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一直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在戰場上無所不能,呼風喚雨,赤壁之戰期間的「草船借減」和「借東風」就是最真實的寫照;另一派則認為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很一般,持這種觀點的人的最大證據就是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諸葛亮軍事能力不差,但是在三國時期絕對算不上頂尖,五次北伐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明。在諸葛亮的五次北伐的過程中,第一次北伐最常被人提及,其中魏延的「子午谷奇襲」是後人關注的重點之所在。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對魏延一直不感冒,至死都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魏延的悲劇結局也證明了諸葛亮對他的防備。而劉備則對魏延頗為重視,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對於戰略要地漢中,劉備非常關注,需要一名大將來鎮守。選誰呢?劉備選擇了魏延,這讓大臣們都很驚訝。

出發前劉備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病死後,諸葛亮開始了北伐,魏延立即向諸葛亮提出自己醞釀已久的策略,「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也是史學界爭論已久的一個話題,諸葛亮北伐失敗就是沒採納魏延的計謀,引申來說是沒有重用魏延。這種觀點對不對呢?我們從諸葛亮這邊的分析,諸葛亮堅持北伐重要目的是轉移蜀漢內部矛盾,與曹魏和東吳相比,蜀漢的實力最弱,而且還是外來勢力。固守西川是不可能的,與其這樣不如主動出擊。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原因是因不重用魏延?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主動出擊是要實力的,可蜀漢兵力最少,同時諸葛亮生性謹慎,事必躬親。諸葛亮會讓魏延領著一萬人去冒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總兵力不到10萬人,他是不會讓魏延領著一萬人去偷襲的。反觀魏延,在他內心可能認為「子午谷奇襲」是弱小蜀漢主動出擊的最好機會。也許諸葛亮內心深處也認為魏延「子午谷奇襲」有道理,但蜀漢的現實情況不允許他這麼做。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大臣們都建議定都洛陽,為何被劉邦拒絕了?只因這個人堅決不同意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