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胃不和卧不安型失眠

胃不和卧不安型失眠

寫在前面:中醫需要辨證論治,文中所載方劑,切忌盲目照搬。

胃不和則卧不安,是中醫治療失眠的重要思路之一,胃以通降為順,胃家實,濁氣不降而反彈,擾亂神明,故爾失眠。

所以,晚飯要少吃、早吃,是符合養生之道的,吃的太晚太多,消化系統加班工作,下不了班,怎麼能睡好呢?

患者失眠三十多年了,平日煙酒不拒,飯量也大,一天要吃五頓飯,頓頓吃的很多,臉色是暗紅色,如醉酒狀。大便三五日一行,但無所苦,惟有失眠,徹夜清醒,所以眼皮經常是腫的。三十年來,患者自行解決失眠的辦法竟然是「喝醉酒」,就這樣也僅僅能迷糊2-3個小時。切其脈弦實有力,六部皆然,手置脈上,彷彿手指有被其脈彈飛的感覺,舌質稍紅,苔厚膩,斷為食積化火上炎,熏灼神明,其目光稍顯獃滯。這麼重的積滯,就像爐灶里的柴火堆,不拿走柴火,撤其起火之源,只在火苗上下功夫是不行的。這樣的失眠,不專治心,而要治胃腸,選用張景岳柴平湯,合上黃連解毒湯,進行化裁,加上膽南星、瓜蔞,使食積痰火從腸腑而出,所謂濁陰出下竅,一劑後,大便通暢,睡眠能保持每天五小時左右,續服五劑,效果穩定,能一覺到大天亮,而且患者頭腦清醒,用他自己的話說,「原來腦袋裡像一包散豆渣,現在精氣神聚攏了,有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感覺,我對這個治療效果很滿意」。我聽後莞爾一笑。

告誡患者,管住嘴,邁開腿,煙酒於人無益,尤其不適合他的體質,飯量要減少,吃飯不能停留在年輕時的記憶,減輕胃腸負擔,讓腸胃早點下班休息,你才能休息,才能睡好覺。患者點頭稱是,就這樣按照醫囑去落實,兩個月後,患者和以前判若兩人,臉色也正常了。

人的腸胃晚上蠕動的比較慢,而且晚上的活動量也小,如果吃的太豐厚,無疑是傷脾胃的,脾胃一傷,很多病就埋下病根,時間如果太晚,寧肯不吃,對腸胃大有裨益,佛家講「過午不食」,南老師每周也有一天不吃飯,讓腸胃休息。還有一些民間療法,稱晚飯不吃,對一些頑固的鼻炎、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皮膚病等等許多疑難雜症有效,在物資豐富的當今時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道家辟穀,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懂的人不可盲目嘗試,南老師專門講過這個問題,然而,飯吃七分飽,晚飯不過酉,這些民間諺語,經過實踐驗證而廣泛流傳,是很接地氣的文化,適應面就很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失眠 的精彩文章:

別等到長期失眠之後,各種併發症找到你,你才想起來要重視失眠!
常見的幾種食物,用對了,失眠輕鬆解決

TAG: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