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今日「六九」!寒風刺骨再降溫,氣溫回暖還要等三天

今日「六九」!寒風刺骨再降溫,氣溫回暖還要等三天

遼報君說

昨天,「立春」節氣如約而至,新一年的輪迴開始了。

今天,「六九」第一天,遼寧再次降溫,寒風刺骨。

據氣象部門預報,這股冷空氣還將持續3天,周四開始全省氣溫才逐漸回暖。

昨日「立春」

可「立春」不等於春天

因為在氣象學上

連續5天平均氣溫

達到10℃以上

才是春季的開始

我國幅員遼闊

春季來得早晚有很大差別

足跡大致是這樣的

新年過後從祖國南疆沿海北上

1月下旬在廣州登陸

2月上旬經由昆明

3月中旬到達武漢三鎮

4月上旬抵達京津地區

4月中旬越過山海關來到瀋陽

5月上旬路經哈爾濱

5月20日前後光臨黑龍江的漠河

在這3個半月的時間裡

春姑娘行程達5000千米

所以遼寧的春天

至少還得再等兩個月

除了「立春」

我們也迎來「六九」

「六九」第一天

冷空氣不肯善罷甘休

全省再次降溫

周四開始才會漸漸回暖

「六九」第一天再次降溫

進入「立春」節氣後,我們也迎來「六九」。「六九」第一天,冷空氣不肯善罷甘休,今明兩天還將控制遼瀋大地,沈城今日最低溫-23℃,多地要等到周四氣溫才有所回升,周五達到最高峰。

都說「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進入「六九」,別說沿河看柳,河裡的冰還凍得結結實實呢。受上周末到場的冷空氣影響,今日全省多地最低溫都在-20℃以下,西豐最低溫來到-32℃至-30℃之間,看來冷空氣是不想輕易離開遼瀋大地的。

今日全省晴有時多雲,不過陽光都是假象,冷空氣才是主戰場。最低氣溫西豐-32℃到-30℃,撫順地區及開原-28℃到-25℃,瀋陽、本溪、阜新、遼陽地區及鐵嶺市區、昌圖-24℃到-20℃,鞍山、丹東、錦州、營口、朝陽、盤錦、葫蘆島地區-19℃到-15℃,大連地區-14℃到-11℃。5日夜間到6日白天全省晴有時多雲。6日夜間到7日白天,鞍山、營口、遼陽地區多雲轉小雪,其他地區多雲。

立春養生指南

防病

專家介紹,春季萬物復甦,人的身體機能也慢慢進入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的階段,但是很多細菌病毒也容易滋生,這時候如果不注意提高免疫力,很容易患上疾病。

春天的多發病包括肺炎、肝炎、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等,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此時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

同時,因為不注意保暖,不少關節疾病在立春過後也很容易複發。

飲食

春季養肝健脾胃,盡量少吃酸性食物,多吃偏鹼性食物,可以適當吃甜食,多吃綠色蔬菜。

1、少吃補品和鹽

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立春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是食補還是葯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

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2、多吃綠色蔬菜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在肉類上,春天是養肝的季節,而中醫認為以臟補臟,因此可以吃點豬肝、羊肝,但一定要少辛辣,因為辛辣會助陽外泄。

在蔬菜方面,西紅柿、青筍是比較好的選擇,維生素豐富,甜食能夠很好地養護肝臟。

起居

雖然立春了,但是在遼寧氣溫還是比較低,出門一定要注意「春捂」,不要過早減少衣物。同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步、快走、慢跑等。

1、早起早睡以養肝

立春過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順應時節,早睡早起,規律起居,晚上11點前上床、早上8點前起床。

2、穿衣要下厚上薄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宜過早減掉冬衣,尤其是中老年人尤其要謹慎。如果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3、多做舒展運動

立春應適量多做舒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冬天氣血循環緩慢,經常伸懶腰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納新。需注意的是,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

4、晚上泡腳祛寒

立春後,晚上泡泡腳可以祛除一個冬天積在體內的寒氣,從而助養人體生髮的陽氣。

泡腳要注意方法,每天泡30分鐘左右,身體感覺溫暖即可,不能圖一時之快大汗淋漓,導致傷精耗氣。

遼報君再次提醒大伙兒

立春不代表春天就來了

遼寧還是嘎嘎冷

身上的衣服可別隨意減少

該捂還是要捂的

來源:遼報集團遼瀋晚報、新北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中醫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玉屏風散臨床新用

TAG:家庭中醫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