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大約十年前,在日本曾邀約採訪一位東北老航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的日籍教官。由於老人當時身體不好,迂延經年也沒有採訪成。這件事便被我漸漸淡忘,結果上一次回日本的時候,老人的子女給我打來電話,原來這位老教官已經去世了,臨走還記得我這個中國記者想採訪他的事情,感到很遺憾,還讓其後人將一本書贈送於我,聊作彌補。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 這本名為《航跡》的書冊印刷粗糙,但有著反覆翻看的痕迹,看得出來原來的主人對其很有感情

看過序言之後我才明白,這是一本由曾經在中國空軍東北老航校服務過的日本人共同編製的非正式出版物,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空軍中的歲月,製作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而封面上「航跡」兩字,便是當時擔任東北老航校主任教官的林彌一郎所題。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林彌一郎,大阪人,原日本陸軍航空兵少佐,日軍戰敗時率其指揮的第二航空團第四教練飛行隊向八路軍投降並加入我軍,這支力量成為創建東北老航校的重要力量。

東北老航校,可以說是人民空軍早期建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人民空軍的幾任司令員,如王海、劉玉堤、林虎等,都是出自這所學校,也頗有一些朋友知道它獨特的歷史——這是一所使用投降的日本航空兵人員做教官,利用日軍在東北遺棄飛行器材組建的航空學校。有很多中國學員後來寫下文章,給大家展示了當時這所航校中的種種逸聞,其中也不乏這些日本教官的身影。然而,這些曾經在中國航校工作的日本教官,自己又會對那段生活留下哪些記錄呢?

翻開《航跡》,會發現一些新奇的故事,不能不說,這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中國人的確不同,所以記述的內容也往往是我方沒有記下的。

比如,有個日本教官山本,便曾經記錄了八路軍擁有的第一批飛機從何而來。

林彌一郎率領的第四教練飛行隊加入了八路軍,但他這支部隊當時在鳳城一帶躲避蘇軍,輾轉行軍,已經只剩下四百人了,要辦航校需要有飛機,搜集可用的飛機便成為當務之急。按照八路軍的安排,這支部隊在十月下旬返回了位於奉集堡的原駐地。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察看出發時保存的飛機。

根據日本戰敗時與其打交道的中方人員回憶,在保存器材方面,日本人的專業程度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海南島接受日軍投降的韓練成將軍(開國中將),後來回憶日軍交出的軍用物資讓他心頭一震:無論是槍炮、彈藥,還是車船、營房、碼頭、倉庫、被服,無一不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隨時可以使用,就連舊槍都是擦凈,上油,10支一捆,甚至舊的軍用皮鞋,也都經洗刷,縫補,10雙一捆。

在這些「人」和「物」所隱藏和表現出的精神中,韓又明確地感到日軍心中的「不服」。他鄭重地告戒部下:「看到了吧?這就是真正的敵人!人降心不降。」

與之相對的是國民黨派來的接收人員,見了鬼子醬油鬼子酒當寶貝,把日本開發海南-南海的資料從庫里拉出來堆在露天。韓練成部第四十六軍有一個編製外的黃中嶽上校,是從美國回來自願參加抗戰的機電工程師,與韓在四戰區時認識,韓任軍長之後主動跟來第四十六軍,任職副官長,人稱黃博士。是他首先發現大批資料被放置露天、日晒雨淋,黃中嶽收攏了大約有16-17箱還算成冊成套的資料,自告奮勇向韓要了3輛卡車、1個班的兵,親自送到南京,交給行政院——也不知道他的苦心是否真的會得到南京那些「接收大員」的重視。

幾十年後看到這樣的記錄,仍然忍不住真心一嘆。強大的國家不是靠鍵盤俠敲出來的,而是靠對國家負責的人一點一滴干出來的,面對這樣的敵人,難道我們不該反省?

林彌一郎的部隊當時是否有人降心不降的打算無從得知,但他們九月九日離開的時候,雖然十分匆忙,仍然對飛機進行了保養。

現在一個半月過去了,情況如何呢?

山本回憶,當時他們進到機場裡面,感覺基本一切如舊,隼式戰鬥機還在,九九式高級教練機也在,那麼飛機一切都好嗎?也不是這樣,有一些部件不見了……比如有的飛機輪子不見了。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 後來老航校的工作人員去收集器材,發現很多老鄉把鬼子的飛機軲轆卸走了裝在馬車上,蓋這種膠皮輪子比原有的木頭輪子強多了

好在除此之外看來一切都好,機體和發動機沒有什麼問題。於是便有性急的隊員開始撥動螺旋槳,看飛機是否能用了。

擔任整備的日本教官山根是十分緊張的,他聽說蘇軍如果發現日軍的飛機,通常會把發動機電機上的白金絲啟動器取走,如果這個部件被弄走了,飛機發動機是沒法啟動的。還好,當他們把飛機的座艙蓋打開,一切都沒什麼變化,看來蘇軍還沒有來過這裡。

八路軍對這些技術人員很不錯,給他們提供了自己形制的棉衣,一群八路軍打扮的日本兵開始忙碌起來——檢查座位、機身、機翼、座艙蓋,保養發動機,對機油、汽油進行點檢和補充,擦洗火花塞,查看線路接頭。確認一切就緒之後,他們決定進行一次發動機的試運行。

這種試運行是需要搖把啟動的。第一次搖把轉動沒有反應,第二次,當「點火」的命令發出後,發動機「嘭」地一聲冒出了白煙,接著終於發出了「卜卜卜卜」的連續轉動音,

「當時的感覺就像是見到了被拋棄兩個月的孩子一樣。」山本如是說,「到底我們還是離不開航空這一行的『飛機仔』啊」

當時這支日軍有大約四百名,在八路軍動員他們加入的時候,部隊長林彌一郎採取了自願的方式,結果只有三十餘人選擇離隊,這些人後來去了煤礦工作。大多數人留下來,一方面是對飛行的熱愛,一方面也是對八路軍政策的信任。

此時,這些八路軍中的日本人還得到了一項任務。這些保留下來的飛機此時仍然帶著日軍的旭日標記,他們奉命將這一標記改為八路軍的標識——一種白色和藍色混合,酷似青天白日徽又和國民黨的機徽頗有差別的徽記。據說是一名八路軍姓田的幹部發明了它。

東北老航校往事:教官來自日本,飛機輪胎被老鄉卸走

▲ 應該就是這個標誌

這個工作持續了一周的時間,直到很久以後,一些當時在場的日本人才意識到自己經歷了什麼。

日本教官加藤正雄在《航跡》中寫道:


「能夠參加到中國空軍建立的歷史性時刻,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

隨著機徽的轉換,八路軍第一批自己的飛機,就這樣誕生了。奉集堡保存下來的原日軍飛機,是東北老航校最早的飛機,紅色的中國空軍,就此開始了自己起步的征程。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戰地攝影第一男神:觸雷瞬間拍下不朽之作,讓世界知道抗日的中國
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