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孩崴腳後12天離世,崴個腳真的這麼可怕嗎?
近幾天,相信大家被「無數」相似的新聞刷屏:有個記者小姑娘,在崴腳之後12天就離世了。小編看到之後嚇得不得了,因為小編就是個「習慣性崴腳星人」,崴腳簡直就是生活里的常事兒,可現在崴個腳就要出人命這麼可怕了嗎?這是不是真的?
崴腳後不愛動,下肢血栓造成了「栓塞」
肺栓塞
這些新聞裡面都提到了「崴腳導致肺栓塞」這件事兒,這件事有可能嗎?可能性有多大?
在凝血功能很好的情況下,再加上經常不活動,小血管內的確可能出現「血栓」。不運動的時候,血流比較緩慢,血栓不會被這種「潺潺溪水」沖走;但是如果猛烈的起身或者運動下肢之後,下肢血管迅速收縮,再加上肌肉擠壓血管,「潺潺溪水」就變成了「小瀑布」,小血栓很可能被這種血液流速衝掉。
我們知道,下肢靜脈的血液會迴流到肺里,進行氣體交換之後重新變成富含氧氣的「動脈血」,進入心臟後,再一次進行循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下肢產生了小血栓,這個小血栓簡直就是妥妥地進入肺動脈里,造成栓塞。
崴腳後,有多大可能產生栓塞?
那你得先非常不愛動、血管硬化、凝血功能好……
崴腳
想要產生血栓,首先有幾點要做到
1、非常不愛動,甚至長期卧床
想要產生靜脈血栓,必須非常非常不愛動,才能讓下肢血液的流速變得很慢,這樣才有利於血栓的生成,最好能夠長期卧床。
2、血管硬化,血脂很高
像是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逐漸硬化,而如果青壯年想要達到血管硬化這個要求,就得讓血脂變得非常高。
3、凝血功能比較好
人上了年紀之後,血液的凝集度會變高,如果是青壯年的話,起碼要做到不貧血、身上有小傷口能很快止血,才說明凝血功能「達標」。孕婦在妊娠期間血液是高凝狀態,纖維蛋白原也會比非孕狀態高很多。
4、血管內壁有過「傷口」
在血管內壁有過傷口、或者血管受過傷的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產生血栓。
5、某些腫瘤患者
有的腫瘤患者,在沒有檢查出「腫瘤」時候,會經常出現靜脈的血栓。
6、是易栓體質,有先天抗凝障礙
有先天抗凝障礙,如抗凝血酶缺乏,蛋白S、C缺乏的人
這麼看來,普通人在崴腳的情況下,要收集一兩條以上的條件,其實是挺難的事兒,所以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自己崴腳之後會出現「肺栓塞」的問題。
一旦血栓堵住了肺動脈,肺就妥妥沒救了?
錯!肺的氣體交換形式多樣,還有幾條路能讓你「通氣」
崴腳
在這裡為大家留一條後路,其實肺栓塞並不意味著「一定死亡」。
其實,肺組織含有很多「小氣泡」,叫做肺泡,除了肺動脈以外,支氣管動脈、肺組織也能和肺泡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出現肺栓塞,並不意味著「死亡」,大家不必太過恐慌。
想要少崴腳,學會這幾點就夠啦!
高幫鞋
1、穿高幫鞋
高幫鞋和防滑的底能保護腳踝,增強穩定性,經常崴腳的人可以多穿這種類型的鞋子。
2、綁護踝繃帶
如果經常運動,也經常受損傷的人最好綁上「護踝繃帶」,這樣能夠增加踝外部的穩定性,防止經常崴腳。
3、常練深蹲
深蹲能夠幫助鍛煉腿部肌肉和穩定性,對預防崴腳效果很好
4、崴腳之後,不要完全不動
很多人在崴腳之後都喜歡完全不動,防止腳傷的更厲害。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動,最好能讓血液經常流通、按摩一下,或者去醫院看看,確定韌帶損傷的程度是比較好的選擇。
(全文完)
來源:互動百科;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用洗潔精刷碗,真的容易「中毒」、有害健康嗎?
※英國魔鬼腳印之謎: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嗎?
TAG:百科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