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主要戰爭史4

中國古代主要戰爭史4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宋淳熙六年至宋嘉泰二年(公元1179年——1202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

遼及北宋時期,在蒙古高原上分布著幾個強大的游牧部落,如蒙古、塔塔兒、篾兒乞等,其中最強盛的、社會發展程度最高的部落集團,是漠北中部的克烈部和西部的乃蠻部。蒙古各部貴族為了搶奪草原、財產和奴隸,相互間展開了長期的、激烈的部落戰爭。

大約在金及南宋初期,在蒙古諸部戰爭中,蒙古乞顏氏貴族組成了貴族聯盟。合不勒汗被乞顏氏貴族推舉為第一位汗,「統轄丁全部蒙古」(《蒙古秘史》第52節)。合不勒汗及其繼任者俺巴孩汗、忽圖剌汗,都曾與東面的塔塔兒部、北面的篾兒乞部以及金朝進行過多年的戰爭。忽圖剌汗死後,蒙古部落聯盟分裂為泰亦赤兀惕(《元史》作「泰赤烏」)和乞顏兩大部落。蒙古乞顏氏的孛兒只斤氏貴族首領也速該.把阿禿兒,被塔塔兒人用毒藥害死,其子鐵木真在克烈部首領王汗(罕)(《元史》作「汪罕」,名「脫里」)和札只剌惕部(亦作「扎答蘭氏」)首領札木合的援助下,打敗了前來襲擊的篾兒乞人,奪回了眾多部眾,力量逐漸壯大。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鐵木真28歲,被乞顏氏貴族推舉為可汗,成為蒙古乞顏部的首領。鐵木真從屬民及奴僕中選拔自己的親信組成「那可兒」(蒙古語,即護衛軍),這支以「那可兒」為核心的隊伍,成為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軍事力量的基礎。鐵木真部族的強大,危及札木合的霸主地位,於是他聯合泰赤烏等部,合兵3萬人,以札木合部人劫掠鐵木真馬群被射死為導火線,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將自己的部眾3萬人組成十三翼(《蒙古秘史》稱作「古列額惕」或「古里延」,意為部落或營地),應戰於答蘭版朱思(亦譯作巴泐渚納,今克魯倫河上游支流臣赫爾河附近)之野。鐵木真戰敗(一說鐵木真「破走之」),為保存實力退至斡難河的哲列捏山峽(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一帶),扼險而守。此戰史稱「十三翼之戰」。札木合雖然取得勝利,但其所屬部落首領益惡札木合橫暴,而鐵木真對部眾多施仁義,關懷籠絡,故歸心於鐵木真。於是朮赤台、畏答兒、晃豁壇、速勒都思(赤老溫)等族人紛紛來附。此後,鐵木真力量進一步壯大。宋慶元二年(金承安元年,1196年),從屬於金王朝的塔塔兒部叛金,金遣丞相完顏襄率軍征討。鐵木真聯合克烈部王汗,以「為父親報仇」的名義,率軍在斡里匝河(亦稱斡里扎河,浯勒札河,即今蒙古烏勒吉河)上游擊潰了塔塔兒部,使塔塔兒部從此一蹶不振。戰後,金王朝授鐵木真糺軍統領之職,使他可以用金王朝屬官名義號令蒙古部眾。宋慶元六年,鐵木真與王汗會於薩里川(今蒙古克魯倫河上游之西),大敗泰赤烏與蔑兒乞聯軍,首領塔兒忽台等被殺,沆忽阿忽等遁入巴兒忽真隘。宋嘉泰元年(1201年),鐵木真又在呼倫貝爾海剌爾河支流帖尼河之野(亦稱帖尼火魯罕,即今海拉爾河支流莫爾根勒河),擊敗以札木合為首的塔塔兒、弘吉剌、合答斤等十一部聯軍,史稱「帖尼河之戰」。宋嘉泰二年,鐵木真與王汗聯軍又在闊亦田(亦稱闕奕壇,今呼倫貝爾哈拉哈河上源一帶)最終擊敗了札木合同乃蠻、泰赤烏、塔塔兒、蔑兒乞等聯軍,取得了闊亦田之戰的勝利。接著招降了呼倫貝爾一帶的弘吉剌惕等部。至此,西起斡難河上流,東至大興安嶺以西的蒙古高原,都被鐵木真控制了。從此,鐵木真在爭奪汗權之戰中,他的領袖地位已成定局,少數不服從他的人如札木合,不能立足,只好帶著少數部屬,離開駐牧地,往依王汗。此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之戰,進入第二階段。其主要之戰有:宋嘉泰三年的合蘭真沙陀、折折運都山之戰,宋嘉泰四年的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最後平定蒙古高原,統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最終成為全蒙古的可汗。

在第一階段中,札木合勢力的衰敗,鐵木真汗權地位的鞏固,在蒙古草原上形成了蒙古部鐵木真、克烈部王汗、乃蠻部太陽汗三足鼎立的局面。克烈部首領王汗在札木合的挑撥下,與鐵木真的矛盾日益加深。三年,王汗率大軍與鐵木真戰於合蘭真(今流入貝爾池之哈駐哈河),鐵木真因寡不敵眾而敗,但敗而不餒,不久,又重整軍馬,乘敵不備突襲包圍王汗的窩魯朵城(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爾和林之北)營地。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終於攻滅了強大的克烈部。接著,鐵木真消滅了四部塔塔兒,佔領了呼倫貝爾高原。次年,大會於帖蔑延客額兒(今土拉河上游,肯特山之西)商議伐乃蠻。王汗的覆滅,使太陽罕震恐;他急忙糾集被鐵木真擊潰的札木合殘部及泰赤烏、蔑兒乞等部殘餘勢力,共同進攻鐵木真。四年春,鐵木真率大軍西進,太陽罕亦領兵東進,兩軍決戰於蒙古中部的杭海嶺(今杭愛山)察乞兒馬兀惕,太陽罕受傷被擒,不久死去,乃蠻聯軍大敗。鐵木真攻滅乃蠻南部太陽罕部,乘勝追擊太陽罕子屈出律、札木合、蔑兒乞惕。殘餘的蒙古部貴族的勢力和蔑兒乞三部之餘眾,相繼被征服。一直與鐵木真為敵的札木合,被隨從縛送鐵木真,被鐵木真賜以自盡;漠南汪古部首領遣使獻降,斡亦剌部首領忽都合別乞也向鐵木真投降。開禧二年(1206年)春,又越阿勒台山(今阿爾泰山),進入乃蠻北部兀魯黑塔黑地區(今蒙古科』布多,巴彥烏列益等省)。其汗不欲魯汗正獵於豁黑兀孫河(即索果克河)上,不意兵至,被擒,乃蠻北部亦亡。屈出律無所依,與脫黑脫阿西逃入額爾的失河(今額爾齊斯河)。至此,鐵木真完成了中國蒙古草原的統一。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召開貴族官長大會,建立了蒙古汗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意為強盛偉大的君主)。

南宋與元戰爭

蒙古窩闊台汗六年至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南宋端平元年至祥興二年,1234—1279年),蒙古(元)軍攻滅南宋,統一中國的戰爭。

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統一漠北諸部(參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建立蒙古國稱成吉思汗後,相繼攻滅西夏和西遼(參見蒙古與西夏的戰爭、蒙古攻西遼之戰)。窩闊台繼承汗位後,聯宋滅金(參見蔡州之戰),成為北方統治者,形成了蒙宋對峙形勢。蒙古窩闊台汗六年,宋未經充分準備,即乘蒙古軍自河南撤兵河北之機,遣軍收復原宋西京、東京、南京(今河南洛陽、開封;商丘南),被蒙古軍擊敗。當年夏,窩闊台與諸王議定,在西征欽察、斡羅思,東征高麗的同時,集中部分兵力,南下攻宋,從而揭開了蒙(元)宋戰爭序幕。

窩闊台的連續進攻

蒙古滅金後,南宋仍沿襲御金部署,實施對蒙古防禦。四川戰區,以七方關(今甘肅康縣東北)、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武休關(今陝西留壩東南)、階、成、西和(今甘肅武都東南、成縣、西和西南)、鳳(今陝西鳳縣東北)四州及天水軍(今甘肅天水西南)為重點,部署四支御前諸軍;荊湖戰區,以襄陽(今屬湖北襄樊)、江陵(今屬湖北)、鄂州(今武漢武昌)為重點,沿邊一線分點屯兵;兩淮戰區,以淮河為屏障,屯兵廬州(今合肥),滁州(今屬安徽)、揚州(今屬江蘇)等諸軍事重鎮。

