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02

「狗年讀狗」童詩精品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

——讀金子美玲《狗》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石 恢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狗年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悅讀,狗年讀讀狗詩。

今天,讓我們讀一首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玲的詩歌——

[日本] 金子美玲

我家的大麗花開那天

酒鋪的阿黑死了。

我們在酒鋪門前玩耍時

總是沖我們發怒的婆婆

這時候嗚嗚地哭著。

那天,在學校

很好笑地說起這件事,

說著說著,心裡卻難過起來。

(吳菲 譯)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一隻失去的狗

花開的季節,總是快樂的季節,所以孩子們總是沒心沒肺地快樂著。

大麗花屬菊科,別名東洋菊、大麗菊等,是墨西哥的國花。大麗花很早就傳入了中國,但在中國不像別的本土花那麼有名。大麗花開花期很長,從6月到12月,均可開花。詩中這位孩子的家裡,就種有大麗花。

就是在一個大麗花開的日子裡,一隻叫阿黑的狗,死了。

那個總是沖孩子們發怒的阿婆,

竟然會「嗚嗚地」哭!

這個事情,讓孩子們覺得很好笑。

孩子們之所以會在學校里議論此事,

是因為平日里受了阿婆的氣。

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這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和表現。

然而詩的結尾一句:

「說著說著,心裡卻難過起來。」

卻讓這首詩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和衝擊的效果。

別人的難過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金子美玲的童詩,真是太美了!那麼多精品,讓人驚喜,讓人玩味。

與金子美玲其它晶瑩剔透、優美輕盈的童詩相比較,這首詩,依然充滿了天真的童趣,卻多了一份內斂的情感,有一種節制的敘述,使得此詩產生了一種超越於單純的童心的力量,而直指人性。

孩子們為誰而難過?

為狗?為阿婆?

妙就妙在:並不是!

阿黑與孩子有關係嗎?沒有關係,它只是酒鋪阿婆的狗。所以阿黑的死,並不會讓孩子們覺得難過。

酒鋪的阿婆與孩子們有關係嗎?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因為阿婆不喜歡孩子們在酒鋪門口玩耍,沖孩子們發過怒。所以阿婆失去了狗,也不會讓孩子們覺得有什麼惋惜難過。

可孩子就是難過起來,為什麼?

是因為別人的難過!

是因為孩子們從阿婆「嗚嗚地哭著」這件事件中,終於慢慢地明白過來,是阿婆正在難過。

是因為孩子從表面不相干的事情本身,轉移了注意力,逐漸感受到事情背後的、那些有關人的內心世界的東西。

是別人的難過,觸碰了柔軟的心。

柔軟的心

童心,就是柔軟的心。它是嫩的,柔的,弱的,純的。

它是初放的花,帶著溫度,極其敏感。

它是幼小的芽,剛剛開始,需要愛,需要呵護。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因為,人類的一切良知與美德,就是來源於這種柔軟,來源於這種柔軟的心的自然生長。

這首詩的標題是「狗」,詩的內容卻並不是寫狗,只是狗的死去,引出的一個簡單而平常的故事。這個以動物以名的詩歌,寫的卻是人性。

狗是動物,人也是。因為人和動物一樣,都同樣具有吃喝拉撒的本能或欲求。中國古代的告子就認為,人與動物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生之謂性」「食色性也」。但是孟子反駁說:難道狗的天性,就是牛的天性;牛的天性,就是人的天性嗎?

所以,在根本上說,人又是區別於動物的。這就是因為人有人性,而動物只有動物性。人性是什麼?當然就是人的一種本能的天性。

中國古代的告子又認為:人性沒有什麼好與壞、善與不善的區別,他說「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意思是:像周文王周武王這樣的好人統治天下,則老百姓就會善良;像周幽王周厲王這樣的壞人統治天下,老百姓就會變得凶暴。

這大約也類似於今天有人常說的——是制度決定人性,或者政府的好壞決定人性好壞。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但孟子認為,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如果一個人變得不再善良,那並不是天性的過錯。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而不再是動物,就在於人天生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道德的源頭。

人同此心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為什麼別人的難過,會引起自己的難過呢?

這就是因為人性,因為人有惻隱之心。

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這還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同情。

用現代心理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人類具有一種共情的能力,或同理之心。

在心理學上,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是兩個不同的辭彙。雖然這兩個詞比較難以區分,因為它們都包含了覺知他人的情感或者辨認他人的情感,也就是發現或感受到他人難過的現象。

但是,根據美國著名倫理學家邁克爾·斯洛特的說法,同情心是指「感受到某人在痛苦」,而同理心則是指「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是我們只會感受到或者辨識出一個人在痛苦的處境之中,儘管我們也會施與關懷,或援助;而後者,則是讓我們自己也感覺到是處於痛苦之中,代表我們彷彿受到同樣的痛苦。用一句話來說:是否「感同身受」。

所以,當孩子說——

「說著說著,心裡卻難過起來。」

這是一種發自柔軟的、幼小的、內在心靈的、感同身受的共情同理之心。

是多麼寶貴的、具有震撼力的童心!

重回童真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人性里的美好,並不意味著人的美好。

對此,古代的孟子就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我們不斷探求,就可以得到,我們放棄探求,便會失去。

今天,我們有多少人,尤其是成年人,都早已喪失了這樣的能力,喪失了感知別人內心深處的微妙情感的能力,喪失了對別人的痛苦去感同身受的能力。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讀童詩吧。

閱讀童詩,讓我們重回童真。

讓我們的心,重歸於童心,重新去找回那份內心的柔軟。

「狗年讀狗」(2)童詩|柔軟的心:良知與美德之善端——讀金子美玲《狗》

本期責編:小常

親子閱讀課」微群已超上限,無法掃描入群。

如有願意入群的朋友,可加小編好友後拉入,請標註「閱讀課」

小編微號changebook

一起悅讀俱樂部

關注親子閱讀課微信公號

ID:qinziyueduke

體驗|分享|傾聽|表達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投稿 | 合作 | 加入我們:

17read@sin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悅讀 的精彩文章:

蔣孔陽談讀書|讀書人所追求的,就是「覺醒」!
「悅讀·回顧」以遺棄來墜落,以愛來拯救——共讀《午間女人》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