而這米在我們的手中又變成了各種不同的品類,其中有一種特殊的美味,就在我們福鼎這個小城繁衍生息,發揚光大······

小巧的水粿一撩就上勺,滑嫩嫩的一口,略微一咬就化碎在嘴裡,有著股清新的滋味,淡淡的米香在喉頭流轉。

滷汁的沉浸,細肉的味道比起水粿厚實一些,肉質柔韌好嚼咬,很香很好吃~

地址:福鼎市天湖路69號

(中匯廣場10號樓二層)

2018年的1月底對於工作辛苦加班,成天忙碌,天天熬夜冒痘痘,但是一直內心強大的單身狗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每天堅持自己吃飯、睡覺、讀書、工作、看星星,堅持使用名言名句:工作使我快樂的論壇君有一個解壓的好方法,那就是吃!肉!吃肉!

大概是出於對儀式感的執念,大概就是想找個理由在每個月的月底犒勞自己一下,每個月底,就想好好得吃一頓豐盛的美味,而今月的美食份額,我就留給食肉狂魔的福音美食店了。

所有的牛排都是精選澳洲、紐西蘭等地,挑選上等的部位,在傳統的配料口味中進行調製,力求符合咱們本國人民的需求和口味。

在所有的牛排中,菲力可以說是最受女孩子喜歡的牛排了,其大理石紋脂肪較少的菲力是牛的腰內肉,是牛肉中最鮮嫩的部分,最柔軟,最瘦,特別的可口。

地址:福鼎市中山中路347號

(北市場口)

面,是全國的特產,但是,在福鼎就是有一種百納百川的心性,吸取他人所長,加入自己的口味,做出獨屬於自己的膾炙人口的好面。而福鼎有這麼一家麵店,因為面的彈牙口感,而取名「好勁道」,收穫了無數的吃貨粉絲。

不需要像電影裡頭錶針的「掐點」,老闆自有一套「看面」的功夫,在麥面將透未透,恰到好處的時間裡提溜而出,舀上熬煮了數小時濃濃的高湯,蓋上燉煮入味的牛雜,一碗獨到的麥面將上桌而來。

先來口熱燙的骨湯,骨香四溢,再吃口麥面,店家自製的麥面,柔韌而富有彈性,爽滑又略帶點嚼勁,有勁道,很好吃~

地址:福鼎市西門仔巷16號

(人民劇場旁邊巷子里)

小小的店鋪,就深藏在長街的一個入口深處,但是它一點也不害怕別人找不著它,畢竟那是一口號稱百年的老味道了,有著熟知它的老顧客,「順道」而來品味,也有著慕名而來的新顧客,來品味這獨特的滋味。

加上豬頭肉,擱點翠綠的蔥花,增添點小清新,肉厚而不膩,有點兒脆,伴著嘴裡的軟糯,軟脆Q彈,就愛這個味。加上濃稠的粿湯,獨到的米香味滲入,有嚼勁,越吃越香。

地址:福鼎市中山中路353號

(北市場口)

南方的美食有一種「精緻的概念」虜獲百姓的喜愛,而北方的美食用一種「粗狂豪放」的風格,吸引天朝子民的厚愛。咱們福鼎雖地處南方,但包容的心早已將來自北方的美味收納其中,一口地道的老北方味道,讓你品味別樣的好味道。

土豆粉烹飪後,變得瑩白鮮亮,有著米粉的軟脆,也有著地瓜粉的彈牙,柔軟筋顫,柔軟爽口,加上濃稠的辣湯,爽辣的不要不要的~

地址:福鼎福華名苑2幢70號

2007年,江濱橋頭,有一個小攤悄然而起,只有一道菜,我們站在那方寸灶台前,品味「鮮魚」,那是我們最初記憶里的它。

時間流逝,如今,小攤已變成小店,我們依舊能品味那口老味道,延續著記憶中的它。

一條肥美的鮮魚,刮鱗切上多道劃痕好入味。在炭火的洗禮下,外皮變的焦脆,撒上各種香料調味,這才只是第一步。烤好的酥魚,加入秘制的燉煮湯汁裡頭,加入各種配料,文火慢燉,讓好味道滲入到魚肉里,這才準備就緒,上桌。

咕咚咕咚,冒著點點的泡泡,魚香隨著熱氣四溢散發,盤錯的豆乾,點綴的清新香菜,艷紅的辣椒,讓人垂涎欲滴,來來來,夾一塊。

地址:福鼎南大路249號

(老車站環島旁)

福鼎的牛肉「黑粉」店歷來就有,不多不少,開開關關,可總數似乎是恆定的,證明愛的人不會很多也不少...比如任何幾條街總有那麼一兩家,有專做一種,也有搭配各種小菜賣的,都有著各自忠實的吃客小夥伴。

環島路上,招牌寫「環島阿國牛肉店」這家,就屬於後者,吃的也不少,像論壇君這般閱吃無數的吃貨,也會被它吸引,一來其開的時間不短(十幾年有木有?),二來似乎沒進過哦。

燉煮了數小時的牛肉湯,加上細細的黑粉,進行長時間的文火慢煮,需要的時候,只需要舀上一碗,來點蔥花,再來點辣椒水,嘖嘖,不能再美了~


地址:福鼎市西園路13號

(桐城明珠一層)

