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齋心語:生活與修行

夢齋心語:生活與修行

GIF

生活與修行

1、學法筆記:生活與修行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生活即修行。生活是不是修行呢?這要看我們是如何把生活和修行有機的結合起來。但很多人都誤會了,以為過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實不然,這至少不是佛教所說的修行。舉例子說吧,你經歷過悲歡離合,這不是修行,只是經歷;如果你在那悲歡離合間體認無常、緣起、因果,在生活中,通過具體的事相,體認佛陀所說的這些法理,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藉由生病而認識到與生俱來的脆弱、憂苦,由此生起出離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憫之心,這是修行。南無阿彌陀佛。

2、學法筆記:

心經講色不異空和空不異色有何不同呢?同樣講色即是空和空即色又有何不同呢?先講色不異空和空不異色。這兩句是用小乘分析空來破凡夫與外道的執有和二乘人的執空。色不異空,這句是析色為空,為在說明色和空沒有什麼差別。這是為破凡夫與外道執有。佛又為防止二乘人落於空見,接著又反過來講空不異色。這句是講集空為色。也就說依空可以緣起諸法。這是為破二乘人執空見。那麼為何講小乘分析空不是究竟法呢?在楞嚴經里佛講把色相剖析到最後就是「鄰虛塵」了,佛說:多少個「鄰虛塵」能夠化為一寸方空呢?又講集空為色,佛說:一寸方空能化為多少個「鄰虛塵」呢?顯然析色為空和集空為色,都是方便說,為破執著耳。再來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是對菩薩講色空不二,色空一如。就是說諸法當下當體即空。離開當下當體的色相之外,並沒有一個獨立的空性存在呀。色即是空,這是在講諸法攝用歸體,不執著諸法的相用,佛陀又防止落入空見,再強調空即是色,就是空性可以緣起諸法,就是依體起用,不要在空性外再去找諸法。就是不執著於空。那麼這四句其主旨是佛告誡眾生離空無色,離色無空,空有不二,空有一如。南無阿彌陀佛。

3、快樂分享:

不明佛理生邪見,世智聰辯多狂人。

談空不了真空義,說有不明緣起理。

自謂悟得如來教,三皈五戒沒學到。

四諦三印不知曉,八道六度更不知。

一實相印擺面前,福少妄心豈識寶?

毫無信願念佛號,心裡煩惱團團鬧。

妄解凈土祖師義,將佛搞成一神教。

要麼狂慧邪邊禪,喝酒吃肉造業報。

胡說禪宗不著相,不知真心起覺照。

左跑右跑兩邊跑,就是與法不相靠。

執著空有說中道,愚人邪迷不見道。

真空不空生妙有,妙有還是緣起造。

真心佛性本自足,不動如如可覺照。

緣起性空無自性,緣起不壞世間法。

空假不著方便中,不一不異入中道。

第一義諦方如是,愚迷狂邪豈能到?

勸君踏實三皈依,學佛不要墮邪教。

五戒十善行牢靠,無我奉獻菩薩道。

諸行無常莫執著,諸法無我頓明了。

寂靜涅槃是佛教,衡量正邪法印照。

區分正法與外道,方能學佛有路標。

四諦基礎要學好,真俗二諦得圓融。

三學贈上戒定慧,三毒時時祛除掉。

小乘大乘一佛乘,聲聞緣覺菩薩道。

東方藥師清涼土,西方彌陀極樂土。

十方三世諸佛土,土土皆從正見入。

願諸學人謹記住,正信正見才有道。

佛門中的「如法」為何義?

夢齋山人

佛門中一個如字了得!真如、如來、如如不動、如法等不勝枚舉。如字深解有二義:一是圓滿究竟、不變不動義,真如和如來其中之如便是此義。二是安住契入、回歸依守義,如法和如如不動其前一如字即此義。再解如法:法字有三解,一是世間做為方法,如科學技術和法律文規等。

二是佛陀所講世出世間了脫生死之法,及諸菩薩聖賢大德依佛法而說解脫之法。三是指宇宙萬有本體,其名為法、法界法性、真如自性、如來法身、本位、實相、如來藏、一真法界等等。

人常說如法不如法,淺解即依受世間法去做,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等謂之如法,反之即不如法。深解為依佛說信受奉行,持戒修善斷惡,了脫生死謂如法,反之為不如法。高深解是指逐漸斷「三惑」除「二死」契入諸佛所證大寂滅海,證無生法忍成佛是如法,即如本位。反之為不如法。這樣等覺亦不是全如法者,因其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只有成佛才是究竟圓滿如法者。如此,佛法豈不深哉妙哉!