窩闊台針對南宋防禦部署,採取削弱南宋實力、迫其臣服的方略,分遣兩路大軍,實施連續進攻。七年六月,窩闊台命皇子闊端、將領達海紺卜等率西路軍攻蜀;命皇子闊出(一作曲出)、宗王口溫不花等率東路軍攻荊襄。八月,東路軍破唐州(今河南唐河)、棗陽(今屑湖北),西掠襄陽、郢州(今湖北鍾祥)、鄧州(今屬河南)後北歸。十一月,西路軍攻佔沔州(今陝西略陽),前出至大安軍(今陝西寧強西北),被權差利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曹友聞擊退(參見沔州之戰)。八年三月,東路軍再攻荊襄,占襄陽,破郢州、荊門(今屑湖北)。九月,西路軍分兵兩路入川,避開仙人關要隘,迂迴至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老勉縣),全殲曹友聞軍(參見陽平關之戰)。十月,東路軍主帥闊出病死,忒木台率軍進逼江陵(今屬湖北),被宋軍孟珙擊退(參見江陵之戰)。西路軍攻佔成都後,主力退回陝西。九、十年,東路軍因進攻荊襄受挫,遂將主攻方向轉向兩淮,先後於安豐軍(今安徽壽縣),廬州被宋將杜杲擊敗(參見廬州之戰)。十一年春,宋京西湖北路制置使兼知鄂州孟珙遣軍收復襄陽、信陽(今屬河南)、光化(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等城(參見京襄之戰)。遂以江陵府為基地,大興屯田,訓練軍伍,經理荊襄,策應四川,使荊湖戰場出現轉機。八月,闊端遣達海紺卜率軍入蜀,再占成都,攻掠成都、潼川兩路及重慶周圍州縣。蒙古漢軍汪世顯部越渠江而東,破萬州(今四川萬縣市),克夔州(今奉節),企圖出三峽入兩湖,至歸州(今湖北秭歸)大埡寨,遭孟珙截擊敗退(參見大埡寨之戰)。孟珙乘勢收復夔州。十三年十一月,蒙古軍復入蜀,再破成都。旋窩闊台病逝,蒙古軍留部分兵力屯駐要地,主力北歸,對宋戰爭暫告一段落(參見窩闊台攻宋之戰)。

蒙哥的戰略大迂迴

南宋在同蒙古軍作戰中,逐漸形成守長江上游以固下游,守漢淮以蔽長江的防禦方針,加強了四川、荊湖、兩淮三個戰區的設防。四川戰區,余玠採取守點控面的防禦措施,建立以重慶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梯次防禦體系(參見余玠防蜀之戰)。荊湖戰區,宋安撫制置大使孟珙招兵置軍,大興屯田;為阻止蒙古軍過夔門沿江東進,實施了梯次防禦。江淮戰區,在軍事重鎮和要點加築城寨,增兵守備,並於城寨百里以內,三里一溝,五里一渠,遏制蒙古騎兵長驅奔襲。同時還造輕捷戰船,以水、步混編組成游擊軍,屯戍長江,擬隨時應援。

蒙哥繼汗位後,針對南宋防禦部署,命四川、河南、山東諸軍開闢屯田,與宋軍爭奪城鎮與堡寨。蒙哥鑒於水軍缺少,難以越過長江天險,遂採取戰略大迂迴,從翼側及側後攻宋。

蒙哥汗三年(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九月,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軍征大理(今屬雲南)(參見忽必滅大理之戰)。忽必烈分兵三路南進,自率中路經滿陀城(今四川漢源北),再渡大渡河,取古清溪道南下,穿行山谷2000多里,三路會師後全殲大理軍主力,佔領大理城。旋忽必烈北歸,留兀良台等繼平大理諸部。六年六月,蒙哥以對南宋的側後包圍已告完成,乃由兩翼攻宋。右翼,命兀良合台自雲南,帖哥火魯赤、帶答兒自利州(今四川廣元)、興元(今陝西漢中),南北對進攻四川(參見蒙古攻四川之戰);左翼,命宗王塔察兒、駙馬帖里垓攻宋兩淮。十二月,右翼,兀良合台、帖哥火魯赤等會師於合州(今四川合川東)附近後,各按原路返回。左翼,塔察兒軍至山東,因軍紀不嚴被召回。八年二月,蒙哥親率大軍攻宋。命兀良合台自大理經廣西北上策應;命忽必烈南攻鄂州;自率主力攻四川,企圖東出夔門,浮江而下,待三路會師鄂州後,合兵攻臨安(今杭州)。七月,蒙哥率軍4萬由隴州(今陝西千陽西北)經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南進。是年冬至利州,先後克降苦竹隘(今四川劍閣北)、大獲(今蒼溪東南)、青居(今四川南充南)、大良平(今四川廣安東)等城。先期入蜀的蒙古軍,由紐璘率戰船200艘沿江東進,佔領涪州(今四川涪陵),造浮橋以阻宋軍援蜀,又於銅羅峽據險為壘,阻扼重慶宋軍北進(參見紐粦攻四川之戰)。九年二月,蒙哥率軍圍攻東川防禦要點合州。守將王堅依託險峻地形和堅固壁壘,固守力戰。蒙古軍連攻5月不克。後蒙哥親臨現場督戰中炮風,卒于軍中,進攻四川的蒙古軍撤軍北歸(參見釣魚城之戰)。同年九月,忽必烈率軍進至長江邊,雖得蒙哥死訊,仍令諸軍自陽邏堡(今武漢東)渡江,圍攻宋要地鄂州;並派兵接應兀良合台軍北上。忽必烈督軍攻城兩月未克,閏十一月,得知阿里不哥準備在漠北稱汗,決定北歸爭奪汗位,遂揚言攻臨安,以迷惑宋軍。宋軍統帥賈似道在各路援軍集結鄂州附近,又得知蒙哥死訊的情況下,不乘機反擊,卻擅自遣使以劃江為界,且歲奉銀絹各20萬兩匹為條件向蒙古軍乞和。忽必烈趁此允和,撤軍北歸。

忽必烈的中間突破戰略

宋開慶元年(蒙古中統元年,1259年),賈似道隱瞞乞和真相,謊報戰功,被擢為右丞相,唯恐陰謀敗露,極力打擊陷害作戰有功將領。度宗趙禥繼位後,賈似道專權,軍政愈加腐敗,民力益竭,將士離心,戰備鬆弛。忽必烈繼汗位、平定內亂後,即著手整頓軍隊,督造戰船,組訓水軍,進行滅宋準備。並制定了先取襄樊,實施中間突破,浮漢入江,直趨臨安的方略。

蒙古至元五年(宋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都元帥阿術、劉整率師包圍襄樊,後以樞密副使史天澤主掌軍務。鑒於襄陽、樊城城池堅深、軍儲充足,史天澤決定長圍久困,待機而破,並於六年六月完成對襄樊的包圍。此後,蒙古軍多次擊退宋軍援兵。襄陽守將呂文煥曾多次出擊未能打破被圍局面,襄陽、樊城孤立無援。八年,蒙古改國號大元,令軍加緊攻城。十年一月,元軍水陸夾攻,配以威力較大的回回炮,破樊城。二月,呂文煥以襄陽城降(參見襄樊之戰)。

元軍破襄樊,忽必烈強令徵兵10萬,增加攻宋兵力,決定乘勝直搗南宋腹地。命駐蜀元軍進攻各要地,以阻宋軍東援;命淮西行樞密院使合丹、劉整攻淮西,淮東都元帥博羅歡等攻淮東,牽制兩淮宋軍;以荊湖行省左丞相伯顏、平章政事阿術等率領主力,自襄陽順漢水入長江,直趨臨安;並告誡伯顏勿妄殺,以爭取人心。十一年九月,伯顏率水、步軍進至郢州,繞過宋將張世傑的阻截,順漢水趨漢口(參見郢州之戰),以聲東擊西之計,襲占沙蕪口,屯軍江邊。以搗虛之計,突破宋軍防線,佔領鄂州(參見鄂州之戰)。旋以降將呂文煥為先鋒,戰撫兼施,順江東進,宋沿江州府紛紛歸降。十二年二月,伯顏率軍於丁家洲大敗宋軍精銳(參見丁家洲之戰),繼而攻佔建康(今南京)、鎮江(今屬江蘇)等重鎮,逼近臨安。時張世傑、文天祥等奉詔率兵入衛臨安。宋廷命文天祥扼守平江(今江蘇蘇州),屏蔽臨安;命張世傑率軍向鎮江方向反擊元軍。七月,張世傑率舟師於焦山(今江蘇鎮江東)江面列陣,欲與元軍決戰,遭火攻,潰不成軍(參見焦山之戰)。忽必烈命伯顏乘勢率主力攻取臨安。為分宋軍兵勢,牽制各地宋軍入援臨安;令阿術率軍攻揚州(參見揚州之戰);阿里海牙攻湖南(參見潭州之戰);宋都帶等攻江西。十月,伯顏分軍三路向臨安進發。十三年(宋景炎元年,1276年)正月,會師皋亭山(今杭州北),宋廷拒絕張世傑、文天祥提出的背城一戰以圖求存的建策,一面送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南逃,一面遣使向元軍請降。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等相繼離去。二月初五,宋恭帝趙顯率百官於臨安降元(參見臨安之戰)。淮西制置使夏貴以淮西降元。

