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故事:張儀勸說魏襄王

中國歷史故事:張儀勸說魏襄王

衛國國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秦國進攻韓國,奪取鄢陵。三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宋國國君開始稱王。秦國在魚大敗韓國軍隊,殺死八萬人,於濁澤俘虜韓軍大將和申差。各國震驚。

  張儀勸說魏襄王道:「魏國地方不滿千里,士兵不足三十萬,地勢四下平坦,沒有崇關大河的險要。防軍分別守衛與楚、韓、齊、趙接壤的邊界,用來扼守要塞的不過十萬人,所以,魏國曆來是廝殺的戰場。各國約定聯合抗秦,在洹水結盟,作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親兄弟,有時還為爭奪錢財互相殘殺,各國之間,想靠反覆無常小人蘇秦的一番伎倆,就結成同盟,明顯是不足恃的。

大王您不與秦國結好,秦國就會發兵進攻河外,佔據卷縣、酸棗等地,襲擊衛國,奪取陽晉。那時,趙國不能南下,魏國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絕,就談不上聯合抗秦,大王您的國家想避免危險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慮,拿定主意,讓我辭去魏國相位,回秦國去籌劃修好。」魏王於是背棄了聯合抗秦的盟約,派張儀前往秦國去求和。張儀回到秦國,再次出任國相。

  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蘇秦死後,他的弟弟蘇代、蘇厲也以遊說著稱於各國。燕國相子之便崐與蘇代結為通姻親家,想謀得燕國大權。蘇代出使齊國歸來,燕王姬噲問他:「齊王能稱霸嗎?」蘇代回答:「不能。」燕王又問:「為什麼?」回答說:「他不信任臣僚。」於是燕王把大權交給子之。鹿毛壽也對燕王說:「人們稱道堯是賢明君主,就是因為他能讓出天下。現在燕王您要是把國家讓給子之,就能與堯有同樣的名聲。」燕王於是把國家囑託給了子之。子之從此大權集於一身。還有人對燕王說:「上古時禹推薦益為接班人,又任命兒子啟的屬下作益的官吏。

到老時,禹說啟不能勝任治理天下的重責,把君位傳給益。然而啟勾結自己的黨羽攻擊益,很快奪取了君位。因此天下人都說禹明著是傳天下給益,而實際上是安排兒子啟去自己奪位。現在燕王您雖然說了把國家交給子之,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這同樣是名義屬於子之而實權在太子手裡啊!」燕王便下令收繳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祿以上的官職都交給子之任命。從此,子之面南稱王,姬噲年老,不再聽理政事,反而成了臣子,國家大事都由子之來決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中箭與被俘:細數那些令人同情的御駕親征故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隻身入秦,最後竟餓死宮中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