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我最想患的「病症」-通感症

這是我最想患的「病症」-通感症

患有通感症的女藝術家Melissa McCracken

聽到John Lennon的《Imagine》時創作出的作品

原來,有一種「病」是不痛的。不僅不痛,還很詩意。他們能「聽到圖像,看到聲音,嘗到文字」。這大概是我最想患的「病」了。

英國女孩Melissa她就可以聽到圖畫,看到聲音。而剛好她又是個會畫畫的姑娘,於是誕生出了很多與音樂相關的作品。比如上圖就是她聽到John Lenon的Imagine畫出來的。

她每天所聽到的聲音,任何聲音,不管是某人的名字或是收音機的一首歌,都會變成抑揚頓挫的,生機勃勃的,美麗的顏色。

她說:「它(Melissa看見的音樂)流動著混合的色彩,文理和運動,就好像它本就是一首歌里有意為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普通人眼裡,這似乎是一種神奇的超能力,有點兒神奇,有點兒怪異,甚至有點兒夸夸其談。但事實上,通感症早已是一個公認的神經心理現象,影響著大約4%的人。但是它與疾病或心理障礙無關,因為它沒有癥狀,不造成困擾,也無需任何的治療,與其說是一種疾病,不如稱為一種天賦,如同被神吻過的通往藝術的天賦。

圖為聽到《Lucky》by Radiohead 後所作

圖為聽到《Little Wing》by Jimi Hendrix後所作

圖未聽到《Gravity》by John Mayer 後所作

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通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鋒芒。

--錢鍾書

通感(Synesthesia),又稱聯覺、共感覺或聯感,詞語構成源自古希臘語的「共同」和「感覺」。通感是一種具有神經基礎的感知狀態,一種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地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

提到「通感」,中國人熟悉的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比如「苦澀的風」,用一種味覺來形容風帶來的感覺。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張侃告訴記者:「修辭上的通感和通感症並不相同。通感症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並且其聯覺感受很少發生改變。」比如一個人「感到」數字1是紅色,他每次看到1字時,都會「看見」紅色。大部分聯覺人最初並不會覺得自己的聯覺有何不同,直到某天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中的很多人好像終生都在保守這個秘密。

1880年,高爾頓(Francis Galton,達爾文的表弟)於《自然》發表了有關聯覺現象的文章,當時多數人對此不屑一顧,認為是捏造的、或者是使用藥物後的人為現象,比如迷幻藥LSD及三甲氧苯乙胺均可造成類似的作用,或者乾脆將其看作一樁奇聞軼事。大部分文獻將高爾頓看作最早發現聯覺現象的人,但也有學者指出,事實上Georg T.L. Sachs早在1812 年就對聯覺現象進行了第一次描述。在20世紀初,聯覺再次成為心理學中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但當時的研究者未能成功地定義一個客觀體系來描述此現象的特徵,因此之後對這個問題的興趣逐漸消退。但伴隨著認知革命的興起和人類神經科學新的實驗技術的迅速崛起,對聯覺的興趣作為科學研究的顯性問題得到復興。近年來,基礎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竭力與神經科學研究前沿接軌,將行為實驗與神經成像技術結合,致力於聯覺的全腦研究。利用神經成像技術研究的常見聯覺類型是顏色聯覺,包括字母——顏色聯覺以及數字——顏色聯覺等。

張侃介紹說:「科學家首先嘗試搞清楚聯覺人的聯覺究竟是一種真實的感官體驗,還是僅僅因為受到童年時期的記憶產生的聯想。」

要確定某種效果真的是來自知覺,心理學家經常用一種簡單的測驗,稱為凸顯或者區隔實驗。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在一片黑色的數字5中找出黑色數字2十分困難,但對於數字——顏色聯覺者來說,就要簡單很多。研究者將黑色數字2排成一個三角形,隱藏在一片數字5中。對於一個將數字5看成綠色,數字2看成紅色的聯覺者來說,一個紅色三角形的「凸顯」可以非常容易地被觀測出來。

志願受試者進行了凸顯實驗,答案一清二楚:與正常人相比,聯覺人有高達90%的正確率,可迅速辨識出由成群的數字所形成的樣式;而該正確率與普通人在字母顏色確實各異的情況下得出的結果,正好是一樣的。

這樣的結果證明,聯覺人因為數字所引發的顏色感是真正的感覺,而並非捏造或者因為童年時的記憶產生聯想。

那麼,聯覺人為何會將數字與顏色之間產生聯繫呢?

最容易想到的解釋是,大腦神經搭錯線,也就是說,聯覺人在處理不同感覺信息的通路間存在著異常的神經連接。比如當看到「星期三」 這個詞時,視覺系統內專門負責對形狀信息進行處理的細胞作出反應,然後通過異常的神經連接,使本應只對咖啡色信息進行處理的細胞也同時興奮起來,結果便是咖啡色的「 星期三」 躍然紙上。基於同樣的道理,Melissa的聽覺系統和視覺系統之間的異常連接帶來了她筆下極具節奏感的圖畫。

按照上面的解釋,似乎是額外生出來的神經連接導致了聯覺的出現,「但更準確的說法是應該消失的神經連接沒有消失」,張侃告訴記者,從解剖的角度看,人的大腦實際上是通過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的,其本身就有個互相鏈接的特徵。 「因為人類大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並不是生成新的神經鏈接,而是將已有的進行修剪,從而讓各感覺系統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最終實現分門別類地進行信息處理,最大化地提高效率。」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曾經是聯覺人。母親的乳汁除了是香甜的之外,可能還帶有美好的顏色,奶奶唱的搖籃曲中可能也散發著迷人的芳香。而聯覺人則是因為某種原因,將一些多餘的連接保留了下來,使他們即使成人以後也能夠保有童年時的獨特感受。

聯覺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種類,有科學記錄的大約有50種。聯覺人大多具有家族遺傳性,在女性及有創造力的人身上更為常見。文章開頭提到的4%的比例目前仍然存在爭議,也有學者指出大約每200人當中有1位。在各式各樣的聯覺中,最常見的一類便是看見數字或聆聽音樂時會引發顏色感。比較罕見的類型則是可以把每個字母都與男性或女性產生關聯——這是大腦具有把世界一分為二傾向的重要例證之一。目前在我國還沒有開展這方面研究。

對通感症的研究還在繼續,心理學家與神經學家也還在不斷探索人類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神秘世界。我們目前可以探索到太陽系的邊界,但是對於人類本身的了解卻進展十分緩慢。

有時候,我想也許我們就像走在迷路中的人,不斷的探索到邊界,卻又不斷的迷惑著,有的時候還會遺忘,會不斷的重走許多遍無效的來時路。

但是在我們真正接觸到迷宮的核心之前,沒有人知道人類會面對的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人類還有多少可供開放的潛力。

我想,在沒有找到寶藏之前,大膽探索,小心印證吧。

生活也許真的是場冒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y迷鹿 的精彩文章:

我選擇做一個油膩的中年婦女
如果你一直做心理諮詢下去,你想給世界帶來點什麼?

TAG:psy迷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