五月,右丞相文天祥、制置副使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在福州擁立益王趙罡為帝,出兵閩北失敗,流亡海上。江西、湖南、淮東皆被元軍佔領。十四年五月,文天祥率軍反攻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所至克捷,後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參見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十五年四月,趙昰病死,趙昺(八歲)繼位,徙至厓山(今廣東新會南)。忽必烈遣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范、李恆率軍分水陸兩道追殲南宋殘部。十六年二月,張、李兩軍在厓山會師,全殲宋軍(參見厓山海戰)。時四川亦平。南宋亡。

文天祥

窩闊台攻宋之戰

蒙古窩闊台汗七年至十三年(宋端平二年至淳祜元年,1235—1241年),在蒙宋戰爭中,蒙古軍進攻南宋四川、荊襄、江淮地區的作戰。

蒙古窩闊台汗六年(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後(參見蔡州之戰),宋乘蒙古軍北撤之機,派兵北上收復西京、東京、南京(今河南洛陽、開封、商丘南),被蒙古軍擊敗。七年夏,蒙古窩闊台汗以宋背盟為借口,遣軍分兩路大舉攻宋。東路由其三子闊出(曲出)及宗王口溫不花、國王塔思等統率,攻宋荊襄、江淮地區;西路由其子闊端、都元帥達海紺卜等率領,攻取四川。戰初,東路軍沿漢水南下。八月,先鋒口溫不花軍攻克唐州(今河南唐河),繼而轉攻淮西,掩護主力進攻襄、郢(今湖北襄樊、鍾祥)。十月,塔思率軍攻破棗陽(今屬湖北),闊出率軍西掠襄、鄧(今屬河南),攻取光化軍(今湖北老河口西北)。塔思率軍一部南攻郢州,遭守城宋軍頑強抗擊,屢攻不克,擄掠北還。十一月,西路軍以鞏昌總帥汪世顯部為前鋒,自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南進。攻佔沔州(今陝西略陽)後,進圍方進屯青野原(今陝西略陽北)的四川制置使趙彥吶,宋差權利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曹友聞率軍救援,擊敗蒙古軍。蒙古汪世顯率軍轉攻大安軍(今陝西寧強西北),又被曹友聞軍擊退,宋軍北上扼守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參見沔州之戰)。

八年三月,闊出率東路軍攻降鄂北重鎮襄陽,使南宋在長江中游的荊湖戰略要地失去了屏障。四月,闊出軍攻克隨(今屬湖北)、郢二州及荊門軍。八月,破棗陽軍、德安府(今湖北安陸)。九月,闊端率西路軍分兵兩路合擊成都。闊端親率主力出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攻取武休關(今陝西留壩東南),擊敗宋將李顯忠軍,佔領興元(今陝西漢中);以一部猛攻大安軍,主力攻陽平關(今勉西縣西老勉縣)。宋四川制置使趙彥吶,未納曹友聞堅守沔州仙人關要隘的建議,強令其前往無險可守的大安禦敵。數經激戰,曹友聞於陽平關全軍履沒,蒙古軍長驅南下(參見陽平關之戰)。宗王末哥率軍攻克宕昌(今屬甘肅)、階州(今甘肅武都)後,揮軍南進,攻取文州(今甘肅文縣)。宋知州劉銳、通判趙汝向率軍民固守,蒙古軍久攻不克,後斷城中水源,破城。繼招降吐蕃18族,經石泉(今四川北川西北)等地,趨漢州(今四川廣漢)。十月,東路軍主帥闊出病死於軍中,窩闊台派忒木台率軍繼續南攻江陵(今屬湖北)。為突破江陵東西防線,兵分兩路,一路攻復州(今湖北天門),一路在枝江(今湖北枝江西南)、監利(今屬湖北)編造木筏,準備渡江。宋廷聞訊,急遣節制蘄黃光信陽四郡軍馬孟珙赴援。孟珙巧施疑兵計,反覆變換旗幟和軍服顏色,夜點無數火把,以少示眾,並遣軍襲擊蒙古軍,破24寨,奪回被掠軍民2萬餘人,迫蒙古軍北撤(參見江陵之戰)。與此同時,蒙古馬步軍都元帥察罕率軍攻真州(今江蘇儀征)也被擊退(參見真州之戰)。是月,西路軍闊端攻破成都,大掠四川腹地。後聞東路主帥闊出死,率軍北歸,至漢州會末哥軍,遂留部分兵力扼守沔、階、興元等要地,主力退出四川。不久,所佔州縣均被宋軍收復。九年十月,蒙古東路口溫不花、塔思軍破光州(今河南潢川),繼而進取隨州、復州、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圍攻黃州(今湖北黃岡),宋守軍迎戰失利,孟珙率軍救援,將其擊退(參見黃州之戰)。口溫不花率軍東進,會史天澤攻安奉軍(今安徽壽縣)。蒙古軍集敢死士強攻,遭宋守將杜杲率軍奮勇抵抗,攻城失利,遂填平城濠,築27壩,乘風縱火攻戰;宋軍反擊,奮勇衝殺,奪取高壩;後池州都統制呂文德率軍入城增援,合力守御。蒙古軍屢攻不克而退兵。西路汪世顯部襲掠武信城(今四川遂寧)、資(今四川資中)、普(今四川安岳)等州。達海紺卜部將郝和尚拔都及梁秉鈞窺開、達(今四川開縣、達縣市)二州,進逼瞿塘(今四川奉節東)。

十年九月,窩闊台復派察罕率東路軍攻廬州(今合肥),欲造舟巢湖,以窺長江。蒙古軍築高壩攻城,守城宋將杜杲率軍奮力抵抗,大敗蒙古軍。蒙古軍遂轉軍東下,克滁州(今安徽滁縣),又轉戰天長(今屬江蘇),被宋軍擊敗,察罕被迫引軍退出宋境(參見廬州之戰)。西路蒙古軍由達海紺卜率領復入四川,攻克隆慶(今四川劍閣)後,四齣擄掠。十一年四月,孟珙乘東路蒙古軍進攻淮西,對長江中游放鬆進攻之機,遣軍收復京襄諸郡(參見京襄之戰)。六月,闊端遣達海紺卜、率軍入蜀,再戰成都,四川制置使丁黼戰死。汪世顯部經開、達二州,進至萬州,宋軍守大江南岸,蒙古軍以夜乘革舟迂迴渡江之策,擊潰宋軍,東下破夔州(今四川奉節),抵巫山,企圖出三峽,入兩湖。十二月,宋將孟珙分兵屯峽、歸(今湖北宜昌、秭歸)、施(今湖北恩施)諸州,控扼蒙古軍東進之路,于歸州大埡寨一舉擊潰蒙古軍的進攻,收復夔州。宋廷旋以孟珙為四川宣撫使,加強四川防禦(參見大埡寨之戰)。十三年十一月,蒙古軍復入蜀,破20餘城,進圍成都。宋制置使陳隆之固守10餘日,其部將夜開城門出降,陳隆之被俘殺。是月,窩闊台汗病死。蒙古軍主力北歸,蒙宋戰爭暫告一段落。

忽必烈滅宋之戰

蒙古至元五年至十六年(南宋咸淳四年至祥興二年,1268年—1279年),在蒙宋戰爭中,元忽必烈汗攻滅南宋,統一全國的作戰。

蒙哥汗攻宋命喪釣魚城(今四川合川東釣魚山上)後(參見釣魚城之戰),忽必烈於中統元年三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閃電河北岸)繼汗位,是為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漢人將帥、謀臣,依仿漢法,改革官制,確立中央集權,建立了蒙漢統治階級聯合的新王朝。四月,其弟阿里不哥於和林(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哈剌和林)稱帝。忽必烈為討阿里不哥,暫與南宋息兵修好。南宋因政治腐敗,致賈似道得以擅權。平章軍國重事賈似道為隱瞞開慶元年(蒙哥汗九年,1259年)乞和真相,網羅親信,極力打擊陷害有功將領。一批戰功卓著的將帥,或被罷官,或被治罪而死,致使民心相悖,將士離心,戰備鬆弛,坐失強兵固邊大好時機。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之亂後(參見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戰),又迅速平定李璃之亂(參見蒙古平李璮之戰),政權得以鞏固,即著手整頓軍隊,督造戰船,組訓水軍,積極進行滅宋準備。在總結窩闊台攻宋及蒙哥攻宋得失的基礎上(參見窩闊台攻宋之戰、蒙哥攻宋之戰),制定了先取襄樊(今屬湖北)、實施中間突破、沿漢入江、直取臨安(今杭州)的滅宋方略,從而開始了攻滅南宋的戰爭。

