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而不是曹操、孫權?真相讓人不可思議

為何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而不是曹操、孫權?真相讓人不可思議

大多數人都認為,諸葛亮之所以會選擇輔佐劉備,就是因為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感到,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三顧茅廬」只不過是為了諸葛亮投奔劉備,司馬徽、徐庶和諸葛亮施展的一計而己。

東漢未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到了建安三年(207年,諸葛亮27歲),天下共有六大勢力:曹操、袁紹、孫權、劉備、劉表、劉璋等,這裡除了劉備,其它都不是諸葛亮的選項:袁紹優柔寡斷,疑心太重;劉表、劉璋胸無大志;孫權手下謀士眾多,諸葛亮「舌戰群儒」時可見這群謀士並不買帳,況且孫權視周瑜為東吳之「屏障」,龐統和諸葛亮齊名,尚且在東吳不被重用,諸葛亮投奔也會是龐統的結果,而且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也在東吳;

曹操當時已擁有大半江山,手下頂尖謀士: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等不在諸葛亮之下。其實諸葛亮「卧龍」之名只限於南陽,就連當地人士都不信服,何況曹操帳下眾謀士?司馬懿何等才能,曹操在世時都不能得其志,而且曹操本身就是文武韜略冠絕當世,曹操又如何能信任新加入諸葛亮呢?

投奔劉備是諸葛亮唯一的去處,諸葛亮知道劉備身上有一種王者之氣。曹操曾稱讚「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郭嘉也曾對曹操說過:「劉備雄才,不可留之。」劉備集合了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忠義之士,甚至劉備到最低湖時,也不曾負於他。

這些諸葛亮在卧龍崗都有所耳聞,如果諸葛亮直接去投奔劉備,當時劉備也不知道什麼卧龍的名聲,也會出現龐統在東吳的局面,關羽、張飛都不會服氣。於是就由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徐庶、石廣元、崔州平等諸葛亮的好友,上演了流傳千古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首先由徐庶以「單福」的名字到劉備軍營,雖是軍師,實則試探劉備的志向和人品。經過一番試探後,徐庶認為劉備是可以扶助的人,走時便舉薦了諸葛亮。其實就是曹操不抓其母,徐庶的任務己經完成也得離開,他和石廣元等目標就是曹營,後來去了都是小官。

這時司馬徽出場,司馬徽乃高士,諸葛亮和龐統是其學生,由他舉薦效果會更好。不過司馬徽不太同意諸葛亮去劉備處,但諸葛亮目標己定也沒有辦法。司馬徽見到劉備時把諸葛亮和龐統說的神乎其神,「卧龍雛風得一人,可安天下」,正中劉備下懷。便有了「魚」和「水」的比喻。這期間諸葛亮已制定策劃完了《隆中對》方略,劉備來了好一策定劉備。

其實為什麼要「三顧」?一是諸葛亮想看看劉備渴望求才的誠心;二是故意營造這麼個氛圍,讓劉備重用諸葛亮,並把諸葛亮看做是劉備的仰仗。因為龐統在東吳的教訓是必須吸取的。當劉備見到諸葛亮,其醒來念那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也頗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古人去世後,為何七天後才下葬?並不是迷信,與一位神醫有關
古代兩位神算,死後墓地相距百米,一個被盜一個完好無損,真的是天意?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