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周最佳天文圖片1.22-1.28

上周最佳天文圖片1.22-1.28

2018 年 1 月 22 日

銀河中心身臨其境的景觀視像

影片提供:NASA, CXC, Pontifical Catholic Univ. of Chile, C. Russell et al.

說明:如果你能從銀河系的中心往外看,你或許會看見什麼?這部主題影片呈現了二種根據科學研究定出的可能性,讓你能身臨其境見到360度的環景。這部視覺化的電腦模擬,是植基於位在智利的歐南天文台.極大望遠鏡量測的紅外光數據,以及美國航太總署軌道上的錢卓拉天文衛星量測的X射線數據。在影像開頭時,你很快就飛到銀河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所在的Sgr A*。接下來往外看,見到在500年縮時模擬期間,掠過你附近的輝光雲氣和光點。許多的這些光點,是正在把熾熱恆星風吹入周圍雲氣的年輕沃夫-瑞葉型恆星。近距離接近的雲氣,形狀會被拉長,靠得太近的則會掉進來。在影像終結時模擬重複,不過這次Sgr A*附近的動態區,變成在排出熾熱氣體推回靠近的物質。

2018 年 1 月 23 日

螺旋星系NGC 1398的緞帶與珍珠

影片提供: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說明:為什麼有些螺旋星系有拱心環呢?螺旋星系NGC 1398的中心,不但有一圈珍珠狀的恆星、氣體和塵埃,還有一道橫亘過中心的恆星和氣體長棒,而較外圍的旋臂也形似緞帶。這幅由位在智利的歐南天文台.帕連那天文台的極大望遠鏡拍攝之主題影像,無比清晰的解析了這個宏偉的螺旋星系。NGC 1398的距離大約有6千5百萬光年遠,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見到的光,大約在恐龍正從地球消失時,就離開了這個星系。這個位在天爐座方向,用小望遠鏡就得見的美麗星系,核心附近的環狀構造,可能是恆星誕生活動造成的擴張密度波,觸發源可能是此星系和另一個星系近距離重力接近,或者是由於它本身的重力不對稱。

2018 年 1 月 24 日

IC 410的蝌蚪狀雲氣

影像提供:Juan Ignacio Jimenez

說明:這張望遠鏡特寫影像,呈現了極為黯淡的發射星雲IC 410。影像同時也記錄了這團宇宙塵埃與氣體池塘里,位在中左下方,名為IC 410的二道蝌蚪狀雲氣。部分受到前景塵埃遮掩的IC 410,本身環拱著編錄號為NGC 1893的年輕銀河星團。而剛在4百萬年前,形成於星際雲內的這群極端熾熱和明亮的恆星,則激發周圍的雲氣散發出輝光。由較冷較密的氣體和塵埃所組成的「蝌蚪」,長度約有10光年,內部可能正在形成恆星。受到了星團恆星風和輻射的雕塑,它們頭部的邊緣鑲著明亮的電離氣體,而尾巴則指離星團的中心區。星雲IC 410位在滿布星雲的御夫座方向,距離我們約有10,000光年遠。

2018 年 1 月 25 日

車輪星系

影像提供:ESA, NASA

說明:二個星系互撞,意外撞出了一個日常物品的宇宙級樣本──車輪星系。車輪星系位在玉夫座內,是離我們大約5百萬光年遠的一個星系團之成員,而此星系團的二個成員小星系,也出現在上面這張影像的左側。車輪星系的外圍,鑲有一圈直徑高達150,000光年,由極端明亮新誕生大質量恆星所組成的龐大星系環。當星系互撞時,它們會穿過彼此,不過它們的恆星鮮少發生碰撞。然而,星系的重力場,卻會因為互撞而受到嚴重的擾動。事實上,這個環狀結構,就是源自一個小星系穿過另一個大星系,而所引起的重力擾動,壓縮星際氣體和塵埃,造成一波由撞擊點向外傳播的恆星誕生波,酷似在水塘表面傳播的漣漪。此範例中的大星系,原先或許是一個螺旋星系,外觀可能和我們銀河系有點類似,但是碰撞後就成了這副模樣…不過,那個闖了禍的小星系後來怎麼啦?

2018 年 1 月 26 日

火星車在維拉.魯賓嶺的自拍照

影像提供:NASA, JPL-Caltech, MSSS - 全景製作: Andrew Bodrov

說明:在火星表面探索旅程的第1943個火星日,好奇號火星車於維拉.魯賓嶺的南緣,記錄了上面這幅自拍照。火星日的長度,要比地球日長40分鐘,而好奇號在火星的第1943天,在地球歷的對應是2018年1月23日。上面這幅互動式360度虛擬實境全景影像,拼接自61張由汽車大小的火星車上的火星機械臂透鏡相機(MAHLI)拍攝的照片。其中有相機支撐臂出現的照片,支撐臂經過編輯加以去除,背景照片則是由火星車的桅杆相機,在第1903火星日時所拍攝。桅杆相機位在火星車桅杆的頂端,疊在它上頭、會發出雷射光的化學相機,恰好擋住了遠後方的夏普山顛。

2018 年 1 月 27 日

潟湖上方的星空

影像提供與版權:Kerry-Ann Lecky Hepburn (Weather and Sky Photography)

說明:這座潟湖,是地球.智利.阿塔卡馬地區.聖佩德羅綠洲附近的阿塔卡馬沙漠鹽灘的眾多潟湖之一,它除了看似在凝視天空之外,寧靜的湖面也倒映著繁星點點的星空。而散布著塵埃暗隙、星團和星雲的銀河盤面,則從東方地平線火山群峰後方升起。在這幅攝於1月15日靜謐清晨、由6張照片組成的全景影像里,木星和火星相當密近。而這些位在黃道面附近的明亮行星,則沉浸在從銀河中心向上左方伸展的太陽系帶狀黃道光里。此外,在右側南方地平線上空,還可見到大與小麥哲倫星系,這二個銀河系的伴星系。

2018 年 1 月 28 日

塔吉克上空的月全食

影片提供與版權:Jean-Luc Dauvergne (Ciel et Espace);Music:Val鋨e Leroy & Sophie Huet (Space-Music)

說明:如果滿月突然暗去,那你會看見什麼呢?上面這部2011年攝於塔吉克的月全食縮時影片,可以解開這個疑惑。月全食期間,地球運行到月亮與太陽之間,造成月亮突然變暗。不過,因為地球大氣折射了部分陽光,所以月亮並不是完全黝黑。在這部主題影片開頭時,畫面看似是陽光普照的白天,但其實是千真萬確的黑夜,大地受到滿月的照耀。當月亮進入月食階段,微風趨緩,前景的湖面倒映著點點星光。最壯觀的畫面是當時全食月周圍的天空,突然滿布著繁星,連銀河系的盤面都顯露了出來。影片最終的畫面放大,呈現全食月附近的老鷹星雲、天鵝星雲、三葉星雲與礁湖星雲。在月食開始的兩個小時後,月亮從地球影子里復現,炫光再次宰制了天空。在這個星期二,將發生另一次月全食,不過,而此次的主角是出現在同一個月的第二個滿月,而且是罕見的超級藍月。

由星友空間網從成大物理分站繁體鏡像翻譯,感謝星友空間網的翻譯。

新年大禮!我們翻譯的2018流星雨日曆中文版被國際流星組織正式使用

http://www.imo.net/resources/calendar/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微信號:tianwenzaix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文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上周最佳天文圖片1.15-1.21

TAG:天文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