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峰唱了他的《兒時》,但依然喜歡劉昊霖的溫情脈脈

汪峰唱了他的《兒時》,但依然喜歡劉昊霖的溫情脈脈

人文/生活/遠方

回復「民謠歷」領取今天和明天的民謠歷圖片

兒時往事,夢回童年

作者/阿生

兒時

 歌手第二季 第4期

汪峰 

00:00/05:44

兒時

 兒時

劉昊霖 

00:00/04:21

作曲 : 劉昊霖

作詞 : 唐映楓

姥姥又納鞋坐院壩,鐵門前籃筐銀杏花,茅草屋可有住人家……

劉昊霖緩緩唱著,他的聲音算不上清澈也算不上空靈的。卻從歌里唱出了故事,想起從前,思緒萬千。

想著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給奶奶打電話了,想到這裡就打電話回去,還是一如既往絮絮叨叨重複那幾句話。

大抵因為都是比較內斂的性子,我還在猶豫要不要說我想她了……結果她就說「我喂完豬就去你小姑媽家吃飯,你一個人在外面好好的!沒事我就掛了!」

還沒等我說好她就咔嚓掛了電話,從尾音隱隱約約聽見她很急促地咳嗽。

從跌跌撞撞走不穩路到跑跑跳跳。

從懵懵懂懂到落落大方地為人處事。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去掙錢,我和奶奶生活在農村,塵土飛揚的小路還沒變成那條齊齊整整的水泥路,沒有城市裡面的車水馬龍,只有壹塊錢吃到滿頭大汗的辣條,只有周三下午偷偷相約去捉泥鰍撈小魚。

每天拿著壹塊錢的零花錢就像擁有了整個世界壹樣,無比開心。她讓我變成了這麽可愛的人。

她養我小我陪她老,是我們祖孫之間輪回的生生不息的愛。

手機裏,劉昊霖還在唱:

「放學路嘻嘻哈,田埂間流水嘩啦啦,我們就壹天天長大,甜夢中大白兔黏牙……」

記得早些時候,我們沒有手機,家庭條件稍好的人家也頂多有一個固定電話。

「咯噔咯噔」跑誰家門口然後大聲呼喊成為了唯一的聯絡方式。

那時,電視是稀罕物件,即使有也就是一台有三個轉扭的黑白電視機,整個村子就只有一家有彩色電視機。

每天最快樂的時間就是,拿著奶奶給的五毛錢拉著我的好友琴去買五毛錢一大袋的辣條,快速閃身進去搶佔前排。

隱約記得那時看的最多的就是還珠格格還有奧特曼了吧。後來,琴因為種種原因很早輟學跟她母親去了深圳,我們聯繫少了很多,相見時卻也不覺生疏。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也開始憧憬和變化,總以為自己多偉大,寫了信不敢遞給她。

而少女時代的情竇初開,都屬於轉身處無疾而終的那個炎熱夏天。他停下腳步撿球路過我時的眉眼;他手踹褲兜仰頭走路的樣子;他咬著一根綠豆冰棍痞痞的笑容;他在籃球場轉身過人上籃的帥氣姿勢;他站在小禮堂中央安靜唱歌的樣子……

遲遲沒有遞出去的那瓶水,沒有來得及告訴他他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沒有說出口的謝謝和喜歡,一切都還沒來得及,就再看不見他的身影。

高考以後,北上的火車帶著我所有的憧憬去了遠方,卻也讓我失望透頂。

《兒時》詞作者唐映楓

不合口的飯菜,不舒適的天氣,生病時候的孤單,不被理解的委屈,在所有輾轉反側的晚上,這時候想回家的衝動就無法抑制,整個城市的空氣都讓我覺得陌生和排斥。

這個城市每天人來人往,卻都不是我記憶中的面孔,空氣里膨脹著虛浮的快樂,而我滿目荒蕪,慌亂想找尋陌生的熟悉感。

母親柔軟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人我的耳的瞬間,我隱忍著的疼痛與柔弱,層層蘊開。

她說,快回來吧。

溫情脈脈,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淚。是該回去了。

願山高水長腳印深淺恰來自你的長靴,願縱驪歌再怨東風不會湮沒故事,做夢的人也不會忘記歸途。

-End-

作者簡介

阿生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謠與詩 的精彩文章:

在我們的時間裡,周杰倫從未下課

TAG:民謠與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