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子繇

戰車,是先秦時代戰場上的武器之王。中國早在夏朝時就已經出現了戰車。據記載,夏朝末年,商湯伐夏的戰爭中就動用了戰車70乘。而至商朝末年,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起用了300乘戰車。到了春秋時期,車戰已完全成為了當時戰場的主流作戰形式。可當歷史邁進戰國時代,戰車數量卻開始逐漸減少,甚至慢慢退出了戰爭舞台。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馳騁疆場

戰車制度在商代時已開始逐漸發展,那時候的戰車已採用一車三員制,即一輛戰車上配備有車左、參乘、車右三名甲士。「車左」持弓弩,負責遠程攻擊;「參乘」隨身配有刀劍,負責駕駛戰車;「車右」執戈矛,負責近戰。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中國有句老話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駟馬最早指的就是拉戰車的四匹馬,「駟馬難追」形容的就是駟馬戰車風馳電掣的速度。西周時已經開始出現駟馬戰車,駟馬戰車一方面增加了戰車的動力,提高了車速,另一方面又增強了戰車的衝擊力,提升了整體戰鬥力。那時候的戰車已配備「車之五兵」,即「矛、戟、劍、盾、弓」,不僅能攻能守,還能兼顧長距離對戰與短距離交戰。作戰車陣也已經有了方陣、雁行之陣、魚麗之陣等多種形制。

到了春秋時期無論是戰車的性能、裝備、編製、陣形等均已達到了巔峰狀態。自此,戰車已完全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導地位。戰車交戰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屈原的《九歌·國殤》里是這樣描寫的:「操吳戈兮披犀甲」甲士手執盾牌,身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戰車車輪摩挲,短兵相接;「矢交墜兮士爭先」弓箭如雨墜落,戰士奮勇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衝破了我方隊形,攪亂了戰車陣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左邊的馬戰死沙場,右邊的馬被兵器所傷……由此可觀當時車戰情形之一斑。

正由於戰車在先秦戰場上所佔據的主導地位,戰車的數量就自然成為了衡量當時各國軍事實力強弱的一項重要標準。「車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是謂百乘之家……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謂之千乘之國……兵車萬乘,戎卒七十二萬人,故曰萬乘之主」,擁有戰車百乘稱為家,千乘為國,萬乘為主,這裡很明顯地將戰車數量與勢力強弱的關係表現了出來。可這樣的情形從春秋末期開始悄悄發生了變化。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二、毀車為行與胡服騎射

公元前541年,晉國派兵攻北狄。魏舒跟隨荀吳率軍作戰,與狄人步兵遇於大原地區。大原地形險隘,晉國戰車無法施展,縱使晉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盛,但相形之下,狄人的步兵機動靈活,盡佔上風。於是魏舒提出了「毀車為行」,將戰車甲士與隨車兵卒合編成步兵作戰。荀吳欲納其議,卻遭到戰車甲士們的反對。先秦時的戰車甲士都是具有一定身份的貴族,讓他們棄車與兵卒合編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身份地位,故荀吳的親信甲士帶頭違抗此令。荀吳與魏舒當機立斷將帶頭反對的甲士斬首示眾,以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最後改編順利進行,晉軍大敗狄軍。此「毀車為行」之舉成為古代車戰轉為步兵作戰的重要標誌。

而到了戰國,一次更大的軍事改革正在醞釀而生。趙國地處北邊,常受到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待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正處於國勢衰落之期,周邊小國俱來騷擾。趙武靈王力圖改革國家之弊,他力排眾議,取胡人服飾與軍事制度之長,在本國進行「易服飾」「習騎射」的改革。號令全國著窄袖短衣的胡服,放棄車戰,訓練專業的騎兵隊伍。不久,趙國的軍事能力與生產能力大大提升,憑藉著精良的騎兵部隊,趙國向北方擴展了千里疆土,稱霸一時。中原各國也紛紛仿效,騎兵逐漸開始興起。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三、黯然謝幕

步兵與騎兵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車戰在春秋戰國戰場上的比重,但戰車地位的下降依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直到秦漢時期,鐵兵器與弩機的出現配合步兵與騎兵的作戰方式,使步兵與騎兵可以更有效地攻擊整密的車陣,這才使得車戰不再是戰場上的主要作戰方式了。漢武帝時,為抗擊北方的匈奴騎兵,漢朝訓練發展了大量騎兵,騎兵制度不斷完善,至此,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

談及曾經雄霸一時的超級武器由盛轉衰的緣由,首先避不開的是其自身的劣勢。戰車以其衝擊力見長,但形制笨重機動性差。一輛戰車寬約3米,套上馬後全長約3米,整輛車佔地約9平方米。戰車車體長、佔地面積大,加上當時弓矢射程有限,故難作縱深配置,也無法採用縱隊作戰,通常只採用一線橫列陣,這就大大增加了臨陣變換隊形的難度。機動性差也造成其作戰場地只適用於平坦開闊地帶,而在峽谷、丘陵、陡坡等等地區均受到嚴重的限制。由此帶來的駕駛困難也是其一大弊端,戰前,御者皆需受到專業訓練,而戰鬥中一旦御者戰死便會使整輛戰車的戰鬥力大大折損。戰車作戰的弊端嚴重影響了戰鬥隊形、作戰方式及軍隊編製。

有弊端就必有改革。實際上整個春秋戰國都處在不斷改革之中。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一段著名的大變革時期,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改革滲透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春秋時的貴族爭霸戰爭到了戰國逐漸演變成了諸侯兼并戰爭,戰爭性質的轉變滋生了各國諸侯的野心,作戰疆域擴大,地形更加複雜,戰車的特點已無法完全適應當時的狀況。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生產力的發展使更多的民眾得以從農業生產中脫身出來加入戰鬥之中,更具機動性的步兵與騎兵,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逐漸興起。新式武器及更加精良的裝備配合步兵與騎兵,開啟了更多新的作戰模式。

這款春秋戰國時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

春秋時的車戰更像是貴族間的「遊戲」,殺伐屠戮不是目的,以勢壓人,點到即止才是勝利的標準。而當戰國時代的大門開啟之時,戰爭便成了生死存亡之戰,開疆拓土或保家衛國,人人必拚死力戰。戰場上武器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改良不斷更新才能佔據先聲。在時代環境的改變下,曾經橫掃中原的超級武器被一輪又一輪的新式武器所替代,終至退居幕後,靜觀沉浮。

中國古代四大坑爹「名將」,誰是破壞力最大的一個?

保住東晉王朝的「奸臣」,留下一句感嘆,至今戲曲影視劇經常在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