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飯後散步易長壽,那麼吃過飯後多長時間運動才最佳?
養生
02-05
文/愛養生
媽媽從小就告訴小編,吃完飯之後,不要就往那一躺或者往那一坐,對身體不好不說還會長肉。吃完飯之後,應該起來多走動,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夠出去散散步,保持健康更容易長壽,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那句話「飯後走百步,活到99」。
所以為了自己以後能夠活到九十九歲,現在我一般吃完飯之後都會活動一下,希望把這個好習慣繼續保持下去。但是也有一些養生專家說,飯後最好不要馬上就運動,會增加腸胃負擔,那麼到底飯後應該多長時間再散步呢?
如果剛吃完飯就迫不及待的運動起來,這時候食物還停留在胃部,人體一運動起來,食物會在胃裡震蕩,會造成腸胃不適,長此下去可能還會引起腸胃疾病。同時腸胃在消化時,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如果運動起來,血液會往身體的其他位置運行,會造成消化不良。
所以最好等到腸胃對食物消化的差不多的時候再運動,也就是吃完飯半小時或者一小時之後最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出門遛一遛,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風景,心情更容易舒暢,對身體健康益處更大。最好不要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散步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如果想做比較劇烈的運動,需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行,比如飯後1小時或者2小時之後,如果吃的過撐,最好先休息一段時間,再考慮運動的事情。
飯後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消耗掉一部分熱量,不至於使攝入體內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留存在體內。但值得注意的是,飯後運動盡量早一點,免得影響睡覺。


TAG:健康養生我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