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個人隱私無處不泄露?互聯網大佬一不小心入「坑」

個人隱私無處不泄露?互聯網大佬一不小心入「坑」

360:公共場所全程直播?

去年年底,一篇題為 《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禕:別再盯著我們看了》 的文章引發關注。文章稱,360旗下水滴直播平台侵犯公眾隱私,多個360智能攝像機用戶將自己在餐廳、網吧、健身館等公共場所監控到的視頻,在360旗下直播平台———水滴直播進行直播,導致其他用戶個人隱私受到侵犯。網友可以通過直播觀看、點評攝像頭下公眾的「一舉一動」。

對此,360董事長周鴻禕還一度指責該文章對360水滴直播蓄意抹黑,有多處不實,並表示這篇文章有「黑公關」之嫌。但在僅僅幾天之後,輿論重壓之下的360公司就宣布主動、永久關閉水滴直播平台。公告稱,由於內部業務調整,水滴直播自即日起停止運營,360智能攝像機將專註提供可靠的安防監控功能,為用戶提供服務。

騰訊:「天天看我們的微信」?

2018年一開頭,騰訊成了又一個掉在隱私「坑」里的「倒霉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某論壇上突然「放炮」:「我心裡就想,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

儘管李書福這番推論並沒有拿出「實錘」,但他頗為感性的敘述卻擊中了不少人內心的擔憂。他說:「現在個人信息安全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人幾乎是全都透明的,沒有任何的隱私和信息的安全。」

騰訊對這種說法很快就做出了回應,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聊天內容只存儲在用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微信不會將用戶的任何聊天內容用於大數據分析;因微信不存儲、不分析用戶聊天內容的技術模式,傳言中所說「我們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純屬誤解。

支付寶:「曬賬單」成了強行授權?

本來在微信朋友圈曬一曬支付寶的年度賬單正讓大家樂此不疲,結果這場頗為「成功」的社交媒體營銷卻遭到質疑:在看賬單之前,客戶可能「被同意了」《芝麻服務協議》。

這個協議里都有哪些條款呢? 包括「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相關信息」,可以「將信息進行分析後並推送給合作機構,而且無須另行獲得授權」,甚至「有權不支持您撤銷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授權」。不僅如此,即便是「服務終止後,仍可繼續保留信息和數據」。另外協議里還有這樣的條款:對於第三方因為芝麻信用提供的信息而做出不利於您的行為,您是理解的,不會因此讓芝麻信用擔責。

此事立馬引來網友的強烈吐槽,國家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還約談了支付寶 (中國) 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要求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支付寶和芝麻信用則用「愚蠢至極」作為道歉詞,承認:「用戶在查閱自己的支付寶年度賬單時默認勾選『我同意 《芝麻服務協議》』這件事,肯定是錯了」,同時調整了默認勾選的頁面,並告知用戶取消授權方法。

百度:監聽電話偷窺隱私?

當你使用「手機百度」和「百度瀏覽器」這兩款手機應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不知不覺中隱私就被偷窺了? 針對百度公司涉嫌違法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等相關問題,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起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而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

對於「監聽電話」、「讀取短彩信」、「讀取聯繫人」這些指責,百度發表聲明稱,百度的手機應用沒能力「監聽電話」,當百度相關應用獲取任何用戶許可權時,都會在安卓系統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內,彈窗提示用戶是否同意授權以獲得相應服務。

同時,百度還辯稱,部分網友使用百度後,幾分鐘後就接到營銷電話,是因為網友訪問的網頁被不法分子植入了惡意代碼,而不是百度把你的手機號賣給了別人。

今日頭條:調用麥克風偷錄用戶對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見越來越多人關注隱私泄漏,今日頭條也來湊熱鬧。據網友爆料,老婆元旦去摘草莓,一沒在頭條搜索「草莓」,二沒在頭條看「草莓」類資訊,轉天就收到了和草莓有關的推送文章。這名網友打開老婆的手機,發現今日頭條使用了麥克風的許可權,懷疑其在手機後台偷偷調用手機麥克風,監聽用戶說話,然後再將講話內容與頭條資訊、廣告進行匹配。

無獨有偶,在社交平台上更多類似讓人「驚嚇」的案例開始傳播開來。對此,今日頭條緊急發布「致廣大用戶關於授權今日頭條使用手機麥克風的說明」,稱「除非用戶授權頭條使用麥克風,否則無法收到語音信號」;「今日頭條用戶信息積累靠的是用戶點擊,而在技術上無法通過麥克風收集聲音信息的方式獲取個人隱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劉嘉玲調侃梁朝偉影帝 《吐槽大會2》話題不斷
將法律知識推送到百姓耳邊和指尖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