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英國「殖民地裝甲車」如何成為侵華日軍的幫凶?

英國「殖民地裝甲車」如何成為侵華日軍的幫凶?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當局決定更新手中的裝備,希望能夠裝備一種能夠適應印度東部氣候條件的輕型裝甲車。這種新型車輛需要巡邏印度東北邊境地區,當時英軍現役的裝甲車中,羅爾斯羅伊斯1920型裝甲車最受關注,其可靠性已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明。然而,它並不能滿足崎嶇地形的駕駛需要,遠遠達不到殖民軍的要求。

為滿足這個需求,有人建議採用維克斯公司的克羅斯利(Crossley)1.5噸卡車底盤。這種卡車最初是為沙皇俄國研製的,但由於1917年的俄國革命,這些卡車無法運往俄羅斯。最後這些已經製造出來的多餘卡車被運往印度,在那裡被命名為克羅斯利IGL1。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克羅斯利1.5噸卡車經歷了大規模的道路測試,其中包括滿載4噸貨物和長達4000千米的行駛考驗,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有意思的是,克羅斯利卡車為了避免車胎被被刺穿,採用了硬橡膠製成實心輪胎,因此在道路之外的行駛性能非常差。然而,這個缺點並不妨礙英國駐印度殖民軍以該型卡車底盤改造成裝甲車輛。在設計殖民地裝甲車時,一戰前設計的羅爾斯羅伊斯裝甲車依舊被認為非常適合英軍作戰,因此得到保留。當然,車體形狀有了很大的改觀,高度得以提升,鉚接的8mm厚裝甲板覆蓋車身。

其實克羅斯利輕型裝甲車的布局還是照搬羅爾斯羅伊斯,車體前部是一台50馬力的六缸汽油發動機及其冷卻系統。前部是駕駛員控制的兩扇進氣口,兩側都有百葉窗進行散熱。駕駛室與戰鬥室是一體的,司機在右側,身後是操作機槍的車長,副駕駛在左側,通過正面裝甲上的小縫進行觀察。另外,兩側車門上也有觀察窗。

戰鬥室頂部是一個巨大的半球型機槍塔,機槍塔頂部是一個可以向兩側打開的指揮塔。機槍塔上有四個機槍安裝座,配備兩挺7.7mm維克斯水冷機槍。這個外表酷似超大號鉚釘的設計,是希望能夠提供全方位的火力。然而,讓一位車長同時操作兩挺機槍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因此作戰時,通常要拆掉一挺機槍。這種機槍塔也出現在其他英國設計的裝甲車上,20世紀30年代初期仍有生產。

克羅斯利裝甲車並沒有無線電設備,只有一個簡單的6V電路。通常只有兩個前大燈,有些車輛會在指揮塔頂部安裝一台探照燈。這些裝甲車都是在維克斯公司完成的,這也是維克斯-克羅斯利輕型裝甲車的名稱由來。該車共有M1923和M1925兩種型號,總共生產了100多輛。克羅斯利裝甲車的用戶主要是英國駐印度殖民軍隊,二戰爆發時,這些車輛都在印度用於巡邏和維持當地治安,其中一些還有自己的名字。

1939年二戰爆發後,英國對克羅斯利裝甲車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為了能在炎熱天氣下繼續作戰,戰鬥室內層覆蓋了石棉。這種改進型被命名為M1939「印度型」。幾十輛克羅斯利裝甲車經過了現代化改裝,其中一些仍留在印度,與M1923、M1925一起在英國殖民軍服役。

1941年,多輛克羅斯利裝甲車被運往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在那裡進攻維希法國的軍隊。隨後,幾輛裝甲車又被派往伊朗,英軍與蘇軍一起控制當地局勢。1942年,伊朗軍隊重新建立時,這幾輛裝甲車被作為禮物留在那裡。在印度的克羅斯利裝甲車1941年底參加了緬甸戰役,在那裡成功擊敗了日軍的攻勢。當時克羅斯利裝甲車已經過時,更多用於巡邏防線等輔助任務。1943年,這些裝甲車終於從一線撤出。

克羅斯利裝甲車的出口業績非常不錯。南非20年代中期購買了兩輛,並服役了十多年幸運躲過二戰,40年代退役被送往博物館。匈牙利警察購買了一輛,更換了全新車體。

1926年出售給阿根廷的6輛克羅斯利被用於維持國內治安,30年代末退役。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裝甲車經過阿根廷克里奧爾汽車公司現代化改裝,更換了板簧懸掛和硬橡膠輪胎。並更換了一台95馬力Creole 2型六缸柴油發動機,武器裝備保持不變。該車的總重3632千克。

1930年,日本陸軍購買3輛克羅斯利M1925裝甲車,隨後日本海軍購入9輛同型裝船,被命名為87式「Dowa」。30年代初,日本根據克羅斯利M1925進行了仿製。

日本海軍陸戰隊使用6輛克羅斯利M1925裝甲車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之後,這些克羅斯利裝甲車轉交給軍校作為教練車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wk26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戰利品的搬運:二戰結束後向美國運輸德國飛機的英軍航母
徹底完蛋!擱淺伊朗驅逐艦幾乎已被宣判死刑

TAG:hawk26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