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邊看邊聊 書法的初心

邊看邊聊 書法的初心

近幾年屢見有文章說,書法經歷了鳳凰涅槃式的變革,已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價值,升華成了一種純藝術門類。

此說我不敢苟同,表面上看是在抬高書法,實則是對書法本質的褻瀆,丟棄了先賢創造書法的初心,也是對書法傳承的誤導。

習總書記一再告誡我們要「不忘初心」,那麼書法的初心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書法的產生,要搞清書法的產生,那就先要搞清文字的產生,因為文字是書法的載體,文字的產生,也就是書法的產生。研創怎樣寫才能更形象更表意更美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行為,這種行為就是書法。所以,漢字發展演變雅化的過程,也就是書法形成和完善的過程。換言之,創字的目的也就包含了書法的目的。先民造字的初心顯而易見,是生活和勞動的需要,是為了便於表達交流。那麼書法的初心就是讓文字更美麗,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古人書法,其實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普通記載:一封信函,一張便條,一篇文章,甚或一張普通藥方。譬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即興發揮的一篇詩集的序言草稿;譬如故宮博物院保存的唯一一件晉代真跡《平復帖》,就是陸機寫給好友賀循的一封問病書信;譬如著名的《寒食帖》,是蘇軾被流放黃州時,心情極度蒼涼惆悵而寫的感嘆詩等。他們都不是為了給後人留下典範而精心創作的。因為字寫得好,後人把它們列為經典了。雖然不是鴻篇巨製,卻散發出大氣象大境界,給人以壯闊而高遠的藝術享受。古人的隨意之作為什麼寫得那麼好呢?史載古人都十分敬畏文字,書必認真。有文曰:「昔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連上蒼和鬼神都感到害怕,可見古人敬畏書寫的程度。

現在有些書學者,受到所謂現代主義的影響,對書法創新顯得非常迷茫,他們鄙視傳統參照,拋棄傳統筆法,消解傳統形態,忽視傳統哲理,非理性地誇張變形,追求奇異丑怪,還自以為是「討巧」「走捷徑」,讓人痛惜。有觀眾展廳里問一位書界領導,這幅字寫的是什麼內容?怎麼這麼難看?回答說:「藝術不一定讓老百姓看得懂。」觀眾愕然。難道新時代的書法不需要老百姓看懂嗎?老百姓不認可不接受,是書法的初心嗎?哲人說,人類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對傳統的懷疑。我不反對書法創新,但就目前看,破多立少,使書法處於一種悲壯的境地。

還有,當今社會上不少機構隨意舉辦書法考級,書法大賽,書法大展(筆者不反對那些真正為弘揚傳統的展事),收取不菲的參評費、參展費、參賽費、宣傳費。為了迎展,還高價舉辦「衝刺班」、「備戰班」,宣稱獲獎者可得高額獎金,許諾可推薦進一所好學校、找份好工作,還可免試進大師班,圓你的大師夢……如此功利主義,不知舉辦方的導向是什麼,初心是什麼?

再有,當今書法價格虛高,稍有點名氣的活人書法,動輒幾十萬幾百萬,去世的(不指古人)動輒幾百萬幾千萬。老百姓只能望字生嘆,書法儼然成了那些收藏家、暴發戶的玩物。我想,書法的初心決不是離老百姓越來越遠,應該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

書法內涵中那種不忘初心的傳統應該繼承下來,發揚光大,讓書法真正成為人民的精神家園。(王恩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巴金故居舉辦蕭珊百年誕辰紀念展,紀念武康路113號的女主人
《奇蹟男孩》告訴你,如何不俗套地拍好一個勵志故事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