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琅琊榜2》的長林之風為什麼沒有掀起波瀾

《琅琊榜2》的長林之風為什麼沒有掀起波瀾

《琅琊榜》第一部(以下簡稱《琅琊榜1》)開播後,好評如潮,追劇追到半夜,從不購買網路會員的我,第一次為追劇買了會員。

第一部的劇情里,不著痕迹的伏筆、若隱若現的引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答案,層層遞進,情節發展急緩張弛相得益彰,讓人看著情緒跌宕,留戀不舍。

似乎近半個世紀,論古裝武俠電視劇也只有看金庸小說改變的電視劇才有這樣的酣暢淋漓。

《琅琊榜1》的歷史畫卷里,有江湖的率性洒脫、飄渺若仙,也有宮廷的撥弄權謀、同根相煎,更有守疆衛土、家國情懷。

更為重要的是主角梅長蘇穩坐茶閣主動出擊,目標明確,一人操盤在金陵城攪動一池春水,讓大梁朝堂波濤暗涌,而這正是整部劇的主線,從始至終串聯著所有的人物和事件。

《琅琊榜之風氣長林》(以下簡稱《琅琊榜2》)在開播前,主演定妝就開始預熱宣傳,可見創作團隊對參演陣容自信滿滿。黃曉明、劉浩然、佟麗婭、張慧雯、孫淳、梅婷、張博、郭京飛、畢彥君、劉鈞等等。

簡直亮瞎眼,小鮮肉、實力派,應有盡有。

更有孔笙、李雪這樣功力深厚的導演,為演員的表演加分不少,張力十足。

有一場戲給我印象很深。蕭平旌拒領詔書發兵北燕,回金陵後老王爺蕭庭生協同蕭平旌朝堂迎戰大臣發難。

蕭庭生話語極少,但字字珠璣,對於大臣枉指長林王府居功自傲、抗旨不遵,他沒有為兒子和自己辯護,甚至可以為了不讓陛下不生憂懼甘願退出長林鐵騎。

他來朝堂面對百官,只不過是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以一腔肺腑忠言告訴不及弱冠的小皇帝為君之道——為君不只是制衡朝堂,更要穩住自己的一顆赤心,胸懷萬民。言辭不多卻正氣凜然。

孫淳的表演情緒堅定穩健,語速時急時緩,每一句話點到即止,恰到好處,把一個亦親亦臣的王叔演繹地極其到位。

劇里像這樣讓人倒帶重看的場景為數不少,但為什麼這部劇沒能延續上一部萬人空巷的成績呢?因為它缺少了一部劇最重要的元素——貫穿始終的主線。

劇集從一開始就是黃曉明飾演的蕭平章戰場受困(有模仿《琅琊榜1》梅嶺之戰的嫌疑),接下來的幾集都是在查辦造成這場戰爭困局的罪魁禍首(長林王府打怪第一關),然後引出宮廷上師濮陽纓(打怪第二關),最後是萊陽侯蕭元啟(大boss)。整個過程無不是在彰顯長林王府各位主咖的韜略、智慧和仁德之心。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一路打怪,誰也不知道長林王府打通關是為了什麼?似乎只是不想被動挨打,助力大梁皇帝穩固江山而已。

長林王府的所有行動都是在對立方出劍之後,被迫接招,然後一路逆境重生,完成人臣使命。

而且反派的三方「主帥」目的各不相同,使得主角長林蕭氏的行動成斷裂狀,不連貫。

我們對比《琅琊榜1》來看,梅長蘇也是一路「打怪」——謝玉——譽王——夏江,最後對戰大梁皇帝,達到自己最初來金陵城為赤焰軍平反的計劃。主角梅長蘇在對戰各關主咖的同時,自己的慾望主線一直在向前發展,而這條主線最終的勝利果實於觀眾而言就像誘引驢子不斷向前走的胡蘿蔔。所以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而《琅琊榜2》里根本不存在那杯勝利的果實,那觀眾眼裡也就沒有了胡蘿蔔。

除了主角沒有自己的慾望主線外,該劇還有一個敗筆,就是主要的人物性格、境遇都過於簡單,不夠糾結。

先說老王爺蕭庭生,掖幽庭出生長大,被靖王收養,名師指教,征戰沙場,輔佐皇弟,從無二心。

蕭平章幾乎是蕭庭生的複製品,境遇,成長,秉性幾乎一樣,只不過從皇宮換成了王府。

蕭平旌,自小生活優渥,身份顯赫,父兄護佑,而且本人還性格明朗,豁達寬宥,好學上進,聰慧過人,文武俱佳。還能再完美嗎?我也是醉了。

大梁的大小皇帝幾乎是打醬油的,幾乎沒有任何人性特點。

反派濮陽纓倒是一味地壞,壞到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倒是蕭元啟算是有過幾分糾結,可以看到內心的掙扎,莫非他才是主角?莫非他不僅要搶皇帝龍椅還要搶主角位置?

故事裡的人物,如果沒有了自我掙扎糾結,就如同紙片人,也就沒有了張力,面對困境時的選擇一目了然,也就吊不起觀眾的胃口。

無論何時,一個故事,主線都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就像發動機之於汽車,CPU之於電腦,主題之於文章,思想之於人,就算其他配置再高端,核心技術不到位,都是白費,揚不起帆,也越不過山。

作者:慕風。帶著對文字的執念,用歲月書寫人生微塵,你若有一絲共鳴,幾縷參醒,便是我的榮幸。

喜歡就別吝嗇點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光影 的精彩文章:

TAG:醉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