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冰箱模式」即將開啟!這些中醫小常識,讓你「全身暖乎乎」

「冰箱模式」即將開啟!這些中醫小常識,讓你「全身暖乎乎」

大寒潮來了!席捲全國中東部,連一向出淤泥而不染的雲南此次也束手就擒了~

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最寒冷的日子裡,一股補充的冷空氣又來了。所以寒冷升級up~up~up~

這次寒潮有多猛?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是這樣形容它的:

在這樣的寒潮里,也就沒有昆明、廣州、海南避寒等說法了,因為不管去哪裡,都如同從一個冰箱到了另一個冰箱。

以昆明為例,最冷是2月2、3、4日,氣溫低至0℃、1℃,常伴0℃。

溫差最小是2、3日,那時將會讓你分不清什麼時候是白天,什麼時候是夜晚……

雲南省氣象台預計:1月31日至2月6日,雲南省自東向西將出現一次強降溫、持續低溫雨雪天氣過程,過程期間日最高氣溫累積下降8—12℃,局地可達14—16℃,滇中及以東地區過程最低氣溫將低於0℃,並伴有小雪局部中到大雪。

GIF

面對新一輪寒潮來襲,你真的準備好了么?快來一起了解這些中醫小常識,讓你在這次寒潮中「全身暖乎乎」。

穿衣

這些部位要護好

中醫認為這幾個部位要重點保暖。

1

雙腳

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但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血液供應往往不足。自身熱能不夠,就要求助「外援」。

禦寒方法: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 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配合按摩腳掌的湧泉穴,這樣可起到調理臟腑、溫通經絡的作用。

2

腰部

禦寒方法:平時可用雙手搓腰眼,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位於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凹陷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3

頭部

「頭為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襲,易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等。

禦寒方法:天越冷越要給頭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蓋住前額的。頭部出汗後不要立刻摘下帽子,應先到室內慢慢消汗,避免冷風直吹。

此外,每天清晨梳頭百餘次,使頭皮微熱,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通暢,促進諸陽上升,氣血不衰。

4

脖子

頸椎病多見於外感風寒濕邪,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上承頭顱,下接軀幹,還是咽喉要道,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這一旦受寒,頸椎病、咽炎、腦血管病就會接踵而來。

禦寒方法:冬天最好穿立領裝,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圍巾,對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病有好處。

5

背部

背為陽中之陽, 背俞穴與體內五臟六腑相通連。當背部保暖不良時,風寒容易從背部入侵而損傷陽氣令人生病,或使舊病複發加重,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開始。所以保持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複發、加重。

禦寒方法:年老體弱者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夜間起床時應披衣防感冒。天氣好的時候,別忘了給後背曬個「日光浴」,熱流會讓全身舒服。

6

膝部

「膝為筋之府」膝部受涼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

禦寒方法:保護膝關節的關鍵是保暖防寒,戴上護膝,或選擇膝部加厚的毛褲,注意運動不要過量。

7

耳朵

耳朵體積小,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很容易散發。外加耳朵皮膚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護,極易長凍瘡。

禦寒方法: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堅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約5~10分鐘。

8

對於其他對易於長凍瘡的部位,如手和鼻子,平時也應該經常活動或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飲食

少咸多苦忌生冷

嚴寒的冬季飲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

同時,還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飲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飲」,易使脾胃之陽氣受損。

起居

路面濕滑少外出

氣溫驟降,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年老體弱的人應該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較充足再開始進行體育鍛煉。

雪天路面濕滑,盡量不要外出。如果不能避免,則要選擇平底防滑鞋,以凹凸不平、齒輪紋深的牛筋底防滑效果最好。發生意外摔跤時要特別注意,盡量不要用手腕去支撐地面,冬天骨質較脆,這種姿勢極易造成手臂骨折。應儘可能用屁股朝地,雙肘撐地,以減輕後背、後腦勺撞向地面的衝擊力。

萬一摔骨折了,不能亂揉亂動,可根據情況用書本、衣物等進行固定,並立即到醫院就診。

預防

小心這些病

1

心腦血管疾病

癥狀:心慌、胸悶、眩暈、頭痛、舌頭麻、言語不清、體乏無力、肢體麻木等。

江蘇省中醫院心內科主任中醫師朱波表示,進入冬季,高血壓、心絞痛、心衰、急性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多發,尤其在氣溫驟降的時候要特別引起重視。氣溫下降,血管收縮會導致血流量減少、血壓升高,平時血壓控制很好的高血壓患者會突然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一旦血壓出問題,也將牽連腦梗塞、腦血栓發作的風險增大。對於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天氣變冷後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心衰的病人更要注意了,心衰一個很重要的誘因就是感染,感染後會誘發心衰,使得以前比較穩定的心衰變得不穩定。

