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尷尬的主人公,書都寫完了,金庸說:主角其實不是你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523期)
文/江湖一枝花
大家好,本文我們來說說金庸筆下的男主角。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是武俠大師,是武俠類文學的泰斗。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一共有一十五部,他也自作了一幅對聯,串起來剛好兩句話「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創作手法,和其它武俠作家最大的區別在於他賦予了武俠小說,更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其中,金庸先生基本以正史為經,野史為緯。這種大膽的創作手法,不僅讓讀者更能置身其境,而且對故事的真實性多了幾分信任。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才出現了本文要說的這個最尷尬的男主角,為何這樣說?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看似是男主角的人,實則不是真正的主人公。到底是誰?第二段馬上為您揭曉。
本文一枝花要說的這個最尷尬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碧血劍》的主角袁承志。講到這裡,大俠是否恍然大悟?這部作品明面上的主人公是袁承志,實際上袁承志都只不過是他父親袁崇煥的一個影子。整部《碧血劍》金庸都在渲染袁崇煥的赤膽忠心,可是這個一心為國的袁崇煥,卻被老百姓誤會為賣國賊,最後死的讓人扼腕。袁崇煥的不幸,連金庸都為之不忍。而這部《碧血劍》恰是金庸想藉此來抒發對袁崇煥的同情和崇拜之情。整部作品,幾乎都在倒敘中完成。相反的,袁承志這個明面上的主人公,卻顯的黯淡了許多。
《碧血劍》表面上寫的是袁承志,但是他其實只不過是一個引子。《碧血劍》用袁承志引出袁崇煥和金蛇郎君等人,進而展示了明末的歷史背景,一幅磅礴的歷史畫卷就此拉開。如此一來,這部《碧血劍》就不再只是簡單的武俠小說了,其磅礴的歷史厚重感,讓讀者沉醉其間,讀來亦是酣暢淋漓、實在痛快。而這部作品的書名,也恰恰暗指袁崇煥之一生。碧血者,指的是為正義死難而流的血。然而,《碧血劍》中的袁承志和這個書名幾無關係。相反的,另外兩個沒有出場的人卻暗合這個書名。
這兩人當然就是袁崇煥和金蛇郎君。袁崇煥一生報國,一生為君,最後的下場確實冤;而金蛇郎君亦是如此,甚至孤苦一生。倘若要再展開的話,連李自成也算一個,崇禎也是其中一個。但是,相比起來,最鬱悶的當屬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袁承志和他們相比簡直差太多了,且不談事迹不夠轟烈,他自己之一生,也是活在這些人的影子裡頭,始終闖不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金庸先生最後才安排袁承志帶著一干老部下出了海,到渤泥國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吧?或許,在那裡,袁承志才是真正的第一主角!不過話說回來,袁承志的成就是否被低估了呢?大俠對《碧血劍》這部作品有何觀點?不妨在評論區留言。


※金庸武俠隱藏著兩個數字密碼:一個是7,另一個更神秘!
※降龍十八掌這一掌威力最強,卻只有郭靖打過兩次,不是亢龍有悔
TAG:思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