突破襄樊

襄陽、樊城地處南陽盆地南端,居漢水上流,三面環水,一面傍山,西臨關陝,東達江淮,跨連荊豫,是控扼南北之要衝。南宋視其為朝廷根本,關係國家存亡的重地,遂開府築城,儲糧屯軍,經多年經理,建成為城高池深、兵精糧足的軍事重鎮。忽必烈早在開慶元年攻宋時,就知襄樊地位重要,後經商挺、郝經、郭侃等謀臣建策,逐漸形成了先取襄樊的方略。忽必烈平定內亂後,經過五年的戰爭準備,具備了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條件。當宋降將劉整進獻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時,即下決心,實施中間突破。至元五年,忽必烈命都元帥阿術、劉整率師攻襄樊,旋遣樞密副使史天澤、駙馬忽剌出督師襄樊。史天澤、阿術、劉整針對襄陽、樊城城防堅固,宋軍長於守城隘和水戰的情況,採取築堡連城、長期圍困、水陸阻援、待機破城的戰法,集兵10萬圍城,同時在萬山(今襄樊西)西訓練水軍7萬人,造戰船5000艘,以增強蒙古水軍力量。在蒙古軍嚴密包圍下,宋軍七次援襄樊均被擊敗,守城軍多次出擊未勝。經五年圍困,襄陽、樊城外援已絕,僅靠水上浮橋互相聯繫。至元十年,河南行省史天澤、參政阿里海牙等採納萬戶張弘范、水軍總管張禧建策,水陸夾擊,先破樊城,置襄陽於內無力自守,外無援兵的境地,在誘降和軍事壓力下,呂文煥以城降。元軍突破襄樊,宋廷朝野大為震動,急忙調整部署,把戰略防禦重點退移至長江一線(參見襄樊之戰)。

浮漢入江

忽必烈採納將、臣建策,增兵10萬,乘勝大舉攻宋。命駐蜀元軍進攻兩川要地,以阻宋軍東援;命合丹、劉整行淮西樞密院,博羅歡為淮東都元帥,分別進攻兩淮,牽制宋軍,配合主力攻宋(參見淮西之戰);命荊湖行省左丞相伯顏、平章政事阿術率軍20萬,自襄陽順漢水入長江,直取臨安。並告誡伯顏勿妄殺,以爭取人心。十一年九月,伯顏與阿術率軍進至郢州(今湖北鍾祥),遭宋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張世傑頑強阻截,為減少損失,早日入江,伯顏令軍舍郢經黃家灣、藤湖(今湖北鍾祥東、東南)迂迴而進(參見郢州之戰)。十月,元軍集兵強攻破沙洋、新城(今湖北鍾祥南)(參見沙洋、新城之戰)。十一月,進至蔡店(今武漢漢陽西),欲渡江攻取鄂州(今武漢武昌)。鄂州地處漢水入江口,為長江咽喉,南北要衝,是南宋的江防重鎮。宋廷為阻止元軍浮漢入江,命淮西安撫制置使夏貴率戰船萬艘,控扼漢水入江口,權知漢陽軍王儀守漢陽,權知鄂州張晏然守鄂州,都統王達守陽邏堡,荊湖宣撫使朱祀孫以游擊軍扼大江中流。十二月,伯顏以聲東擊西之策,使元軍進佔沙蕪口(今武漢漢陽東),屯駐江邊。繼而避實擊虛,強渡長江成功。遂分割包圍破陽邏堡、漢陽軍,攻佔鄂州,完成了滅宋戰爭的重大轉折。(參見鄂州之戰)

進佔建康

十二年正月,伯顏鑒於四川、湖南、江陵(今屬湖北)等地未下,為保障後方安全,命右丞阿里海牙領兵4萬鎮守鄂州。自率10餘萬大軍,令降將呂文煥為先鋒,以戰撫兼施之策,沿江東進。因沿江諸郡多系呂氏舊部,元軍所至皆紛紛歸降。二月,宋賈似道奉命督師13萬,戰艦2500艘,於丁家洲(今安徽銅陵北)至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進行阻擊。因將帥各懷異志,臨陣先遁,諸軍一觸即潰,致使宋軍精銳損失殆盡(參見丁家洲之戰)。元軍東進至太平州(今安徽當塗),江東運判孟之縉以城降。三月,元軍至建康(今南京),宋沿江制置使趙溍棄城遁,都統徐王榮等以城降。鎮江知府洪起畏遁,總管石祖忠以城降。偏師取饒州(今江西波陽)、寧國府(今安徽宣城)。廣德軍(今屬安徽)、溧陽、常州(均屬江蘇)等地相繼歸降。忽必烈命伯顏行省於建康,阿剌罕為參知政事;阿塔海、董文炳以行樞密院駐鎮江(今屬江蘇),令其各守營壘勿進。命阿術率軍攻揚州(今屬江蘇),阻其南援。

宋廷為挽救危局,相繼發兵戍銀樹、東壩(今江蘇高淳東)、四安鎮(今安徽廣德東)、獨松關(今浙江安吉南)、吳江(今屬江蘇)等要地。命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諸軍張世傑自臨安發兵三路北進抗元,先後收復廣德、溧陽、常州等地。

阿里海牙率軍於荊江口敗宋湖北安撫副使兼知岳州高世傑,佔領岳州(今屬湖南)(參見岳州之戰)。旋破沙市鎮(今江陵東南),屠其城,征降江陵(今屬湖北),招降澧州(今湖南澧縣)、常德(今屬湖南)、峽、復(今湖北宜昌、天門)、郢等州。阿里海牙用兵荊湖的勝利,為伯顏進軍臨安解除了後顧之憂。

七月,張世傑與平江都統劉師勇、知泰州孫虎臣率戰艦萬艘,以十舟為一舫,連以鐵索,碇於江中,橫列焦山江面,欲與元軍決戰,被阿術以水陸協同進擊,配以火攻擊敗,損失慘重(參見焦山之戰)。長江防線徹底崩潰,臨安危在旦夕。

會攻臨安

忽必烈納建康行省右丞相伯顏建策,乘勝滅宋。命右丞阿里海牙攻湖南,都元帥宋都帶、左副都元帥李恆、漢軍萬戶武秀、張榮實取江西,以切斷南宋東西聯繫;命行省左丞相阿術率軍攻揚州,阻淮東宋軍南援;命伯顏率主力直取臨安。十月,伯顏於鎮江分兵三路南攻;參政阿剌罕、四萬戶總管奧魯赤等為右路軍,率步騎自建康經溧陽、廣德攻獨松關;同行中書省事董文炳、萬戶張弘范、兩浙大都督范文虎等為左路軍,率舟師經江陰軍(今江蘇江陰)、許浦(今江蘇常熟東北),由海路趨澉浦(今浙江海鹽南);伯顏與右丞阿塔海率中路軍向常州、平江(今江蘇蘇州)進發,並節制諸軍,會師臨安。十三年正月,三路大軍會師皋亭山(今杭州北)。宋攝政太皇太后謝道清拒絕張世傑、文天祥背城一戰,以圖求存建策,一面送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南逃,一面遣使赴元請降。丞相陳宜中遁溫州(今屬浙江),張世傑、蘇劉義等各率所部離去。二月初五,宋恭宗趙顯率百官於臨安降元。伯顏取謝道清手詔,招降未附州縣(參見臨安之戰)。淮西制置使夏貴以淮西降元。淮東制置使李庭芝堅持抗元至七月,應流亡政權之召,欲訊海南歸,副將朱煥以城降元,李庭芝、姜才等被俘殺,淮東盡為元軍佔領(參見揚州之戰)。江西戰場,宋都帶、李恆等破隆興府(今南昌)後,招降十一城。旋於團湖坪(今江西萬年西南團湖山下)、龍馬坪(今江西進賢北軍山湖畔)擊敗宋軍抵抗。十三年二月,破建昌軍(今江西南城)、臨江軍(今江西清江西南)。吉、袁(今江西吉安、宜春)、贛(今屬江西)等州相繼降,江西平。湖南戰場,阿里海牙於十三年正月攻破潭州(今長沙)(參見潭州之戰),旋招降湖南未附州縣及韶州(今廣東韶關)、南雄(今屬廣東)等州,湖南平。

