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

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

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

聽民謠的時候總會聽到各種城市,《成都》、《去大理》、《安河橋》、《關於鄭州的記憶》等等,可是我啊,從小到大,就沒有老老實實在一個地方呆過。好像每個城市都有我的回憶,可是哪座城市都不屬於我。

1

霍邱

永遠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這是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出生於霍邱,也在霍邱長大、讀書,幼兒園在城關幼兒園,小學是在一校和四校。太小時候的事情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小學低年級那會,住在供電局大院里,大院里有個大車庫,我們一大群小孩子最喜歡在車庫裡捉迷藏了。我家住在二樓,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邊看動畫片邊仔細聽著樓下有沒有小夥伴召喚我,一旦聽到有人喊我名字,就趕緊應答一聲關上電視衝下樓去。大院里都是老熟人、老同事,大人們很放心我們小孩子在樓下玩耍。後來搬家了,也轉校了,大院里的那些發小們也陸陸續續搬走了,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裡很快就和那群兒時的玩伴們喪失了聯繫。

寫到這裡,想到前幾天和媽媽去逛超市遇到了以前大院里一個阿姨,阿姨見到我特別激動說好多年沒見了,變大了認不得了等等等,然後又問我還記不記得她家孩子xx龍,說我小時候可喜歡和他玩了… 記得啊,當然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xx龍家玩了,因為他家玩具最多,還有遊戲機,關鍵是每次去阿姨都會準備好多零食,細心的阿姨還總是會拆好零食封口方便我們直接吃。嗯,好像從我四年級搬家後再也沒見過她們家人了,算一算大概都有15年了吧。阿姨說,xx龍後來學了體育,現在在某小學當老師。挺好的,祝記憶里的那個小夥伴生活如意呀!

後來啊,初中去了六安讀書,從那會兒起,只有寒暑假才會回霍邱。這也是我留在霍邱小夥伴越來越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初高中那會,特別期待能回家,因為回了老家就意味著不用上學不用學習了,那時候也沒什麼物質生活追求,就覺得回來不用看書就挺好。現在啊,每每回到霍邱都不知道該幹嘛,小城裡的種種早已經無法滿足我了,只是覺得我以後一定不能永遠生活在這座小城。

但是,這座小城也有吸引著我的地方。比如媽媽做的霍邱菜,比如老高家的牛肉湯,比如中心幼兒園的炸串炒米線,比如家對面的胡辣湯鍋貼餃等等等。眼看著近些年小城的發展越來越好,高樓一座座矗立,人們的生活品質也一步步提升,但我很自私的希望小城裡這些特色小吃不要丟,這是只有在霍邱才能吃到的口味,這一份份特色也凝結成了我對這座小城特殊的愛。

當然,我更知道,現在、以後,甚至以後的每一年我都會回到這座小城來,因為,這裡是我的根,是永遠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

(一些霍邱的美食存圖)

2

六安

青春歷時久遠,再也沒有數不完的夏天。

上次爸媽接我從機場回來的路上,爸爸說:「霍邱直達合肥的路要修了,等那條路修好了,以後去六安、合肥更快了。」然後他又改口:「不對,以後去六安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只是方便了我們去合肥而已。」

聽到這話的時候心裡莫名難受了一下,仔細一想,現在的我的確沒什麼去六安的必要了,如果想要逛街想玩的話直接去合肥就好,合肥的選擇性更多。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六安,我曾經在這裡呆了六年,我把我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這裡。

