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想Q3業績強勁增長 智能化變革值得我國製造業借鑒

聯想Q3業績強勁增長 智能化變革值得我國製造業借鑒

盤和林

聯想集團2月1日發布的2017/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公司的營收和稅前利潤雙雙出現強勁復甦的勢頭。其中,公司實現營收約130億美元,創下過去3年來單季新高,直逼歷史最好水平;稅前利潤達到1.5億美元,同比大增48%,這也是聯想集團最近5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稅前利潤同比增長。

聯想第三財季延續了第二財季持續增長的勢頭,是聯想三波戰略執行持續見到進展和成效的一個季度。筆者認為,聯想財報重回強勁增長軌道的最大看點,不只是營收和利潤超預期增長這兩大亮點,而是在於「智能板塊」相對搶眼,這意味著聯想已經完成從PC製造商向「智能製造」轉型,並呈現出平台化、生態化趨勢,而「智能化」恰恰是我國製造業關鍵的革命性產業升級,聯想的智能化變革值得我國製造業借鑒,並具有較強的樣本價值。

我國當前製造業正處於「智能化」革命性產業升級的關鍵跨越時期。有專家指出,在智能互聯時代,企業有四個趨勢需要關註:第一個是產品從硬體為主轉變為軟硬並重;第二個趨勢是企業與用戶的關係從一次性交易轉變為長期服務;第三個趨勢就是大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第四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產業生態圈的競爭。

回看聯想的轉型、「三波戰略」無疑是暗合了這四大企業發展趨勢。聯想所謂的「三波戰略」即第一波是要繼續維持聯想在PC方面的領先地位;第二波是把移動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打造成聯想新的增長引擎;第三波是圍繞「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打造新業務模式,讓用戶體驗美好的智能物聯生活,實現IT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幫助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深層意義在於加速布局智能生態體系,全面發力智能變革,其智能革新也正呈現平台化、生態化趨勢。

聯想作為本土化製造業巨頭,其智能化變革之路頗具代表性,也深刻揭示了我國製造業企業的歷史沿革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即開始的產品以硬體為主,之後產品轉變為軟硬並重,繼而重視用戶體驗,並將大數據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向平台化、生態化發展。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而已,聯想的轉型之路具有較強的樣本價值。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0楊元慶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新一季財報公布後,楊元慶坦言「心裡踏實了」。應該說,所有轉型的企業都會在短期內承受較大的壓力,而在這個時候保持戰略的定力,並持續朝著既定產業的方向轉型,持續進行基礎建設、團隊建設、技術及創新能力建設等腳踏實地的工作,這恐怕是聯想帶給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變革的最大啟示。

可以說,聯想今天的最新財報不過是保持變革定力之後水到渠成的結果。財報顯示, PC業務取得了高於市場平均增速的增長,並連續第二個季度在所有大區全部實現盈利;數據中心業務營收更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大幅超出此前預期;「設備+雲」及「基礎設施+雲」業務也展現出強大的增長動力,聯想AR頭顯Mirage實現全球銷量近50萬套,位居同類產品第一;其軟體和服務的非設備營業額繼續獲得年比年增長,達到了4.08億美元。

在整個財報中,聯想關於智能內容的篇幅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智能設備」即出現數十次。智能變革為這家IT巨頭注入了新活力。不久前,聯想在2018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狂掃80項官方大獎,獲獎總數高居中國企業榜首,其中近七成獲獎產品是聯想集團研發的非PC類新型智能設備。難怪有評論戲稱,如今的聯想早已不是那個只會玩PC的老幹部了,智能化變革為聯想集團不僅為其帶來了漂亮的財報,更是讓人聯想到極大的發展空間。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財報中有一句並不凸顯的話,值得中國製造業企業乃至所有企業去關注。財報中提到要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VR/AR,在「設備+雲」服務和「基礎設施+雲」服務中建立創新能力,「這些創新能力將有助發展新業務並鞏固現有業務。」這種鞏固現有業務、發展新業務的務實創新思維,在當下的中國企業中尤顯彌足珍貴。竊以為,正是這種志存高遠、堅韌不拔卻又腳踏實地的智能化變革精神,才是我國智能時代中產業轉型升級所最需要的企業家精神內涵所在。(作者系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財經 的精彩文章:

未來更多的超級大城市將出現在非洲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知道的8件和錢有關的事情

TAG:騰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