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證治療醫案463期
今日練習
吳某,男,36歲。
患者以捕捉魚蝦為生,經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發熱,無汗,咳嗽聲重,痰白而稀,伴小便點滴不暢,小腹脹急疼痛不可按,痛苦難以言狀。脈浮,舌苔薄白。
處方:____。
服藥3劑諸症均減,繼服40劑諸證消失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黃連阿膠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於某,女,73歲,1990年3月2日診。
無故大笑不止7天,非但開口即笑,獨處亦笑,影響飲食及睡眠。
西醫診斷為腦動脈硬化。服藥不效,邀筆者診治。癥狀如前,面部潮紅,舌紅無苔,脈細數。
心主神明,火盛傷心陰,責腎水之虧。滋水清熱,交通心腎,乃為本病治療之肯綮。
擬黃連阿膠湯加味治之:
黃連10g,黃芩12g,阿膠15g,白芍30g,雞子黃2枚,夜交藤50g,生龍牡各60g。
2劑笑止。隨訪年余,未見複發。(張雲醫案)
按語
《靈樞·本神》云:「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本案大笑不止見面紅、舌紅少苔、脈細數,乃腎水不足,心火亢盛,上擾神明所致,屬「腎虛"而「心實」。故用黃連阿膠湯滋腎水之「虛」,清心火「實」,心腎相交,坎離既濟,神無火煎,則狂笑自已。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陽有餘,以苦除之,黃連、黃芩之苦以除熱;陰不足,以甘補之,雞子黃、阿膠之甘以補血;酸,收也,泄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泄邪熱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黃連味苦入心,性涼解熱,故重用之以解心中發煩,輔以黃芩,恐心中之熱擾及肺也,又肺為腎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腎也。
芍藥味兼苦酸,其苦也善降,其酸也善收,能收降浮越之陽,使之下歸其宅,而性涼又能滋陰,兼能利便,故善滋補腎陰,更能引腎中外感之熱自小便出也。
阿膠其性善滋陰,又善潛伏,能直入腎中以生腎水。
雞子黃中含有副腎髓質之分泌素,推以同氣相求之理,更能直入腎中以益腎水,腎水充足,自能勝熱逐邪以上鎮心火之妄動,而心中發煩自愈矣。
——END——


※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拔罐與留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百部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