學佛不如法而修,就會引來災難。學佛要有智慧,要深入經藏。否則就是盲修瞎練。一日參加寺院散七念佛。中午法師講經,涉及三界一詞時,便問在坐大眾是哪三界?一連問四五個人,竟無人答出,且被問人都是高學歷的老修行。法師笑說你等修凈土宗人,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是否明天把皈依三寶也忘了?這真是佛教怪事。是啊,我們天天念佛要跳出三界六道往生極樂,而連欲界色界無色竟然不知,這的確是怪事。而一些念佛人不知三界,弟子規卻背誦如流,值得深思。

佛教與儒道二教最大的區別就是:佛教要發出離心,跳出三界六道了脫生死,獲得解脫。而儒道二教只修人天福報,不出三界不了生死。既然皈依佛門,就應以學佛法為主,兼學儒道二學可以,但決不可宣賓奪主,以儒道取代佛學。人生佛教不是人乘佛教,人間佛教不是人天福報。有大德說中國佛教的發展有潛在危機,就是以修人天善法為主的人乘佛教,開始漫延,不斷迷惑侵蝕佛子們心靈,不發出離心,貪戀世間,妄想人間凈土。覺醒吧!不明理,你永遠跳不三界魔鄉。

學佛如法,也是指更多的學習經教。學佛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佛教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下:佛教不同於唯物論,也不同於唯心論。唯物論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客觀決定主觀。唯心論認為世界意識的,主觀決定客觀。佛教講主客觀不離不分相互作用,離開客觀沒有主觀,離開主觀沒有客觀。

經言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名色是識中之名色,識是名色中之識。識是主觀意識,名色是客觀物質存在。經又言境本未生因心生,心本未有因境有。說明物質與意識相互作用和制約。科學已證明物質不滅,佛學不但證明物質不滅,且還證明精神不滅。

佛說諸法因緣生,因緣聚會虛妄有生;諸法因緣滅,因緣離散虛妄有滅。宇宙萬物不是造物主造出來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是緣起的產物。佛說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宇宙萬物都是相似相續相,既不是永恆不變,也不是斷滅,一切都按萬有因果律發展。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窮通壽夭都各有其因果。把人生分為三世因果,過去現在未來,種善得善果,種惡得惡果。自己命運自己掌控,一切皆是自作自受。

如法是指學佛要有正知見,不可心外求法。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既得人身又聞佛法,何其幸運。為此我們應感佛恩,聽正法努力修行,立志今生得解脫。決不能偷懶耍滑得過且過,虛度光陰。更不能偷機取巧,搞歪門邪道。有人不修自心,終日東奔西跑,趕經懺做超拔。

經懺不是不好,關鍵是不執著。有一老太信佛多年,就是跑道場趕經懺,全國各地跑。自己一點退休金不夠,就向兒女要,最後發展到向別人騙錢來做佛事。可悲,這是積福還是造業呢?有女人不能相夫教子,整天跑道場,日子過得窮苦寒酸,東家一碗米,西家一瓢面借著吃,還自得意說我不貪婪。佛法不是讓人受窮過苦日子,佛法是讓人身心健康得今世樂來世樂永久樂。一個佛子造成這樣,誰還敢相信佛法學佛?這就是以身謗法。佛子當自強,無論處在什麼環境什麼身分,都要起到模範表率。若當官你是為民父母官,若經商你是尊紀守法憂國憂民的大富翁,若出家你是弘法利生的好法師,若為民你是勤儉持家孝敬父母的好公民。以榜樣力量弘法。

總而言之,如法是說學佛必須按照佛陀所說,要理解如來真實義。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定慮 的精彩文章:

《人生哲理》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蓮華般若屋:《種妙蓮》妙語集匯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