美食的發現,有時候僅僅源自偶然。

在長街漫無目地的閑逛,閑逛的原因是不知道吃什麼而犯愁,周圍的飯店被一一排除,當決定去某家時,轉身看到了某個招牌,馬上改變主意,沖向美食之店。

準備好米線和各色輔料,來上一大勺熬制的骨湯,統統進入砂鍋之中,在文火之中,翻騰的骨湯里,所有食材的味道慢慢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幾片清脆的綠掩蓋住了底下的滿料,熱騰騰的,飄散著淡淡的香,饞人的緊。可得提醒一下,吃的時候得注意了,砂鍋壁比較燙,可別碰著了。

地址:福鼎市城東北路188號

(山前里洋路口邊)

不知從何時起,肉蟹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菜肴。軟爛的雞爪,咸香的蟹塊,豐富的配料拼接而成的肉蟹煲,無時無刻散發著讓人垂涎三尺的魅力。

它是天使,給予了人們美食的快感;它也是魔鬼,讓人們欲罷不能。

於是在無數個睡不著的夜裡尋尋覓覓的遊盪,便有了它——饞嘴肉蟹煲。

光聞味道我就已經對這個蟹路轉粉了,還有足足一盆的大螃蟹,蟹肉飽滿緊實,而且吸飽了了湯汁,讓你每一口都想把手指都吞了!

吃起來每一口都是滿足,問了老闆才知道,原來他家的肉蟹煲不同於市面上的水煮味,而是特製的醬香味~除了誘人的湯底,更重要的還是調料吧。

地址:福鼎市中山南路40號

(南門外店下琴下首)

第一次吃那已經變涼的雞腿時,是被驚艷的,只喜歡吃熱炸食品的我,也被那口味道所俘虜,就想著現炸的得多好吃,而就在前幾天,那讓我挂念的異地美味,在福鼎悄然開了分店,哈哈,以後就不需要朋友帶,我們可以一起吃現成的咯~

每一個雞腿肉,都必須腌制數小時,讓秘制醬料都能滲入到雞肉的每一分紋理之中,第一次的初炸,使得味道都緊縮在雞肉當中,劃刀之後撒料復炸,使得表皮更加的香脆。

趁熱咬上一大口,表皮酥脆,一大塊的雞腿肉被扯下來,肉質緊實多汁,嫩嫩的,富有柔韌感,大口吃起來根本停不下來。

地址:福鼎市西園路15號

(桐城明珠一樓)

在我們大福鼎,餛飩店可都是很專一的,專做一碗餛飩,專一的一口老味道,可是這家店可不走尋常路,搭配的吃,才是他們認可的最完美的吃法。

為了治癒「選擇障礙型吃貨」,店家貼心的把自己「搭配」的主調都掛上醒目的招牌,可以讓咱們好好的選,吶,就來個店裡的頭牌,一碗餛飩搭配一碗拌面吧~

搭檔都是一起上,才是最好的,透明櫥窗裡頭,後廚很熱情,招呼著說著稍等片刻,手裡麻利的燙煮,雙手一起麻利的上,有條不紊的煮制好我的搭檔,不需要太久美味泛著熱度,上桌了~

地址:福鼎古城南路80號

(福鼎市醫院對面)

記得某一天,在一個知識講壇中獲知在我們古代醫學中,對於鴨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名醫別錄》中,鴨肉被稱之為「妙藥」,是一種滋補品。而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著補虛損的說法。

在我們福鼎,對於滋補鴨的做法,有著別樣的滋味,或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燉煮,或者爆炒,又或者是一鍋「老鴨煲」。

冒著點點的泡泡,泛著翻滾的熱氣,阿姨囑咐著"小心燙」邊放下這滿溢的美味,小夥伴忙撥開這深綠,露出了底下這濃厚的湯,厚實的鴨肉,嘖嘖,開吃開吃~

一鍋可是一隻鴨,這料下的可實在了,連湯帶肉,舀上一勺到碗里,喝喝暖暖身。

地址:福鼎市岩泉路413號

(福鼎福利院旁/加油站對面)

城區日益的發展,漫長的小鎮路程隨著道路的平鋪修整,變得日益短暫。

站在公交站台,坐上了一趟趟小城快捷旅途公交車,坐上了環城的美食路。

到站了,它就在前方,雖然變換了些許模樣,但那金色招牌就是最顯眼的存在。

新鮮的帶魚,切段,腌制,裹上自製的糊,入鍋油炸。另起一口鍋,特調煮制濃稠的醬料,等待著炸帶魚出鍋的時候,進行幾下裹醬翻炒就可以了。

地址:福鼎市古城南路22號

(南門外)

21點是一個神奇的時間,每當指針旋轉於此,數字跳轉於此,在這個數字對外前後,伴隨的就是深夜美食約訪,有時是一杯小酒的閑談,有時僅僅只是一碗熱湯的享受罷了。

這只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身處面街之上,若不是友人之前帶領過,是不會注意到它的。

麥色面每一根都裹上醬料,看著油琳琳的,冒著點熱氣,簡簡單單的就上桌了。

吃了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愛點它。

大勺的鹵料,骨湯,秘制的醬料混在一起,就是這碗面的秘訣。一大筷子,醬料裹的很均勻,很合我口味的別樣咸香,不得不說,這醬好!拌著面,更好吃!

別再問今天吃什麼了

這30家美食天天換樣吃

包你吃到年底不掉肉

趕緊走起~

GIF

- 今日留言互動 -

福鼎美食何其多

這些大多是平價街頭美食

這些只是福鼎美食地圖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也熱愛美食

歡迎下方留言處來補充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鼎論壇 的精彩文章:

福鼎周邊那些無人不知的寺院,它們……
值得一看,揭秘點頭粽子

TAG:福鼎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