升初二前的一個月,也就是8月,爸媽突然決定要送我去六安讀書,由媽媽去陪讀,忘了當時是開心還是難過,我只知道,霍邱人去六安讀書是常態,但凡有點條件的家庭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既然決定了,接下來就是升學考試、租房、搬行李等一系列瑣碎的雜事了,忙完這些也就開學了。那年的轉校生特別多,多到簡簡單單的插班已經容納不下了,於是學校又新開了三個班級,因為教室不夠用,新教學樓還沒有蓋好,最初這三個班是在操場上臨時搭建的大棚里上課的。我在初二21班,班主任是個剛畢業的英語老師。老師又年輕又漂亮,因為比我們大不了多少,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她,老師總是在班裡給我們放周杰倫還有西城男孩的歌。關於初中的記憶不是很多了,記得在某次元旦聯歡會上我和我的羊羊、柴柴手拉手唱完了S.H.E的《老婆》,而她們倆會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我未來婚禮上的伴娘,以及我孩子的乾媽。當然,在那個情竇初開的年紀也少不了犯花痴,印象最深的一個是那個在校門口值勤的白衣少年,那一周每次路過校門口的時候都特別期待忍不住多看他幾眼,通過小黑板上的信息知道他是初二3班的。再後來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QQ,還有關於他的其他信息。後來又是一個高中一樣是文科但一直不在一個班,然後,就沒有然後啦。現在偶爾會在微博上看到他的信息,前幾天朋友還發了他上電視的鏡頭,哈哈其實我還是覺得他好帥啊,只是沒有當初的那種羞澀啦,回想起當初的自己真是蠢的可愛。

那會中考加上體育滿分795,我好像考了640+,當然,我這點分數是肯定進不去當地最牛學府——六安一中的。既然統招進不去,只能走擴招了。家長們好像都有種共同的心態,就是不管孩子成績如何,都會想方設法讓她進最好的學校讀書,考不上好大學就是老師不行和孩子的問題了,反正作為家長他已經盡最大努力創造了最好的條件。當然,家長這麼做並沒有什麼錯,只是在這種環境里我好像漸漸明白一個歪理:有些事其實你不用努力也能做到。學校方面呢,為了擴大生源來吸納更多資金,在教育局升學指標合理的情況下,開設了一個新班級,美名其曰——共建班,也就是六安一中和六安中學一起建立的班級。

高一的前一個月是在六安中學度過的,六安中學在郊區,很遠,又不想讓我媽管我就選擇了住校。後來眾多家長終於鬧贏了學校,很快我們就搬到了一中校區本部,我媽也就接著來陪讀了。一中哪來這麼多教室啊,可憐的我們又在操場上臨時搭建的大棚里上課。嗯…我的求學路好像自帶大棚屬性。

高一是在理科班,班主任教物理,我不喜歡他,我們班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個愣頭青。但高一過的特別歡樂,我本來就是特別能鬧的人,又和一群能鬧的人在一起恨不得要把班級炸翻天。記得那時候和好朋友組成了一個掃黃大隊,每天晚自習下課浩浩蕩蕩跑去操場嚇唬那些偷摸去談戀愛的小情侶們;還組建過一個神龜幫,見到人就在他的書上、本上、身上畫小烏龜;還有一本日記本,騷騷、蕩蕩和胖迪我們三個好朋友每天在上面輪流寫日記。高中的時候最喜歡過生日了,因為那會兒沒有紅包這一說,只有生日禮物,高中三年每年收的生日禮物都要分好幾批才能全部帶回家。對了,我高一所在的班級被稱為帥哥班,因為我們班帥哥真的多,經常會有別的班小姑娘跑來打探我們班各種男生。

反正啊,我的高一應該是我求學路上最傳奇的一年了:給各科老師起外號,全部以「馬」字開頭(因為班主任臉上很多麻子,我們喊他麻磊,久而久之就成了馬磊,所以剩下的老師就隨班主任姓嘍);上課玩手機導致手機被沒收一整年;不聽課被罰站,站門口聽課的那種;上課愛講話被調座位,在男女分開坐的情況下我被調到男生堆里去,結果嘮的更歡了;不愛學習被停晚自習;上課玩烏龜被停課;考試總有人給我發答案所以成績還不算差…… 哈哈現在回想起以前的我竟然覺得挺討人厭的,感謝自己的厚臉皮,讓我頑強的活到了現在。

雖然高一的我真的很不愛學習,但是我還是會認真思考我的未來的,比如,學文還是學理。爸媽想讓我學理,身在理科班,朋友們當然也是勸我學理。但我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啊,理科不是誰都能學的。於是很認真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毅然決定從文。對,因為在認真學習後,我憑我自己的真本領物理考了12分,化學18分,生物最高,22分。為理綜而心寒,徹底放棄理科後又面臨學文的一大窘境:地理怎麼辦?政治、歷史倒是好學,可是高一的自然地理也挺讓人絕望的,什麼這半球那軌道,這高度那時間的。再次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我又一次投入了攻克地理的計劃中,記得那段時間晚自習連作業都不寫,就學地理,自己看書看資料,當時給自己定的計劃是期末考試一定要考及格,不及格的話真的可以考慮留級了。好在,上天看我可憐,期末讓我考了60出頭,給了我學文的信心。

