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權謀解析:楚國是如何在選擇上出現錯誤的

權謀解析:楚國是如何在選擇上出現錯誤的

【出處】資治通鑒 周記三

楚國大臣十分震驚,互相商議說:「我們的君王扣在秦國回不來,被要脅崐割地,而太子又在齊國充當人質;如果齊國秦國一起算計我們,那楚國就完了。」便打算擁立一位在國內的王子繼位為王。昭睢反對說:「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外國,現在我們違背君王的意旨去立其他兒子,實在不妥當。」於是假稱楚王去世,到齊國去要求迎回太子。齊王召集群臣商議,有人建議:「不如扣下太子要求楚國割讓淮河以北。」齊相說:「不可,如果楚國另立一王,我們就空有人質而落個天下指責的不義名聲。」那人又說:「不怕,如果楚國新立一王,我們可以和新王作交易:『給我下東國,我替你殺死太子,不然的話,我們就聯合三個國家立太子為楚王。』」但齊王還是聽從了國相的意見,歸還楚太子,楚國便立太子為楚王。

【解析】秦國攻打楚國,楚國把太子送到齊國當人質以結盟,秦國知道齊楚結盟,下令停止攻打楚國,要求楚國和齊國斷交,秦國要和楚國結盟,並以楚國君王在秦國相要挾,我們用權謀思維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楚國的思維模式選擇:

一、自己國家再立一個國君

1、君王被秦國扣押,太子卻在齊國做人質。不管君王和太子的安危再立一個新的君王,容易被六國嘲笑有失國威,

2、容易國內人心不服

3、一旦君王和太子得勢,必定和新的君王有一場惡戰,必定老君王背後站的秦國,太子背後站的是齊國。

4、直接得罪齊國和秦國

這個選擇風險是很大的,稍微有點頭腦的都不會同意這種做法。

二、君王和太子誰重要:

君王被扣在秦國,太子卻在齊國,如此兩難境地,保君王勝過保太子,君王乃一國之主,人心所向,絕對不能讓君王有絲毫的散失,只有依秦國的意思辦。

三、如何才能讓齊國放太子回來?

迎接太子的兩種種方法解析:

1、直接迎接會讓齊國起疑心,不僅會徹底得罪齊國有可能適得其反,齊國用太子要挾楚國,到時候楚國會很被動。

2、稱齊楚國國君去世,迎回太子接任新國君,理所應當。

四、楚國現在不管是親秦或是親楚,都比中立強得多。我們用權謀思維分析一下裡面的關係:

1、跟秦國結盟,即便齊國以後知道楚國國君在秦國實屬於無奈之舉。也不會徹底得罪齊國的。

2、跟齊國結盟,秦國是不敢攻打楚國的,畢竟楚齊實力上不容小覷的。

3、現在最錯誤的就是中立,因為中立象徵著孤立,這是秦國求之不得的。

楚國思維邏輯和行為楚國的導致的後果

楚國思來想去,選擇了一個最爛的方法,迎回太子而立太子為國君,既讓秦國感覺楚國沒把他放在眼裡,又和齊國斷了盟交,這種情況會導致秦國和楚國有一場血戰,甚至老國君也可能因為楚國的選擇而殞命。這種情況楚國容易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原創文章 轉載標明出處

權謀幫 讓你職場、商場、情場、官場、如虎添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七百多斤的北極熊被大爺養了16年,被寵上天了!
養生常識 十個動作給你健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