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既吃了我的茶

你既吃了我的茶

茶蓬蓋在清晨的薄霧之下,繚繞的水汽含著來自靈根妙蘊的清香,綠浪疊翠,風采可人。覓一把砂壺,烹一盞軟新。忘憂茶樓是可以清心之處,斟飲間漸漸體味到那掌茶之人的茶心。既然吃了人家的茶,就理應走近那愛茶者,側耳傾聽她對茶的感悟。

浙江平湖的綿綿細雨孕育了王旭烽溫婉柔膩的情懷,賦予了她水鄉女子特有的靈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的文化熏陶和對茶道的領悟使她對文學有了獨特的理解。於是她在茶香間品味文字,她的文字又成為一株株茶樹,老葉閃著鐵色,嫩芽清秀可人。

茶中有禪,王旭烽在茶中品味著世事與人生。

從來佳茗似佳人,她把茶比作女人。雖是女人,品位各不相同。碧螺春似水鄉處子,西湖龍井如大家閨秀,補門春是西洋女子,烏龍茶是武林巾幗。茶者,南方之嘉木。嘉,在中國的文化記憶里便是美好。沖泡茶的過程也就是感受情愛的過程。佳人在杯中旋轉,沉浮,若即若離,若歌若舞,含苞欲放,綠袖繚繞。在你賞味她的時候,她也讓你的心如茶般平和純凈。濾去浮華的渣滓,餘下的便是至真,熱烈漸為平靜時,茶的香氣會裊裊升起。平靜,會讓許多美好颼然而起。茶是用來細品的,若用茶去解渴,便是根本不懂茶。

茶人與茶是相通的。茶本身中和的、親和的、中庸的品質內在地左右了茶人天人合一平和的精神。日本茶道講求嚴謹,瑣細的程序,彷彿沏茶就是為了沏茶,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並未真正理解茶的精神。在中國茶人的心裡茶是萬物之一,人也是萬物之一,都是自然的造化,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物我兩忘。茶人在飲茶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時,便是忘記了茶的存在。

茶中蘊涵了古老東方的簡約,含蓄,剋制與自律。有對黑暗現實的相對超脫,但絕不是消極避世。茶禪多源於道,而道又有無限存於世的目的,因此茶人有積極樂觀的入世精神。

「內清明,外直方,吾與爾偕藏」,是杭天醉那盞曼生壺上刻著的話,它也代表了中國茶人獨立的人格精神。茶人深知「茶性易染」,因此不混於濁世,不為權祿而折腰。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保持獨立的人格才是人生第一要義。茅盾文學獎評委會給予「茶人三部曲」之《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以這樣的評價:「茶的青煙,血的蒸汽,心的碰撞,愛的糾纏,在作者清麗柔婉而勁力內斂的筆下交織;世紀風雲,杭城史影,茶葉興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帶,融於一爐,顯示了作者在當前尤為難得的嚴謹明達的史觀和大規模描寫生活現象的腕力。」王旭烽作為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不僅愛茶,詠茶,還積極推廣茶文化。1995年,擔任中央電視台大型茶文化專題系列片《話說茶文化》的編輯。1998年為茶文化專欄《四季話茶》策劃和撰稿,為茶文化的弘揚貢獻精力。

中國茶人所具有的真善美的精神,是東方獨特的審美精神,中國的茶文化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那裡去?」是茶人日日自省的問話,也應是每個人自省的問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禪茶的由來以及對茶文化的貢獻
生活茶∣香料奶茶—肉桂奶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