追殲二王

十三年五月,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改元景炎。封廣王趙昺為衛王,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文天祥為樞密使、同都督。遣將向江西、兩浙南部進兵抗元。六月,元軍為追殲南宋殘部,於鄂州、臨安設尚書省,下設諸路宣慰司。命諸路將帥繼續南進。張世傑被迫擁趙昺、趙昺逃往海上。十一月,平章阿里海牙進軍廣西,於靜江(今廣西桂林)擊敗守守將馬暨,遣將招降廣南西路大部州縣(參見靜江之戰)。十四年五月,,文天祥率軍進攻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收復除贛州之外所轄九縣,吉州八縣復其半。後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旋於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參見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十五年二月,元西川行院使不花率重兵圍攻重慶,城破,守將張珏被俘(參見重慶之戰)。繼而征降夔州,八個月後,合州(今四川合川東)守將王立以城降。四川平。四月,宋帝趙昰卒,張世傑、陸秀夫又擁立趙昺為帝,徙至厓山(今廣東新會南)。六月,忽必烈為徹底消滅南宋勢力,命張弘范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率水、步騎軍2萬由海道南下,都元帥李恆率步騎由陸路南下,會殲南宋殘部。十一月,張弘范由海道襲漳(今屬福建)、潮、惠(均屬廣東)三州。李恆率步騎越大庾嶺入廣東,取英德(今屬廣東),佔領廣州。十六年正月,張弘范、李恆率軍會至厓山,首先控扼海口,斷宋軍糧道。二月初,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對進,並用遮障防矢石,瀕宋艦奮勇拼殺,全殲宋軍,南宋亡。

元末農民起義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代農民進行的反抗並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裝鬥爭。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內部政局動蕩。元朝政府橫徵暴斂,土地高度集中,社會經濟衰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十一年,民間秘密團體白蓮教領袖韓山童及其門徒劉福通,利用政府徵發農夫15萬人修治黃河,農夫不堪元官吏的欺凌和沉重的勞役的情緒,進行反抗元朝的組織活動。由於消息走漏,韓山童被俘遇害,劉福通逃回潁州(今安徽阜陽),五月,劉福通率眾起義,以紅巾裹頭,稱紅巾軍。爾後率部西進河南相繼攻克項城(今河南項城南)、羅山(今河南羅山)、真陽(今河南正陽)等地,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在劉福通起義的影響下,大江南北許多地方相繼爆發了人民的反元鬥爭,其中主要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趙均用,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的郭子興、孫德崖:湘漢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馬;蘄(今湖北蘄春)、黃(今湖北黃岡)的彭瑩玉、徐壽輝等,均屬紅巾軍系統,諸多起義軍中以北方劉福通,南方徐壽輝兩支為最強。這兩支起義軍的發展,將元統治區切成兩段,使南北隔絕,有力的打擊了元朝的統治。除此之外,還有張士誠起義軍。

劉福通所部起義軍在河南取勝的同時,徐壽輝將所部兵分兩路,一路逆江而上,攻克武昌(今湖北武昌)(參見武昌之戰)、江陵(今湖北江陵)等地;一路則順江而下,攻取長江中下游一些州縣後,進軍福建和浙西。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鎮杭州路(今浙江杭州)。與此同時,李二所部義軍佔領了徐州及周圍一些州縣,將元朝賴以南北聯繫的主動脈切斷。起義軍節節勝利,使元廷為之震動,急遣丞相脫脫率大軍南下,擊敗李二部,復占徐州,打開了南北通道,並乘勢集江南數省元軍再克杭州路,爾後對起義軍展開全面反攻。在元軍的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節節敗退,徐壽輝部被迫退出長江中、下游,活動於湖泊和山區。劉福通雖仍立足於河南,但限於極小地區之內。起義鬥爭轉入低潮。為徹底消滅起義軍,元廷又於十四年派脫脫統兵40萬,向淮東張士誠部發動進攻,張士誠僅率數千人堅守高郵(今江蘇高郵)一個多月,脫脫率40萬大軍師老無功,頓兵城下。元順帝聽信讒言,臨陣易將,罷免了脫脫的指揮權,使元軍軍心渙散,士無鬥志。為張士誠所乘,奪取整個淮東地區後,南渡長江,進佔浙西(今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大部。其它各地起義軍亦趁機造勢,主動出擊,徐壽輝部重新佔領了湖廣、江西大部;郭子興部將朱元璋率一部南渡長江(參見渡江之戰),攻佔集慶(今江蘇南京)等地(參見集慶之戰),並佔領了江東和浙東大部。經三年激戰,元軍主力受重創,喪失了軍事優勢。十五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迎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國號宋,奠都毫州(今安徽毫縣),改元龍鳳。爾後劉福通率部相繼攻佔鄧(今河南鄧縣)、許(今河南許昌)等州,勢力益增,眾至三十餘萬。十七年(1357年)六月,劉福通以河南為基地,分兵三路北上伐元;西路軍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領下進軍關中,陷興元(今陝西漢中)入鳳翔(今屬陝西),直逼長安(今陝西西安)(參見陝西之戰),受阻後,兵分兩路,一路轉入四川,一路西進攻取靈武(今寧夏靈武);中路軍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下轉戰於河北、山東等地,並一度攻保定,威脅大都(今北京),後由大同(今山西大同)轉戰塞外,於十八年底攻克元上都開平(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西北)。旋轉戰遼東,攻克遼陽(今遼寧遼陽),東入高麗;東路軍由毛貴率領下由山東北上,直逼大都,威震京師,後恐孤軍深入,退回山東。此次北伐雖由於戰略不明確,各部協調不夠,未能推翻元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劉福通攻佔了汴梁(今河南開封),控制了中原及北方諸多地區,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基礎。

元軍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損失慘重。為與起義軍相抗衡,元廷重新組織軍事力量,除元朝軍隊外,注重對民間地主武裝的使用,尤其是對鎮壓起義軍有功的軍隊將領和地主武裝首領,進行迅速提拔。元廷這一新的軍事措施,使北方起義軍陷入被動局面。在新的形勢下,劉福通未能及時調整戰略部署,依然分兵出擊,至兵分勢寡,加之起義軍將領之間互相殘殺,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給元軍以可乘之機。孛羅帖木兒圍剿山西北部及塞外起義軍,十九年,察罕帖木兒攻陷宋政權都城汴梁,劉福通、韓林兒頑強抗擊後,突圍南走安豐(今安徽壽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遇刺死後,擴廓帖木兒繼為統帥,率軍繼續鎮壓山東境內的起義軍,未幾,山東境內起義軍即被鎮壓下去(參見元鎮壓紅巾軍山東之戰),河南全境和山東大部又陷入元軍手中。黃河以北的起義鬥爭再次轉入低潮。元統治集團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內部矛盾加深,新興的將領擁兵自重,互相吞併,從而更加激化了元朝內部的矛盾,北方出現了軍閥連年混戰的局面。

在北方軍閥連年混戰的同時,南方各起義軍得到了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各政權割據的局面。朱元璋佔據集慶後改集慶為應天府,但四面受敵,東有元將定定扼守鎮江,東南有張士誠佔有平江(今江蘇蘇州)、常州(今江蘇常州)和浙西地區,東北有地主武裝青衣軍張明鑒佔據揚州(今屬江蘇),南面有元將八思爾不花駐屯徽州(今安徽歙縣),西面有徐壽輝佔有池州(今安徽貴池)。為解決來自諸多方面的危脅,朱元璋先後派兵攻佔了鎮江、廣德(今安徽廣德)、長興(今浙江長興)、江陰(今江蘇江陰),使勢力範圍得到了擴展與鞏固。爾後集中力量打擊孤立無援的浙東元軍。為鞏固佔領區和繼續發展壯大勢力,朱元璋採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策,經四、五年的努力和準備便開始進行統一江南的作戰。朱元璋根據當時形勢和自己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勢力之間的處境,制定了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方針。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漢,改元大義。是月初五,陳友諒率l0餘萬大軍順江而下攻應天,朱元璋採取誘敵深入之策,以伏兵擊敗陳友諒(參見安慶、江州之戰)。二十三年二月,張士誠派呂珍圍攻安豐,安豐糧盡援絕,劉福通戰死,朱元璋聞訊率部往援。三月,朱元璋渡江,三戰三捷,解安豐之圍。四月,陳友諒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大軍於十一日圍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得訊後,於七月初六,親率舟師號稱20萬往救洪都。兩軍會戰於鄱陽湖上,朱元璋軍採用火攻,陳友諒兵敗身亡,主力傷亡殆盡(參見鄱陽湖之戰)。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克武昌,陳理投降,陳友諒的大漢政權滅亡(參見武昌之戰)。朱元璋攻取武昌後,旋又攻佔襄陽(今湖北襄樊)等漢水流域和要點,全部控制了長江中游。為穩定江漢局勢,又與四川明玉珍通好。然後轉兵東向攻張士誠。朱元璋根據張士誠佔領區南北狹長,中隔長江,南北兵力應援不便等弱點,制定了「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明太祖實錄》卷十八)的戰略方針。二十五年十月,徐達、常遇春率水步騎軍,水陸並進,進攻淮東(參見兩淮之戰)。朱軍進展順利,迅速佔領泰州(今江蘇泰州市)、高郵、徐州等地,從而佔領全部淮東,完成其攻取淮東剪其羽翼的作戰步驟。二十六年八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先後攻克湖州(今浙江吳興)(參見湖州之戰)、杭州等重鎮,對平江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圍之勢。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參見平江之戰)。在這種形勢下,浙東方國珍被迫向朱元璋請降,朱元璋基本上統一了江南後,決定南征北伐同時並進,以北方為進攻重點,開始了北上伐元的戰爭。