高二去了文科班,高二二十班。其實我對這個班是沒有歸屬感的,我被分在了11班,只是大家都說16班和20班是最好的兩個文科班,於是家裡就找人…… 我在這個班裡沒有學號,考試的名次也都在11班的名次表裡,嗯…除了我人在這個班裡讀書,其他的一切都不在這裡。彷彿就是一種預兆一樣,過了上學的那兩年,現在的我和20班的人基本都沒了聯繫。

開學第一次調座位,隨便坐在了後排,結果沒想到班主任懶得再也沒調過座位,所以我一直坐在後三排,後幾排是我全部的活動範圍,有些前排的人甚至到畢業我都沒和他說過幾句話。剛開始覺得一切和高一沒什麼變化,每天還是會在其他班門口等羊羊一起下課,我們還是會一路上唱著曾軼可的歌,每到聖誕節羊柴豬我們三就會用我們的方式一起來慶祝,還會經常跑去理科班看看我的騷騷。那時候流行寫信、寫紙條,到現在我還存著一大包高中沒捨得扔的小紙條。

但是隨著不斷的成熟、不斷的長大,一切彷彿又有變化。我在這個沒有歸屬感的班級里有了新同學、新朋友。和這些人也會發生口角、鬧鬧彆扭,但這似乎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於是在這個班級的極小範圍內,我有了以為會好一輩子的閨蜜,有了最單純懵懂的暗戀,頂住了一切壓力開始早戀,也是初戀。也許那時候很幸福,但其實我是極度排斥回憶那段時光的,因為現在那裡的一切都不在屬於我,留下的紙條成了最大的諷刺,或許這就是青春吧。

後來高考失利,留在六安複習了一年。大一每年放假還會拼了命的想要每天呆在六安,找朋友玩,找初戀玩。大二,初戀結束,巧的是,爸媽也剛把六安的房子賣了。也許是逃避,也許是真的不情願,後來每次放假我都心甘情願的窩在霍邱,不但是不想再想初戀,而是想把那個班裡的一切全都忘了。現在看來,我快要把這整個城市忘了。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就當一切都沒發生過好了。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也許未來的某天,我有機會漫步在城市裡,看著城市的某個角落,會想到曾經青春年少的自己。但是對不起啊,這座園林一樣的小城,我可能再也不會對你有留念了。

3

合肥

未來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小時候對合肥的印象只有逍遙津,長大了對合肥有記憶是從大學開始的,因為每次上學或是放假坐飛機路過合肥時,爸媽都會選擇在合肥停留一兩天,逛一逛街玩一玩。所以,我對步行街那塊特別熟悉。後來大四那年在合肥實習了三個月,對農大三孝口範圍也熟悉了。隨著去合肥的次數逐步增加,現在熟知的地方越來越多了。

實習那會周末的時候羊媽媽會經常帶著羊羊和我跑裝修,裝修她家的新房。有一次羊媽媽說小區附近新建了一個小學,我打笑著和羊說:「看來以後你孩子得上這個學校了。」羊回:「那你孩子不也一樣啊!」哈哈,好像是這樣。之前爸媽想在合肥買房,選來選去不知買哪裡,最終還是決定和羊家買在了一個小區,我媽說:「要不是因為羊家在那個小區,我和你爸根本不會這麼快做決定,你和羊關係好,以後你們自己在合肥打拚,住的近我放心。」真的很感謝媽媽重視我的友情。但是爸媽好像已經從心裡認定了我畢業就會回合肥,雖然我嘴上也一直這麼說,可是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可能因為沒有在合肥久居過的緣故,所以一直對合肥的感情不是很深。有時候還會和朋友一起吐槽這裡是個沒特色的城市。可是,又怎樣呢?以後說不定不還是會留在這裡嘛。

未來在哪裡不知道,但是,祝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君子務本——論語體貼之二
風寒咳嗽怎麼治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