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尚寒 心向暖,養生習俗全攻略送給你

天尚寒 心向暖,養生習俗全攻略送給你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立春

1

迎春、踏春、咬春,一個都不能少

立春習俗

1

迎春

春種秋收,關鍵在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需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來。句芒,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

2

踏春

立春後,人們喜歡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3

咬春

咬春即為吃春餅,此外,立春時主要吃的食品還有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即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2

三「不」做,益身心

立春養生

1

不食「酸」

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少吃酸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西紅柿、橙子、柚子等。

2

不「靜」養

春天重點在於養陽,養陽的關鍵在於「動」,不在於「靜」。人們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在進行春練時也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使人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等。

3

不宜「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容易使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3

六種食物吃起來

立春飲食

1

韭菜——養陽氣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髮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小編提示您: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哦~

2

紅棗——養脾胃

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逐漸增多,體力消耗增大,需要的熱量也將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來補充熱量,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而紅棗正是春季養脾佳品之一。

3

春筍——助消化、防便秘

春筍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其中,纖維素含量也很高,是春季里的營養美食。這個時節多吃些春筍能助消化,具有防止便秘的功能。

4

蘿蔔——防治感冒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體質虛弱之人容易感冒。這個時節不妨多吃點蘿蔔,可有效防治感冒。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於蘿蔔性寒,脾胃虛寒或陰盛偏寒體質者不宜多食。

5

菠菜——疏肝養血

菠菜為春天的應季蔬菜,立春時節吃菠菜具有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等作用。

6

豆芽——利濕生髮陽氣

豆芽具有發散的功能,吃下去不但能利濕,還會幫助人體生髮陽氣。除了豆芽外,香椿、蒜苗、豆苗、萵苣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貼士:立春養生五原則

1

早睡早起多散步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早睡早起,多散散步就是最適宜春天的養生方法。

2

防止舊病複發

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如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疾病。因此對於有上述病症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

過早減衣要不得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4

每天梳頭百下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到了春天,人體的陽氣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春天梳頭,有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作用。

5

少吃補品和鹽

立春後進補要適度。立春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是食補還是葯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春天舒暢、升發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棘健康養生 的精彩文章:

一問一答帶你更了解沙棘、認識沙棘、熱愛沙棘

TAG:沙棘健康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