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玄學:《易》一節——從八卦到六十四卦

中國玄學:《易》一節——從八卦到六十四卦

說到中國的玄學,首先想到的就是《易》了,雖然身處於21世紀現代與後現代主義交雜的如今,玄學依然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隨處可見的是考生與商人們的求神拜佛,占風卜水,籌測筮巫之風,其源遠也長,所觸及之人心亦蔚為廣深。

圖源自徐騰《他奶奶的廟》

較為典型的像老媽的一位同學J先生,J先生是X鎮的一家鞋廠老總,經商十餘載,尤好卜筮之說,據傳年內在玄學上的開銷有十餘萬,不止如此,凡有與親朋好友,同學舊識會酒之際,必大談某巫師占卜之靈驗,並鼓動他人一同去問卜。

據說這位巫師就連被測人的配偶姓氏都能測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但好像一直淡泊名利,遠離世俗財寶之困擾,年入千萬本能名揚天下,卻安貧樂道偏安一隅,只渡有緣本地有錢人,居家宅寢排檔期,袖手而看世間塵。

不過這篇文章我們不講這些事實存在的社會學基礎(我們要講玄學),其實說是玄學,你若懂得一些也並不玄,如果可以學一點易經八卦,以後不僅在茶餘飯後可以和朋友們吹逼,還可以幫助你分辨這些游巫方士們是不是真有真才實學,真有通靈之驗,還是說其實瞎編亂造,或是藉助信息時代技術的「靈驗」。

是不是看到了致富的辦法?

另外一些業內的東西也稍作科普,像有位朋友提到某大俠塔羅占卜半小時350元人民幣,時均收入甚至是塔羅界某幣巫女的三倍有餘,這就很讓人詫異,如果大家稍作了解,也可以少花冤枉錢,甚至還能自己幫自己算了。

我是初中的時候,大約2007-2008年,在書店偶遇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當時覺得有趣,就購入了一本,從那時開始算,至今好像剛好要十周年了。

不過玄學的東西,更多是憑藉「超驗」的感官與部分「經驗」的事實來增進自身的理解,所以少年學《易》經驗不足,難免會入歧途,年邁的長者則在塵世中歷練太久,不免過多地依賴經驗,也會影響其效果,太早學也不好,太晚也不太好。

小孩子千萬不要讀周易!

最終這需要將自身的理解與感受與這一套符號系統相契合,並且能夠符合經驗的觀察現象,才是學成的理想狀態,有點像機器學習的「擬合」概念,欠擬合則不足以描述現象,過擬合則會對新現象產生誤判,過猶不及嘛,這兩種誤區都是需要避免的。

廢話說多了,那麼進入正題吧。

談易經不免提八卦,而提八卦則要講爻與陰陽。

這裡我們先隨便畫一個,這樣一個符號就稱為「卦」,

我們可以發現它是由線段與兩短線段上下相疊組成的,一條線段我們稱為「陽爻」,兩條線段我們稱為「陰爻」,

任意三爻上下相疊組合,成為一個三畫卦,這種三畫卦一般稱為「先天卦」。

(這裡須知的一點是,畫卦一般是自下而上來畫的,比如「乾」卦就需要先畫最下面的陽爻,再畫中間的陽爻,最後畫上面的陽爻,後面我們提爻畫卦的時候也會自下而上開始,比如陽陽陰是這個)

依據排列組合的基本知識,我們知道三畫卦最多存在2^3=8種組合,如圖所示。

這個就是俗稱的「八卦」的由來了,

三個陽爻是「乾」,或稱「天乾」,符號意涵為「天」,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天」並非是具體指的我們頭上的大氣層或外宇宙,而是一種符號意義上的概念的泛指,它可以是「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的「天」,也可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天」,其它卦的稱呼都有這種傾向,該體系與中國哲學是緊密相關的。

幾乎可以說同理的,三個陰爻是「坤」,或稱「地坤」,與乾相對的坤是至陰之象,符號意涵為「地」,同時也指陰性的事物。《繫辭》中有提「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對應的天就有「父」或「男性」的含義,而地有「母」與「女性」的含義,事物先在天「成象」,先有存在的依憑,而後才能在地「成形」,擁有具體的形態。

