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悟道新解,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悟道新解,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悟道新解,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悟道新解,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易傳·繫辭上傳》第五章曰:「一陰一陽謂之道。」其第十二章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是一般人眼睛看得見的有形體的實在之物,後世人們對有形之物統稱「器世界」。

而「道」(包括陰陽),是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無形體的虛無的存在,因此,後世的研究者就將其視之為精神性的存在,是哲學性的思辨、推理或假設。

道,隱於無形,卻又真實存在!

悟道新解,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作為學術的、科學的研究,老子口中所說的「道」,是不是僅僅是形而上中的精神、意識?近世以來,有的學者已經關注到老子「道」的實在性問題,如台灣新儒家代表人物陳鼓應的《老子註譯及評介》書前論文「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開首就探討「實在意義的『道』」。

然而,陳先生卻認為「道」的「無形」,是老子的「預設」。「不能從存在的觀點來處理它,只能從設定的觀點來討論。」陳先生沒有認識到「無形」本身就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並不是老子的主觀「預設」。

關於「老子之道」一部分論文也認為老子的「道」,具有實在性。遺憾的是,他們沒有在《老子》文本中尋找答案,而是從既往普遍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總根源、總根據的共識推導出,「道」既然能生養萬物,也就必然和萬物一樣具有實在性。

《老子》第二十一章就明確指出了答案,「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這句話可以理解說, 「道」作為「物」,與一般人眼睛所能夠看到的宇宙間有形體的萬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個什麼狀況呢?緊接著老子說: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這說明,物、象、精、信,都是真實的存在。馮友蘭先生據諸多古文獻資料證明老子所說的「精」是「極細微的氣」,這一觀點和筆者在拙著《老子辨正》第四章中試圖解釋「和其光,同其塵」的「塵」字時說的,「塵」是「在比喻構成物質的用肉眼看不見的更細微粒,就是已經發現的質子、電子、輕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類,二者不謀而合。

和光同塵,與微觀世界有很大相似性!

「塵」指的是什麼呢?塵者塵土,就是空氣中降落的細小微粒。汽車駛過,揚起塵土,我們用肉眼看得見。其實每日每時空氣中都在降塵,只因微粒極細極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見。老子所說的「塵」,是以能看見的「塵」,比喻構成物質的看不見的更細微粒,幾近於我們現代已經發現的基本粒子等存在。老子當時雖然不知道電子、光子這些名詞,但「更細微粒」他肯定是發現了。「和其光,同其塵」,內涵極其豐富,概括極其精準。

對於「道」的這種極小微粒的形狀和性能的體驗和描狀,在古代老子不是僅有,我們再舉數例:如《關尹子》及《管子》中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說,天大到沒有邊際,物質小到無法分割。再如人體經絡、穴位,西醫解剖難以發現,而中國古代先賢卻準確無誤地總結出了成套學說。還有佛教說的「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等等不可思議的論斷,當今都在漸漸被科學研究破解或證實。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極小微粒的實在性,是毋庸置疑的。西醫並不能發現人體的經絡。

浩渺無垠、大無邊際的宇宙以及宇宙萬象,是由微小的基本粒子所構成。「其大無外」的宇宙,「其小無內」的粒子,這就是既大又小的「道」的「物」之形態的一種存在。無處不在處處在,處處都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道」之存在。

老子從「窈兮冥兮」中所觀到的「精」,是從「有象」中的「象」觀察得出來的結果。這「精」是構成「象」的極細、極小的微粒,是「物」之質,「道」之特性,散則為氣,聚則成形,處在變動狀態。

一般人眼睛看見的是「無」,實際上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有」。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有無相生」的事實根據。

有無相生,一如太極!

《易傳·繫辭上傳·第二章》說:「精氣為物」。氣是極其細微的物質,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元素。《素問·氣交變大論》說:「善言氣者,必彰於物」。氣與物是一個統一體,由於其極其細微,故謂之「無形」,但並非氣不存在,只不過肉眼難辨而已。

老子既說「塵」,也說「氣」。第四十二章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塵和氣,雖為細小微粒,但還不是老子所說的能夠體現「道」的性能的所謂的「無」。

關於「無」,老子多次描述:《老子》第一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說在天地產生之前,宇宙是一片「無」的狀態;天地產生之後,這是可見的兩個大「有」,才漸漸產生了萬物。

《老子》第十四說:「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見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隨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首。」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 理論,宇宙約在150億年前所有物質都集中到一點,這個點叫做「奇點」,有極高的溫度,溫度又極度升高,於是發生了大爆炸。「奇點」之說,與老子「混而為一」之說,何其相似?

老子曾說「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這「一」是「上」(即往前)與「下」(往後)的分界點。往上是「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說「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宇宙大爆炸理論,同「惚恍」可能有關聯!

按照對「大爆炸」理論一般的表述,爆炸之初,物質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了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而這些,都是無形的。老子描述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可視之為「復歸於無物」的「無」。「無物」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實則是「有物混成」。

按照「大爆炸」理論,基本粒子不是一種,正如老子所說,是許多種「混成」在一起。這真是叫人驚奇感嘆不已!

在2500多年前,沒有現代高科技儀器設備的條件下,老子怎麼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這些情況呢?儘管稱其為「惚恍」,並且「吾不知其名」,但他還是頗為肯定地認為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由此便可得知,老子所說的「無」,實乃指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無」,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特指性的「無」,實則是真實存在的粒子,就是「其精甚真」的「精」,是實實在在的「有」。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道家研究院 https://weidian.com/s/312106080?ifr=shopdetail&wfr=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道教 的精彩文章:

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調腎
道教八大神咒之首的「凈心神咒

TAG:中國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