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貨:史上最全最實用的冬釣經驗和技巧

乾貨:史上最全最實用的冬釣經驗和技巧

冬季釣魚講究多,今天有幸獲知一位資深釣友的心得體會,實在是全面而實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如果覺得不錯,可以收藏起來,也可以分享給更多朋友。

一、天氣最好是晴暖無風。冬釣鯽魚的重要條件是選擇一個理想的天氣。魚兒在冬天對天氣的陰、晴、風、雨、雪等各因素,哪怕是小小的變化,都有敏感的反應。冬釣鯽魚最理想的天氣是晴暖、無風、陰但陰暖、寒潮前1—2天氣溫陡升,出釣必有收穫,反之則空軍機率高。

二、釣具要長、細、小、輕。冬釣有難度,也留下了很多諺語,如「冬釣鯽魚三大巧,長竿細線魚鉤小」,「冬釣無巧,線細鉤小」。這是由冬季鯽魚活動量小,吞食張口小,攝食動作輕微等魚情決定的。手竿宜長,以5.4—6.3米為好,這是因為魚一般待在離岸較遠的深水區。再長好是好,但不太好操作。魚線宜細,鉤宜小,細線小鉤有助於減小阻力,方便鯽魚吞食,以提高中魚率。

三、釣場要熟、小、密、肥、靜、渾。熟:是指對釣場要熟悉,要不然不好找魚窩子。小:是指小水面,窩風,聚熱性好,受風吹浪打的影響較小。在陽光照射下易於聚熱,水溫上升較快,魚兒相對活躍,有利於垂釣。密:是指水域中魚的密度較大,養魚池塘乃冬釣的最佳釣場。由於魚多,在其遊動、覓食及排泄物的相互碰撞、磨擦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熱量,致使水質變渾,水溫上升,魚兒易於進入攝食興奮的狀態。

肥:是指肥水的釣場。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肥水水溫高於瘦水。當外界氣溫在—8攝氏度時,清瘦水域中的鯽魚基本處於休眠狀態,而肥水中的魚仍能找到食物維持遊動、覓食。靜:是指靜態水域。水溫比較穩定,魚的活動也很有規律。在睛暖天氣中,靜態水體水溫回升快,尤其是中午前後水溫為一日之中最高,是釣魚的好時段。渾:是指水色渾濁,這樣的水色隱蔽性好,有利於鯽魚放心大膽進窩咬鉤,提高上魚率。

四、釣位要潭、陽、草、腰、角、邊。冬釣向背風和深水,是低溫垂釣鯽魚的基本模式。潭:是指水域的深水區。冬天,淺水區溫度下降,不適宜到魚兒生活,而深水區比淺水區溫暖一些,魚兒便游到深水區「避寒」。因此,一般應選擇水深2米及以上的地方下釣。陽:是垂釣水域中向陽的地方。在同一池塘,鯽魚多棲息和覓食於向陽的一側。垂釣向陽處,既無人影而又陽光充足,鯽魚在這裡沒有驚嚇又感溫暖。

草:是指岸邊的水草。釣諺云:「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鯽魚與水草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是魚兒能藏身;二是水草下面比光水區暖和一些:三是水草叢中有鯽魚喜歡吃的各種水生物。這裡要強調一點,「冬釣草」是指釣水中的暗草,而不是淺水區的明草。腰:是指池塘每條邊的正中。腰際可三方來魚,吃鉤持續的時間長,容易釣到鯽魚。角:是指岸邊的凸角和凹角。在沒有水草的溪、河的凸出部位,水面廣泛,可使遊動的鯽魚集中於一、二個窩子。凹角多為河流轉彎處或池塘水面平靜處。邊:是指池塘的下風邊角。這裡氧氣較充足,風吹入池塘的浮游食物也容易聚集在這裡。

五、窩餌要腥、細、甜。冬季由於氣溫低,鯽魚食量大減,同時對魚餌的味道比較挑剔。冬釣鯽魚的誘餌,以「麝香米」、「葯米」為佳。冬釣的釣餌以紅蟲、紅蚯蚓唱主角,對鯽魚的食慾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誘惑力也很好。根據鄧剛大師的說法,冬季釣魚小葯可以增加用量,味型要大過左右釣友,要不然是誘不來魚的,即使誘來了,也很難贏。

六、釣法要守、走、提結合。冬釣水溫極低,鯽魚遊動、覓食的速度慢。打窩後,要耐心守侯,切不可「蜻蜓點水」,頻頻換位,久等必有魚來。走:就是走動著釣,特別是釣水草洞、水草旁。在無人或人少垂釣的岸邊水草處,多打幾個窩,輪番下釣,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

引:就是引逗,將釣餌提起、放下,再提起、放下,反覆引逗,使「死餌」變成「活餌」,激發鯽魚的食慾,誘魚上鉤。提:就是適時提竿。冬天鯽魚攝食時嘴張得很小,動作極其輕微,很多都是半目或者一線口。因此,要手不離竿、眼不離漂、鉤不離窩,一見浮漂有微動或上冒或下沉,就得立即提竿。

鼓勵魚樂圈難得的原創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釣魚雜誌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全冬季大棚作釣技巧

TAG:世界釣魚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