朱元璋

靖難之役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為爭奪皇位,與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間進行的戰爭。

朱棣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對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一直心懷不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繼位稱惠帝以後,與朝臣齊泰、黃子澄共謀削藩,先後削除周、齊、湘、代、岷五王,並在北平(今北京)周圍部署兵力,準備削除諸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援引「祖訓」,以「清君側」為名,發書討逆,舉兵反抗,自稱「靖難」之師。戰爭初期,燕軍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均處於劣勢,故其戰略為;鞏固北平根據地,利用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迅速變被動為主動,求得各個擊破。七月初五日,朱棣擊敗朱允炆部,署在北平的軍隊以後,連克通州(今北京通縣)、薊州(今天津薊縣)、遵化、密雲、居庸關、懷來、開平(今河北赤城獨石口)、龍門(今河北赤城龍關)等地,從而鞏固了北平根據地,為南下進攻打下了基礎。而此時,朱允炆憑藉其軍事、政治、經濟上的優勢,集中強大兵力,分進合擊,欲迅速將燕軍包圍於北平地區而殲滅之。七月二十四日,以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率師北伐,命山東、河南、山西3地供給軍餉。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軍30萬人進駐真定(今河北正定),都督徐凱領兵l0萬人紮營河間(今屬河北),都督潘忠駐莫州(今河北任丘),都督楊松率軍9000人為先鋒扼雄縣。朱棣乘北伐軍部署未定,率軍主動出擊。八月十五日夜,攻破雄縣,楊松全軍覆沒。繼而伏擊潘忠援軍,大敗其眾。二十五日,燕軍直搗真定,敗耿炳文軍於滹沱河,斬首3萬餘級,餘眾入城堅守,燕軍攻城3日不克,棄圍北還(參見真定之戰)。八月底,朱允炆以曹國公李景隆代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50萬人進駐河間,再圖北伐,並令江陰侯吳高等圍攻水平(今河北盧龍)(參見北平之戰)。九月初五日,朱棣為誘使李景隆深入並解水平之圍,留少數兵力防守北平,自率主力往援水平。吳高不戰而走,燕師連下水平、山海關,進取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收並寧王所部及朵顏三衛之軍。李景隆獲悉朱棣北攻大寧,遂率師圍攻北平,不料遭到守城燕師的頑強抵抗。十一月初四日,朱棣回師北平,與留守部隊配合作戰,內外夾擊,大敗李景隆軍於鄭村壩(今北京東20里),斃傷10餘萬人(參見鄭村壩之戰)。李景隆退還德州,整傷兵備,準備明春大舉進攻。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率軍60萬人自德州分兵兩路,大舉北伐。朱棣率軍10萬人迎戰。兩軍會戰於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經過數日激戰,燕師大敗李軍,斃傷10餘萬人(參見白溝河之戰),乘勝攻克德州。李景隆擁眾10餘萬人退守濟南。燕師跟蹤追擊,進圍濟南,遭到山東參政鐵鉉與都督盛庸的頑強抵禦,圍城3月而不下,且後方受到北伐軍的威脅,遂撤圍還師北平,九月,朱允炆以盛唐代李景隆為大將軍,都督平安、吳傑為左右副將軍,再舉北伐。盛庸屯德州,平安、吳傑駐定州;都督徐凱營滄州,互為犄角以困北平。十月,朱棣獲悉盛軍北進,遂佯稱攻遼東,至通州,突然轉師南攻滄州,生擒徐凱,殲萬餘人。燕師進逼德州,誘敗盛軍於城外。其後沿運河而南,連克臨清、館陶、大名、濟寧等地。盛庸、鐵鉉率軍營於東昌(今山東聊城)以扼燕師歸路。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師歸至東昌,遭盛軍截擊,死傷數萬人,主將張玉戰死,被迫還師北平。建文三年(1401年)春,盛庸率軍20萬人駐德州,吳傑、平安駐真定,互為犄角,伺機出擊。三月,朱棣再次率師南下,大敗盛軍於夾河(今河北武邑境),斬首10餘萬人(參見夾河之戰)。閏三月初十日,又誘敗吳傑、平安軍於滹沱河,斬首6萬餘人(參見滹沱河之戰)。乘勝連克真定、順德(今河北邢台)、廣平(今河北永年)、大名等地。朱允炆為緩兵之計,下詔赦燕王罪,企圖使其懈怠;同時發兵斷其糧道,以迫其北歸,伺機殲滅。朱棣識破此計,於六月中旬,遣都指揮使李遠率輕騎6000人南下,連克濟寧、沛縣等地,焚盛軍糧船數百艘、糧數百萬石,京師(今南京)大震。七月,盛庸乘燕師南下,令平安率萬騎攻北平;大同守將房昭回攻保定。朱棣聞訊,率軍回援,大敗其軍,還師北平。燕師與建文帝軍隊在河北及魯西爭戰兩年有餘,燕師所克城邑旋得旋失,惟佔據北平、保定、水平3府。朱棣深感南軍兵多勢眾,曠日持久,攻防俱難,遂決定乘虛直搗京師。四年正月,朱棣督軍南下,繞過濟南,連下東阿、東平、汶上、兗州、鄒縣、沛縣、宿州,直抵蒙城、渦河(今安徽境內)。三月初九日,於淝河(今安徽境內之北淝水)設伏,擊敗尾隨而來的盛軍4萬餘人。四月,燕師屯小河(即今安徽境內之濉河)。南將都督何福率軍北援,與平安會合,軍勢甚盛,兩軍戰於齊眉山(今安徽靈璧境內),燕師損失慘重,軍心動搖。朱允炆在此關鍵時刻,召徐輝祖所部還京,前線力量銳減,何福被迫退守靈璧。燕師迅速切斷其糧道,乘機進擊,大敗何福、平安所部,俘其10萬人,攻克靈璧。至此,朱允炆在淮河以北的主力已基本喪失。五月初,燕師乘勝南進,一舉突破盛庸淮河防線,連克盱眙、揚州、高郵、泰州、儀真(今江蘇儀征)等地。六月初三日,燕師自瓜洲再破盛庸、徐輝祖長江防線,連克鎮江、龍潭。朱允炆聞訊,急忙許以割地求和。朱棣不允。十三日,燕師進抵南京金川門,守將李景隆和谷王朱穗開門迎降,朱允炆於宮中自焚死(一說出走為僧)。朱棣即皇帝位稱成祖,改元「永樂」。

