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眼鏡的古人近視了咋辦?其實很簡單,古代有這一件「寶物」

沒眼鏡的古人近視了咋辦?其實很簡單,古代有這一件「寶物」

導讀:近視在現代是非常的,特別是青少年近視律是非常高的。近視的最好方法就是佩戴眼鏡,但是在沒有眼鏡的古代,古人要是近視了怎麼辦呢?是不是古人不會近視還是有其他辦法解決?

「能張目對日」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張開雙眼看著太陽,這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用來測試視力的好壞。古人稱視力為「目力」,《孟子·離婁上》中所謂「聖人既竭目力焉」之「目力」,指的就是視力。

古人對視力很早就重視了,在現代考古中發現在距今35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視力的記載。但在宋代以前古人是很少有近視的,宋朝開始,全國文人騷客的比例空前上升,文人的近視率也大大提升。但是沒有眼鏡的古代,古人怎麼看得見呢?

眾所周知,眼鏡不是現代的東西,但是科學的眼鏡卻是現代的。眼鏡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的尼尼書遺址,而我國眼鏡也是在明代時期被正式啟用的。但此之前,近視的古人到底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古人有「法寶」。這法寶就是「放大鏡」。

你可不要說放大鏡就是眼鏡,其實不盡然,放大鏡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我國考古家推測早在商代,古人就學會怎麼用放大鏡了,不是因為有放大鏡出土,而是甲骨文中的字非常小。1980年第2期《考古與文物》曾發表了相關報道,說在陝西歧山縣鳳雛村發現的一萬多片甲骨文小如粟米,要用五倍的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這也就是說古人在雕刻甲骨文時必須要用到「放大鏡」。唐宋時期的近視文人也需要用這放大鏡才能看清東西,而當時製作放大鏡的是稀有的水晶材料,這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成為了一件「寶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聯拍 的精彩文章:

請注意,這樣的豹子號紙幣,一張頂十張!

TAG:今日聯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