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玄武門事變,李淵真的如此膿包?論領導智計,他不輸蕭何

玄武門事變,李淵真的如此膿包?論領導智計,他不輸蕭何

玄武門事變

說起玄武門事變,小的時候,是這樣一個版本

秦王李世民仁義道德,軍功很高,很受父皇李淵和朝臣的喜愛,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看著不順眼

嫉妒心起,想要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本人呢,為了自保不得不殺了太子和齊王

慢慢長大了,又聽到這樣一個版本,李淵實在是昏庸無能,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戰場廝殺,李建成也就因為是長子,撿了桃子才被立了太子

太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還總是想方設法幹掉李世民,後面才會出一些下毒酒,送劣馬的損招

但現在我們在回過頭去看,哪有那麼簡單呢,先不說李建成這個太子到底當得有沒有分量,李淵難道是一個昏庸的人?

玄武門事變

李淵這一夥是什麼,可是造反的啊,對於造反,有沒有明天都說不定的,當時的李世民才多大,李世民598年出生,也有一說是599年

反隋朝晉陽起兵是哪一年呢,大業十三年(617年),此時的李世民才18-19歲

相對來說,年齡尚小,還不算出道呢

有一說,李淵之所以起兵,都是這個二兒子李世民的出謀劃策,並分析了當時的背景:

李淵的兵馬和突厥對抗時失敗了,這一點朝廷必會怪罪,而且隋朝內部因隋煬帝楊廣數次征伐高句麗

已經搞得民怨四起,國家分裂,農民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

國家此時實在是扶不起來,李淵礙於自己的朝臣地位,不願如此,後來還搞出來個什麼「一夜風流」(野史),李淵才下定決心晉陽起兵

但歷史真的就是這樣嗎?

玄武門事變

你要知道,李淵本人是個非常沉穩的人,並不是在耳邊吹吹風,就一股腦會做的,起兵反隋也是在綜合了很多因素

國家已經被瓦解的不行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後,才形成的政治導向

況且,在起兵造反的年代,並不是你的戰鬥能力強,你就可以稱王稱霸的,這裡有一整套的政治體系

這裡要說一句,李世民打仗的能力,這一點無可厚非,也非常勇猛,簡直可以用不要命來形容,基本上是這樣的:

自己親自上陣,帶著幾十人馬的敢死隊,於萬軍中,殺出來一個對穿,殺不死你也要嚇死你,虧得李世民戰鬥力強,如果不強,也就死在裡面了

玄武門事變

評價一個領導人能力強不強,只要看他對全局的把控能力,智計的最高之處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當年漢高祖劉邦評價,蕭何的功績是要高於武將韓信的

當時的李淵擔任的無疑就是這個角色

因勢借力、先取關中、後圖天下的興兵起事思想;軍政兼施、各個殲滅群雄、統一全國的戰略指導思想;

正確料敵、集智用長、先勝後戰的作戰指導思想;因勢定製、嚴明賞罰、用人所長的建軍思想

李淵

那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李淵沒有那麼膿包,李世民也沒有那麼神乎其神

好了,這一期先到這裡,有什麼不同意見或者是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滾輪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的失敗離不開這個原因,曾國藩引以為傲,並表態:吃飽再戰
太平天國不能持久,跟財政制度有很大關係,後期竟衍變:大搶三日

TAG:歷史滾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