清統一戰爭

清順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清軍攻滅農民軍和南明軍,統一全國的戰爭。

順治元年四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清軍于山海關擊敗大順軍(參見山海關之戰),五月,佔領北京城。九月,順治帝福臨由盛京(今瀋陽)遷至北京,十月初一日,清朝正式定都北京。這時,清朝控制的兵力共20餘萬,控制的地區僅為遼東和京畿附近。而與清軍並存的,尚有三方勢力: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權,豫陝的李自成大順政權,以及四川的張獻忠農民軍,其兵力均超過清軍,且佔據著南方及西北全部。這種四方相爭的格局,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叉,異常激烈。清攝政王多爾袞審時度勢,採取了一系列團結漢族知識分子、故明官將的戰略性措施,如為崇禎帝發喪、開展尊孔活動、任用故明官將、整飭軍紀、減輕徭賦等等,並為清軍制定了穩固京畿,先收西北,後定東南的戰略方針,即集中兵力,先於鞏固北京周邊地區的同時,向西北進攻威脅最大的李自成大順農民軍;將其攻滅後,以廣大北方為依託,向東南進攻南明,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李自成大順軍于山海關戰敗後,被迫撤離北京,退往豫、陝,以西安為都,組織山西、河南、陝西、湖北各地大順軍抗清作戰。順治元年十月,多爾袞命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兵3萬餘,經山西入陝;命豫親王定國大將軍多鐸率兵2萬餘,由河南趨陝,兩路合攻西安(參見清滅大順之戰)。十二月,多鐸部從孟津渡過黃河,連破洛陽、靈寶等地,進逼潼關。大順軍於潼關設重兵防守,力圖拒清軍於關外。清軍在潼關連戰十餘日,後調來紅衣大炮攻關。二年正月,攻佔潼關(參見潼關之戰),直指西安。此時,阿濟格部亦已由山西渡過黃河,攻佔綏德、延安等地。為脫離腹背受敵的危局,李自成主動放棄西安,率部退入豫陝鄂三省交界的商洛地區,繼續抗清。清廷見大勢已定,便抽調多鐸部轉兵東南,命阿濟格部繼續追擊大順軍。五月,李自成行至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殺害,大順政權亡。清軍相繼攻佔豫、陝、鄂。大順軍余部在李過、郝搖旗、高夫人等率領下,後與南明聯合繼續抗清。大順軍佔領北京後,腐集在江南的明朝官僚於五月間扶植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擁兵數十萬。朱由崧命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督師揚州,總兵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高傑分守江北,企圖保住半壁河山,與清朝分南北而治。然而,弘光政權建立伊始便陷入激烈的黨爭,同室操戈,無暇防務。唯有史可法忠於職守,積極備戰。二年正月,多鐸由西安轉兵東南,進攻弘光政權(參見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三月,清軍攻佔歸德(今河南商丘);四月,分兵進攻徐州、亳州(今安徽亳縣),兵鋒直指兩淮。明督師史可法於揚州指揮軍民拚死抵抗,堅守l0天,後城破被殺(參見揚州之戰)。此後,清軍幾乎未遇抵抗。五月,清軍渡過長江,佔領南京,在蕪湖(今屬安徽)俘獲朱由崧,弘光政權亡。由於清廷強制推行「薤發」政策,江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剃髮鬥爭,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多爾袞先後調兵24萬,鎮壓了江陰號稱40萬軍的反抗;旋又三次屠殺上海嘉定抗清民眾,史稱「嘉定三屠」。不久,清廷改變政策,在分兵掠地的同時,派兵部尚書洪承疇經略江南,以漢治漢,實施摺撫,方安定了江南局勢。

史可法

當清軍佔領北京,開始向大順軍進攻時,張獻忠於當年十一月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控制四川,威脅陝、鄂。二年十一月,江南已定,多爾袞命駐西安的內大臣何洛會為定西大將軍,並派固山額真巴顏等率部相助,由陝西往攻大西政權(參見清滅大西之戰)。該部清軍在漢中地區遭到大西軍攔阻,進川未果。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命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擊敗漢中農民軍,於十一月入川(參見豪格平川陝之戰)。張獻忠率眾數十萬北進西充,豪格命鰲拜、准塔等為先鋒,自率主力隨後,於二十七日黎明追及大西軍,張獻忠被射殺。接著,清軍分兵出擊,連破大西軍營130餘處,殺傷數萬人,佔領四川。大西政權亡,余部由孫可望、李定國等率領,轉入雲、貴地區繼續抗清。

弘光政權被消滅後,明唐王朱聿鍵於二年閏六月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魯王朱以海稱監國於紹興。浙、閩地區抗清鬥爭日益高漲。三年二月,清廷命博洛為征南大將軍,率部進攻浙、閩。五月,清軍至杭州,陳兵錢塘江上。朱以海沿江設防連綿數百里。六月,清軍渡江,佔領紹興,朱以海逃亡海上,魯王政權亡(參見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清軍佔領浙江大部。八月,博洛兵分兩路,由衢州(今浙江衢縣)、廣信(今江西上饒)進攻福建(參見博洛平福建之戰)。操縱隆武政權的鄭芝龍秘密降清,撤除入閩關口仙霞嶺(今屬浙江)之防守。博洛部長驅而入,二十八日攻佔汀州(今福建長汀),俘殺朱聿鍵,隆武政權亡(參見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九月,清軍佔領福州,分兵撫定全閩。

隆武政權滅亡後,當年十一月,廣東建立了兩個南明政權:唐王朱聿?稱監國於廣州,年號紹武;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繼位,年號永曆。二者互爭帝統,相煎火併。此時清廷已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率部進攻湖廣(參見孔有德平湖南之戰)和兩廣。命佟養甲、李成棟領兵由閩南攻廣東。十一月,李成棟攻佔潮州(今廣東潮安)、惠州,十二月佔領廣州,朱聿?自縊身死。紹武政權亡。時大順軍余部李過、郝搖旗等及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等,先後與南明聯合抗清,軍勢大振,與清軍在贛、湘、兩廣地區展開拉鋸戰。激戰四年,清軍孔有德部攻佔廣西,尚可喜部重佔兩廣地區。這時,孫可望,李定國率大西軍余部兩路出師,進攻湖廣、四川,數月內拓地數千里,迫定南王孔有德自盡(參見桂林之戰),又陣斬敬謹親王尼堪(參見衡州之戰),局勢為之一變。十年五月,洪承疇受命經略湖廣、雲、貴等省,制定了嚴防重鎮,互為犄角,先安湖廣,後平雲貴的方略,基本上停止了大規模的攻勢作戰。雙方相峙近四年,後孫可望與李定國內訌,孫可望於十四年九月戰敗降清。清軍乘南明內亂,人心未定之機,發動大規模進攻。十五年四月攻佔貴陽,隨定貴州全省(參見清平貴州之戰)。九月,清信郡王鐸尼奉命至貴州主持西征軍務,分北、南、中三路向雲南進攻(參見清平雲南之戰):北路由吳三桂率領,自遵義經七星關;南路由卓布泰率領,自乎浪(今都勻)經安隆所;中路由鐸尼親率,自平越經關嶺鐵索橋。十六年正月初三,三路會師佔領昆明,永曆帝逃往緬甸。十七年八月,清廷以內大臣愛星阿為定西將軍,統兵往雲南,會同吳三桂等部追擊永曆帝。十八年九月,清軍分兩路,右路由愛星阿、吳三桂率兵5萬出隴川、勐卯(今瑞麗);左路由馬寧、王輔臣率兵2萬出姚關。十二月,吳三桂部至緬甸境,索獲朱由榔,班師昆明。永曆政權亡(參見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在東南沿海,永曆政權的另一支柱鄭成功部,以福建金門、廈門為基地,先後三次北伐,屢與清軍作戰,互有勝負(參見鄭成功抗清之戰)。此時亦進軍台灣,驅逐荷蘭殖民者(參見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戰),建立抗清基地,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率部降清(參見清收復台灣之戰)。

南明永曆政權滅亡後,以大順軍余部為主體的反清武裝夔東十三家軍仍繼續抗清。建有以湖北興山縣茅麓山為中心、佔有20餘縣、擁兵20餘萬的抗清基地。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清廷命李國英、董學禮、王一正等率部對十三家軍實行三面夾擊。十三家軍多次反攻,企圖突圍,皆未成功。至二年冬,基地縮小,處境困難。十二月,劉體純兵敗自縊,郝搖旗、袁宗弟被俘殺,許多將領降清。三年初,清廷調兵20萬,包圍李來亨部於茅麓山。八月初五,李來亨糧盡矢絕,全家自焚,部眾潰散。至此,夔東十三家軍被消滅。

潼關之戰

清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在清滅大順之戰中,定國大將軍多鐸率領清軍與李自成大順軍在潼關進行的決定性戰役。

是年五月,李自成率大順農民軍撤離北京,經山西退守西安,於潼關設重兵防守,以阻止清軍西進,確保以西安為中心的根據地。十月,清廷遷都北京後,決定大舉進兵,征服全國。十九日,清廷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同吳三桂、尚可喜等降清漢將,率3萬兵馬由北路入陝,途中又盡調宣府、大同兩鎮降兵,兵力達8萬人,準備先進攻陝北,然後南下西安,滅大順政權。二十五日,清廷又命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同降將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兵2萬南下,收取江南。在清廷調兵遣將之時,大順軍2萬人於十月十二日由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連續攻克濟源、孟縣,進攻懷慶府城沁陽。清攝政王多爾袞聞報,立即改變進軍南京的計劃,命多鐸部先救懷慶,然後攻取潼關,同阿濟格夾攻西安。多鐸部清軍進抵懷慶後,大順軍不敵,主動撤退。十二月,多鐸部由孟津渡過黃河,連破洛陽、靈寶等地,二十二日進抵潼關20里外立營,等候紅衣炮。李自成獲知清軍將攻陝北的消息後,便陸續將軍隊北調,直至清軍多鐸部開近潼關時,才發現已陷入被南北夾擊的困境。於是臨時決定由李自成親自率軍立即增援潼關。二十九日,戰鬥打響,大順軍於關前據山列陣,清軍前鋒統領努山、鄂碩等於側後包抄,護軍統領圖賴率騎兵100餘人由正面進攻,大順軍雖頑強拚戰,仍失利。次年正月初四日,大順軍將領劉芳亮領兵千餘,偷襲清營,被清軍擊敗。李自成親率馬步兵拒戰,又被清軍擊敗。初五、初六兩日夜間,大順軍連襲清營,俱敗。初九日,清軍的紅衣大炮運至,進逼潼關口。大順軍鑿重壕,立堅壁,堵截清軍。十一日,清軍先用紅衣炮轟擊,接著大舉進攻,相繼攻入大順軍陣。大順軍仍頑強奮戰,以騎兵300反擊,又分兵迂迴到清軍陣後攻擊,俱敗。這時,北路清軍由阿濟格率領,已由山西保德州渡過黃河,進入陝北,圍榆林,占米脂,主力向西安推進。李自成面臨清軍兩路夾攻,被迫率主力撤回西安。十二日,清護軍統領尼堪等領兵占潼關,大順潼關守將馬世堯率所部7000人降。