預防的正確做法是:氣溫驟降時要及時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人體頭部的血管神經極為豐富,天氣寒冷頭部一旦暴露,就會使得血管收縮,不僅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而且還容易誘發感冒和面部神經疾病;勤測血壓,如果發現血壓波動厲害,要及時就診;適當鍛煉身體,飲食均衡合理,保持心態平衡。對於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加藥,堅持吃藥控制病情,如果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2

呼吸系統疾病

癥狀:咳嗽、咳痰、氣急、氣短、呼吸困難、胸悶,行走後加重等。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發季節,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中醫師史鎖芳解釋說,冬令時節大自然呈現「天地閉藏,水冰地坼」之境,從解剖位置、肺臟的特點看,由於「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肺為華蓋」,所以寒邪易傷衛表、易襲鼻竅,故易於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惡寒、發熱、咽痛、咳嗽),鼻炎、急性扁桃體炎(發熱、咽喉腫痛、失音),該季也是「流感」肆虐以及氣管炎、咽喉炎、肺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急性加重高發的時令,尤其是腦力勞動者、老人和兒童以及原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易患上呼吸系統疾病。

預防的正確做法是:冬季戶外寒冷,絕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室內,因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室內處於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可使用加濕器、取暖器和空調等;多喝白開水,保持呼吸道始終處於濕潤的狀態;霧霾天減少室外活動,外出時要佩戴口罩。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通風差的公共場所。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3

老寒腿

癥狀:下肢及關節發涼,疼痛腫脹,行動不便。

天氣變冷,要防寒痹,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老寒腿」。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病都屬於該病的範疇。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沈計榮介紹說,在人體正氣不足的情況下,往往容易招致寒邪的侵襲,而寒邪侵襲人體的經絡,脈絡凝澀,氣血不通,形成淤血阻滯,不通則痛,逢寒加重,老寒腿表現為受涼後膝蓋周圍疼痛,活動不方便,嚴重的影響休息。

預防的正確做法:首先應該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一旦發現不適,應立即到醫院治療,以免病情加重。一般說來,採用藥物、針灸、按摩和理療都是很有效的。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熱水或葯湯先泡泡腳,以達到暢通血脈、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沈計榮主任也提醒說,患有老寒腿的老年人冬季尤其要預防跌倒,老寒腿的病人本身活動不便,再加上冬季穿衣過多,更容易行動不便,稍微活動幾下就有可能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等更大損傷。

4

皮膚病

癥狀:四皮膚乾燥、瘙癢,出現局部性紅斑或風團。

在寒冷的冬天,稍不注意呵護肌膚就會出現問題。皮膚乾燥、瘙癢是冬季最常見的問題,江蘇省中醫院皮膚科閔仲生主任介紹說,冬季氣候乾冷,很容易使皮膚表面的水分、化學物質流失,皮膚毛孔收縮,血流量減少,使皮膚失去很好的滋養,出現乾燥瘙癢。保暖工作不到位,手和腳會容易生凍瘡,厲害的還可出現在臉上,雖然不是大病,但會影響生活質量。除了常見的凍瘡以外,氣溫過低還會引起寒冷型多型紅斑和寒冷型蕁麻疹。寒冷型多型紅斑跟凍瘡有些類似,表現為紅斑,中心有水泡,有靶形損害,同時伴有瘙癢,疼痛。寒冷型蕁麻疹則表現為風團,伴有瘙癢。

預防的正確做法:注意護理好肌膚,及時塗擦保濕霜,最好是醫用護膚品,使皮膚保持一定的潤澤度;洗澡水溫不可過熱,肥皂要選用刺激性較小的,不可過度擦洗皮膚;體質怕冷、手足發涼、脈沉而弱,平時可多吃羊肉等溫熱食品,還要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如發生凍瘡可局部多按摩,也可捈凍瘡膏。如出現前面提到的寒冷型多型紅斑或寒冷型蕁麻疹的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整理自網路,由雲南中醫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 校/李艷萍排 版/韋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路邊的這種草,是對付痛風的寶!只服兩周,超有效~
7個睡前壞習慣,毀睡眠偷壽命!很多人一不留神就中招,趕緊改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