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電影《無問西東》的評價會出現兩極化?GQ Daily

為什麼電影《無問西東》的評價會出現兩極化?GQ Daily

━━━━

周末去看《無問西東》,我那一場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上座率,電影時長超過兩小時,大部分觀眾竟然都等到最後的字幕結束後才離場。我坐在中間的位置,回過頭去一看,很多人都站起來仔細辨認大屏幕上依次出現的大師們,這一幕多少有些感動。

走出影院,我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評價如此兩極化了。先說好的,導演能把一部清華大學獻禮片,拍成串聯起幾代人命運的波瀾畫卷,直指當代人精神生活和心靈世界的孱弱多病,這就不容易。學術一點講,這部作品有問題意識。

再說不好的。很多人批評電影不真實,美術攝影配樂都像是MTV,演員的表演也參差不齊,尤其是王力宏的京劇式亮相,直接讓人齣戲。如果說這些都屬於技術問題,造成電影「不真實」的恐怕還有邏輯和主旨上的問題。

電影講了四代清華人的故事,粗暴一點講,其實就是兩個故事。一是革命年代的故事,包括陳楚生演的西南聯大教授、王力宏演的抗日飛行員、黃曉明演的核彈專家、章子怡演的「文革」受害者。二是和平年代的故事,基本上只有一個主角,就是張震演的精英白領,既苦惱於辦公室政治為代表的外部環境,也糾結於是否要把愛心進行到底的內心困境。

再粗暴一點講,這部電影好就好在為當下中國社會唱了一首蕩氣迴腸的理想主義的讚歌,不好就不好在這首讚歌唱得太簡單,以至於不真實。

通過多線敘事的手法,電影用理想主義精神串聯起了四代清華人的命運,最終指向的是為當代人的精神困境提供解決方案,透過張震的旁白,這個方案是這樣的:

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為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你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當你在電影院被聲光電包圍,《Amazing Grace》的音樂在耳邊循環播放的時候,你可能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問題:四代人的命運,似乎奏響的都同一曲理想主義的凱歌,但是細細想來,兩個年代中人們的處境其實不盡相同。

在革命年代,國家、民族的命運問題是壓倒性的,精英們的理想主義一定要回應時代的呼聲,所以在電影里,陳楚生在轟炸中堅守講台,王力宏毅然決然應徵從軍,黃曉明深入沙漠內部研究核彈,這樣的邏輯也是真實可信的。

在和平年代,當救亡圖存不再是第一要務的時候,個人生活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會提升,這個時候,人們選擇什麼樣的理想,就無法像上一個故事裡的人們那樣不言自明了。在電影里,即使是張震這樣的清華校友,白領精英,我們能看到他的善舉,他的底線,但你不能說這些就等同於一個人的理想。回到我們自身想想看,多少人整天呼喊著理想主義,卻連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都想不清楚。實在說,在當下,一個人真正確立自己的理想,真的不容易。

到底什麼是理想?我想,理想恐怕不是如「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這樣簡單,這太文藝了,當你真正迷茫的時候,受打擊的時候,你試一試在心中默念這十六個字管不管用。理想一定是突破個人邊界,回應更廣大人群的訴求,一定是讓渡個人權益,爭取更廣大人群的福祉。只有把自我放低、服務他人,才有可能收穫堅韌,度過迷茫,砥礪挫折。

無問西東,出自清華大學的老校歌,原文是「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到了電影里變成了「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仔細想想,其中的差異頗大。其實這十六個字也挺好的,但它們跟理想主義恐怕關係不大。再其實,理想主義本來就屬於少數人,沒有也沒太大關係,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更重要,也是最起碼的。如果你還是打定主意要做一個理想主義者,那麼,再問問自己,是否做好了放低自我、服務他人的準備。

撰文:康路凱

題圖 By Ed Clark. Untitled. 20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Q中國 的精彩文章:

當我決定人生第一次帶爸媽出國旅遊
時裝周:你見過行李輸送帶展示時尚單品的時裝秀場嗎?

TAG:GQ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