清平三藩之亂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至二十年(1681年)清軍平定三藩叛亂、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

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分別鎮守雲南、廣東及福建,史稱三藩。三藩均握重兵,各據一方,對清廷的中央集權已構成潛在威脅。康熙帝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控制,於十二年先後下令撤去三藩。實力最強的吳三桂首先發難,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改明年為周王始武元年,以復興明室為幌子,起兵反清。貴州巡撫曹吉申及提督李本深等立即響應。吳三桂遂部署叛軍經貴州向湖南進攻。康熙帝為將叛軍遏阻於雲、貴、湘地區,令前鋒都統碩岱率一部兵力急馳荊州,令都統巴爾布及珠滿各率精騎3000,分由荊州、武昌南進,搶佔常德及岳州兩戰略要點;令西安將軍瓦爾喀率軍入四川,扼守雲南入川要隘;令撫蠻將軍孫延齡堅守廣西,威脅叛軍側背。二十四日,又命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京師八旗勁旅1.1萬餘騎進討叛軍。為孤立吳三桂,還下令停撤耿、尚二藩。

十三年正月,吳軍連破沅州、常德、衡陽等地,湖南清軍節節敗退,四川提督鄭蛟龍及副將黃正卿等,以所部叛應吳軍。二三月間,孫延齡、耿精忠亦先後反,於是雲、貴、川、湘、閩五省盡為吳三桂所有。由於吳三桂的戰略企圖僅欲割據江南,故下令所屬各將,毋得過江。南下清軍進抵江北後,見吳軍勢盛,亦不敢渡江,於是形成隔江對峙態勢。五月,吳三桂開始向兩翼擴展:一路由湖南進攻江西,一路由四川進攻陝西,開闢東、西新戰場,企圖分散清軍兵力,擴大勢力範圍及影響,從而迫使清廷同意劃江而治。六月至九月間,康熙帝又出兵5路增援前方。東南財富之區,系清廷主要賦稅基地,為保證其不為叛軍佔領,派3支大軍增援東戰場:命安親王岳樂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軍入江西迎擊吳軍;命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入福建進擊耿精忠;命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將軍,率軍進屯江寧(今南京),準備隨時接應、支援江西及福建清軍。同時令尚可喜與兩廣總督金光祖進攻廣西孫延齡。派貝勒洞鄂為定西大將軍,率軍增援西戰場,由陝西進攻四川。派貝勒尚善為安遠靖寇大將軍,率軍增援中戰場,與勒爾錦協同進攻湖南。這一部署的重點在東戰場,西戰場兵力顯然不足。十二月,陝西提督王輔臣反,吳三桂急派其得力大將左都督王屏藩出漢中支援;西戰場形勢趨於嚴峻。當時京師已無八旗主力可調,康熙帝遂打破常規,重用漢籍將領為主將,並派剛剛平定內蒙古察哈爾部布爾尼汗叛亂的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統一指揮西戰場各部清軍。當甘肅提督張勇、西寧總兵王進寶等切斷王輔臣與吳軍聯繫,在蘭州、西河等地連戰連捷,西戰場形勢好轉時,東戰場方面,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吳三桂誘使下,將其父囚禁,於十五年二月與金光祖起兵反。康熙帝為能集中兵力消滅叛軍主力吳三桂部,決定先翦除兩翼,再合擊中間,對東、西戰場方面的叛將,採取「剿撫兼施」的方針。在武力打擊的同時,利用其內部矛盾,加強政治爭取工作。至十六年五月,東西兩戰場的主要叛將尚之信、耿精忠、王輔臣相繼投降(參見清平耿精忠之戰、清平王輔臣之戰、清平尚之信之戰)。應耿精忠之約由台灣進佔福建漳、泉等地區的鄭經軍,亦被傑書部擊敗,退至廈門,戰爭集中至湖南正面戰場。

康熙帝認為吳三桂是主要敵人,湖南是主要戰場,「必速滅吳三桂,底定湖南」,其他叛軍,「自當瓦解」。因而早在十四年,即命岳樂「將江西要地進行整理,稍有就緒進取湖南」,「由袁州直取長沙」,同時令喇布進入江西支援岳樂。清軍與吳軍在江西、湖南激戰兩年,岳樂部一度進攻長沙,勒爾錦部亦曾渡江南下,進入湖南,但在吳軍有力反擊下,均未成功。長沙、岳州等各戰略要地,仍在吳軍手中。吳三桂為減輕湖南戰場的壓力,分散清軍兵力,十六年四月間轉移至衡州,並派軍由宜章進攻廣東韶州,並分兵進攻南安,以牽制江西清軍。康熙帝令將軍莽依圖、覺羅舒恕分守韶州、南安,同時令征南將軍穆占與喇布部會合,集中兵力進攻衡州、永興等湘南各地。至十七年初,清軍已攻佔攸縣、茶陵、永興、郴州、宜章等12城。吳三桂危急之中,於三月在衡州稱帝,改元紹武。永興為衡州門戶,距衡州僅百餘里,雙方勢在必爭。吳三桂調回其得力將領馬寶、胡國柱等各部,集中力量於七月間圍攻永興。清都統伊裡布、護軍統領哈克山先後戰死,永興即將失守。因吳三桂於八月十七日病死,吳軍撤圍退走。

吳三桂死後,馬寶等迎其孫吳世瑤至衡州繼位,改元洪化,爾後扶柩返回雲南。此時吳軍部眾渙散,軍心不穩。康熙帝乘機令大將軍察尼水陸並進,攻取岳州。他認為「岳州為湖南咽喉要地,必此地恢復,則長沙、荊州之兵始能前進」,「規定湖南,在此一舉」。十八年正月,清軍攻佔岳州,湖南局勢急轉直下,常德、衡州等地,相繼為清軍攻佔,湖南全境基本平定,吳軍退據武崗及辰州之辰龍關,扼守入黔要隘。岳樂、喇布等於八月間攻破武崗,十九年三月攻破辰龍關,打開了入黔門戶。此時,圖海所屬綠營將領勇略將軍、寧夏提督趙良棟、奮威將軍平涼提督王進寶等已攻佔漢中、興安、成都、保寧、重慶等地,四川悉平。

三月下旬,新升雲貴總督趙良棟提出自湖南、廣西、四川三路合擊,進取雲貴的方案,為康熙帝採納,令貝勒彰泰代岳樂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為東路,從湖南;令喇布為南路,從廣西;令將軍吳丹、趙良棟等為北路,從四川;共向雲貴進軍。南、東兩路清軍遲遲不進,吳軍主力馬寶、胡國柱、夏國相等部集中兵力出擊四川,企圖以各個擊破打破合擊,滬州、敘州、永州等地先後為吳軍攻佔。但吳軍主力進入四川,雲貴方面防守力量削弱,康熙帝掌握戰機,於九月初嚴令南、東兩路迅速進軍。二十年正月,新任征南大將軍賴塔,率軍從廣西出發,在石門坎、黃草壩連敗吳軍,進至曲靖,彰泰亦由湖南急進,至曲靖與賴塔會合。爾後分路進攻,二月下旬包圍昆明。四川吳軍奉命回救,趙良棟等乘勢追擊,大敗吳軍,於九月進抵昆明。三路大軍以彰泰為主帥,但其指揮無方,久圍不下,康熙帝極為不滿。趙良棟遂指揮所部綠營兵,切斷城內外一切聯繫,從十月八日開始強攻,二十八日吳世埔自殺,二十九日叛軍出城投降(參見昆明之戰),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至此被徹底平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成吉思汗看到忽必烈時代的蒙古軍隊會氣得活過來?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