陽陰陽的組合則是「離」,或是「日離」,也可以是「火離」,符號意涵為「火」;陰陽陰的組合是「坎」,或是「月坎」,也可以是「水坎」,符號意涵為「水」。二者相對,離是內陰外陽,坎是內陽外陰,這個和中國哲學也有相當大的關係,大火雖烈,但其中干為柔,不能持久,有一時之盛,但終至衰亡;而水則以陰柔之象,力長且堅(中間是陽爻),所謂滴水穿石也是這麼個道理,二者雖然相對,但古人似乎顯然更偏愛後者(在五行上也是水克火的)。

陽陽陰是「兌」卦,或是「澤兌」,符號意涵是「澤」,就是湖泊;陰陰陽是「艮」卦,或是「山艮」,符號意涵為「山」。山澤相對也有這層意思。你看艮就是下面兩橫是陰,也就是岩石層以下的部分都是柔性的,而只有表層是陽性(剛性)的,便是山了。(震驚,中國古代思想家預言地核岩漿的存在)

陽陰陰是「震」卦,或是「雷震」,符號意涵是「雷」;陰陽陽是「巽」,或是「風巽」,符號意涵是「風」。當初我記的時候就想著「震」卦是天上一道雷劈下來,一直劈到地上,把中上兩層陽爻劈斷了,所以是雷,當然這是自己的理解了,方便記憶。

這樣就有「天乾、地坤、日離、月坎、澤兌、山艮、雷震、風巽」八卦,先天卦排列如下。

據傳說先天卦是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所作,也有說法是根據「洛書」而來,它主要用來理解與描述自然事物的變換遷移,因此平時我們說「算八卦」其實並不嚴謹,因為先天八卦本身只有對應自然事物的意涵,而沒有直接描述人事的內容。

伏羲大人

隨著歷史的推進,社會結構不斷趨於複雜,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再是幾乎唯一矛盾,人與人之間的,也即社會的矛盾開始進入先哲們的視野,於是後天卦應運而生了。

據傳後天卦是周文王所作,因而此處開始的《易》便被稱為《周易》(《易》本身的歷史並不從這裡開始,它的符號是自古存在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

那麼文王做了什麼呢?

文王首先是把「天乾地坤日離月坎澤兌山艮雷震風巽」的卦象作了拆分,賦予每個卦象以新的意涵:「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

這裡我們先不作詳細解釋,只需要知道文王擴展了八卦的內涵,這樣一來八卦就能夠不局限於自然或與自然相聯繫的現象。這使得八卦可以用來說明一些人與人之間的或是日常生活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文王繪製了後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填入九宮洛書,分別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六乾、七兌、八艮、九離」,中宮為五,任意一行一列或斜向相加之和為十五,這樣八卦又與「數」對應起來。

可到此為止還有一個問題,八卦只有八種情況,實在太少,怎麼辦?文王非常聰明,他取兩個卦疊起來,這樣就一共有了8*8=64種情況,偉大而開始流傳深遠的後天六十四卦,就此誕生。(我就不畫圖了)

現在市面上通行的「八卦八卦」實際上並非指「八卦」,而是指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內容可以說幾乎涵蓋了事物與階段現象的方方面面,讀完你就能打開新世界大門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易》本身也有許多派系,《易》經有十翼,即十部《易傳》(古有經傳學子史五層分類,就像一個遊戲有十個dlc),分別為《彖》上下兩篇,《象》上下兩篇,《繫辭》上下兩篇,《文言》,《說卦》,《雜卦》,《序卦》,雖然同歸為《易傳》,但裡面內容與闡釋不盡相同,甚至還有格格不入之處。

就像《豫》卦,比如《雜卦》提「《謙》輕而《豫》怠」,而《豫》的卦辭是「利建候行師」,《彖》則解釋為「天地聖人以順動」「《豫》之時,大矣哉」,《象》則說「雷出地奮」而《豫》,《序卦》則提「有大有而能謙必豫」,單《豫》一卦就有多種相錯乃至相反的解釋。

對此大家不必感到奇怪,《易》本身就是變化之意,了解了卦象對應的符號意涵,同一卦在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出相反的解釋,所謂卦無定解,一切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我在此所講的,也有一部分會是自己的解釋。大家在學習中也需要不局限於一家之言,參考各類觀點,並能夠形成自己的理解,這才是墜吼的。

至於六十四卦之間是如何聯繫起來的,它們有怎樣的規律,我們下節再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先生的玄學小屋 的精彩文章:

TAG:張先生的玄學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