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列國人物底片之周幽王

列國人物底片之周幽王

千金只為買一笑,烽火用來戲諸侯!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這就是我們對周幽王所熟知的歷史。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對過往的歷史總是像霧裡看花一樣,似是而非,誰也弄不清楚。我們能做的是站在現有資料的高度去暫時評定歷史人物吧。

  • 寵幸褒姒

周幽王,姬宮湦(sheng),生於公元前795年,死於公元前771年,享年24歲。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靜的兒子,其母為姜後,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十一年,也就是14歲登基為王。周幽王娶的王后是申國國君申侯之女,故稱為申後,姜姓。在歷史上正牌老婆往往都得不到寵愛,因為正牌老婆一般都是父母之言,政治聯姻。周幽王寵幸的妃子便是歷史赫赫有名的褒姒,屬於自由戀愛。

這裡解釋下申國。申國屬於南申國,姜姓,姜誠,周宣王的母舅,輔佐周宣王實現中興。公元前821年被封於河南南陽謝邑,伯爵國,為周朝守『南大門』。子孫後代以謝為氏,也是謝氏的始祖,可見當時申國政治勢力強大。申國於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所滅。

馮夢龍先生的《東周列國志》里記載褒姒是前朝孽龍所留之精沫導致後宮宮女未婚懷孕所生,宮女驚恐之餘將孩子丟棄至清水河流至宮外。恰巧宮外流言四起,被周宣王偶知,便下令按流言所述抓人。都城外一對夫婦『打著醬油』無緣無故中槍,婦死夫逃。逃亡途中又恰巧收養了褒姒,褒姒長大後又變相滅國報仇。褒姒長大後美貌非凡,國色天姿。美是為了突出其紅顏禍水,禍國殃民;出身詭異是為了突出其壞的本質;離奇相扣的因果關係更是突出上天的安排,冥冥中的天意。這也符合儒家刻畫大是大非人物的一貫手筆。先不管歷史的偽像,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年輕的幽王與褒姒是真心相愛。

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後,更是受寵,導致周幽王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易臼(申後之子),改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

愛到深處就是無私的奉獻,為了所愛之人可以做出一切,甚至是江山社稷。據《史記》記載,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方設法讓其笑,但一直未能成功。於是乎,周幽王不理朝政將國之大事統統交給佞臣虢石父,一心研究如何取笑於褒姒。虢石父獻出妙計,被周幽王採納,這條妙計便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按約定率兵趕來勤王護駕。諸侯們趕到後卻並未發現敵人,大家面面相覷,人數眾多,表情豐富。褒姒見狀,果然開懷一笑。周幽王因此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多次戲弄諸侯。後來諸侯們便不再相信,不再肯應召而來。

烽火戲諸侯的版本不光《史記》里有記載,在《呂氏春秋》也有記載,不同的是《史記》中描述的是點燃烽火,而《呂氏春秋》中是以擊鼓傳喚。雖描述不同,但想表達的核心思想基本一致,那就是周幽王愛美人不愛江山,破壞規則導致失信於大家,諸侯不履行義務保護周王室,都是周幽王、褒姒的錯。

事實是這樣的嗎?在學術界一直就有人質疑,比如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就對《史記》所記載的此事提出質疑。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清華簡的出現後,可以說基本確定這故事是不存在的,西周的滅亡也不是因為『烽火戲諸侯』所造成。

周幽王應該是跟申後沒有什麼太多的感情,一是因為迎娶申後時自己年幼,基本屬於父母之言,自己懵懂無知;二是因為與申後的婚姻本屬於政治婚姻。自從伯服出世後,周幽王對褒姒的愛愈加濃烈,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5年),周幽王血氣方剛,竟然意氣用事廢黜申後,更過分的是將申後之子太子宜臼也一併廢黜。改立褒姒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後一看情形不對,感覺生命有危機,便帶著宜臼暗中逃回娘家申國。

申侯一直受周宣王器重,又出自當時另一大貴族勢力姜氏集團,故此申侯勢力了得,況周幽王廢嫡立庶本不符合周朝禮制。歷史記載:申侯一怒之下,聯合鄫國(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舉進攻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因之前烽火戲諸侯,造成沒有一個諸侯前來勤王。不久,犬戎攻陷鎬京,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擄走褒姒,一頓姦淫燒殺。幸虧,秦、晉、衛、鄭等諸侯趕來救援,才將犬戎擊潰。於是,申侯與諸侯們共同擁立太子姬宜臼繼位,西周就這樣亡了,拉開東周序幕。

歷史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誰也弄不清楚,目前只能一點點的揭露。幸虧在2008年清華簡的出現,為我們澄清了一點歷史事實。

周幽王寵愛褒姒、伯服(伯盤)是真,被申侯聯合西戎被滅也是真。周幽王與申侯產生政治對峙,幽王首先帶兵攻打申侯,申侯才聯合鄫國、戎狄進行抵抗,不幸的是周幽王戰死。當時政治勢力立即分為幾派:一派是以支持周平王的申侯、晉侯、鄫國等諸侯;另一派則以支持周攜惠王(現基本確定為周幽王之弟余臣)的虢國、秦國等諸侯;當然還有很多不做表態,持觀望態的諸侯。於是出現二王並立的時代,且這個時代維持了至少二十餘年之久。這些諸侯各國也根據事態發展發生重大政治轉向,特別以鄭侯、秦侯等轉向平王為重要時間點,最終造成周平王的法統地位確認。歷史真相一定會隨著蒙在事實上塵埃的去除而慢慢清晰。

中國歷史的近二千餘年,對周幽王的評價基本都可以放入十大昏君之列。評價他貪婪腐敗,不理朝政,重用小人,愛美人而不顧江山,言而無信等等,甚至編造出為博愛妃一笑,烽火戲諸侯的經典故事。這些流傳下來的故事,都是為了證明周幽王的昏庸,推翻他的統治是眾望所歸。

我們不敢說周幽王一定英明神武,但基本能肯定他不會昏庸到如此地步,身上也不應該背負如此的惡名,對其的確有些言過其實。試想下,一個死時才二十四歲的青年,才剛剛開始人生的大好前程,還處於懵懂之中,怎能做出什麼太多的錯事?當然他的錯是作為一個君王,過於自信沒有認清政治局勢,頭腦發熱、一時任性造成自己的江山分崩離析,至當時百姓於戰火連篇之中。自己的失敗也只能去承受後人的抹黑,畢竟歷史總是勝利者所書寫。不是為其正聲,不是為其翻案,只是希望能還我們一個真實的事實而已。

清華簡:

2008年,有2500多枚竹簡被捐贈給清華大學,經測定,這些竹簡書寫於戰國時期,媒體將這一系列竹簡稱為清華簡。學者在清洗竹簡時,發現有100多枚竹簡有編號。整理後發現,這138枚竹簡拼出了一部前所未見的戰國時代楚國人編寫的史書。該書原無標題,整理小組根據內容將它題為《系年》。《系年》是一部周代的斷代史,講述了從武王伐紂到戰國前期我國的歷史大事。從內容上看,此書約作於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70年,抄寫年代根據碳14測定在公元前305年左右。(包括之前鄭莊公與其母之事,也在清華簡中被顛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列國志講 的精彩文章:

列國人物底片之鄭莊公

TAG:東周列國志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