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期刊資訊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8年第1期名錄

期刊資訊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8年第1期名錄

原標題:期刊資訊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8年第1期名錄


孫中山逝世前後中共的宣傳策略


作者簡介:王建偉,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發信息:《中共黨史研究》()2016年第20169期第65-7698


內容提要:孫中山逝世前後,為應對國民黨內複雜的權力鬥爭局面,中共一改先前對孫中山的多角度分析,專註於頌揚孫中山的革命精神,努力構建其作為「左派」的鮮明形象,孫中山被解讀為自始至終一直與帝國主義及國內各種反動勢力進行鬥爭的英雄人物。同時,中共發揮宣傳工作方面的優勢,積極與戴季陶等人爭奪三民主義的權威闡釋權。共產黨人的這種集體行動有統一的安排與部署,對孫中山的各種評論也基本遵循了統一的語調與定位。根據一貫的宣傳紀律,他們比較成功地貫徹執行了中共中央的宣傳策略。這一時期,也是國共兩黨逐漸從黨內合作走向分裂的階段。兩黨之間的鬥爭、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接班人之爭相互纏結、愈演愈烈,最終走向各執一端、不可收拾的局面

關 鍵 詞:孫中山/宣傳工作/三民主義/戴季陶主義


論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八大因素


作者簡介:尹正達,南京政治學院科研部副教授、《軍事歷史研究》編輯部編輯


原發信息:《軍事歷史》()2016年第20165期第20-27


內容提要:紅軍長征勝利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八個方面:改組形成了能夠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決策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選定了正確的戰略進軍方向和落腳點;克服了張國燾分裂主義,各路紅軍密切配合;忠實履行人民軍隊的宗旨,贏得了少數民族和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實行統一戰線和瓦解敵軍的策略,充分利用敵人營壘內部的矛盾以減少紅軍壓力和損失;根據敵情和地理環境制定運用了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高度重視情報工作和後勤工作,為紅軍行軍作戰提供了較好的信息保障和力所能及的物質保障;紅軍官兵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壓倒一切敵人和困難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關 鍵 詞:土地革命戰爭/紅軍/長征/勝利因素


標題注釋:本文為南京政治學院「十二五」計劃2014-2015年度課題「人民軍隊優良傳統與政治優勢的歷史考察」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5ZY01-02


傳統、革命與性別視域下的婦女教育


——以華北鄉村(1937-1949)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簡介:王微(1985-),女,河北保定人,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

原發信息:《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20165期 第86-92


內容提要: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區推行婦女教育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期間充斥著革命與傳統的博弈。各級政權緊密結合實際,對婦女教育的相關政策與執行方式進行調整。婦女教育的大力推行,一方面使鄉村女性獲得了解放與改變生命軌跡的契機;另一方面也令中國共產黨及其頒行的各項政策在基層社會的認可度逐漸提高


關 鍵 詞:婦女教育/華北鄉村/革命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博士項目(項目編號:2015BS106)」「2016年度重慶市教委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SKJD14)」的階段性成果。


重「實質」抑「形式」


——新中國建立前後中國共產黨民主選舉策略的調適


作者簡介:閭小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教授,歷史學博士


原發信息:《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2016年第20165期第52-61


內容提要:民主選舉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史與建設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的選舉策略有所差異。自19485月中國共產黨著手實施建國路線圖至19533月新中國第一部《選舉法》頒布實施期間,中國共產黨制定的選舉策略有其獨特性,較之於抗戰時期民族主義話語下的選舉策略,此間的選舉策略已轉向強調階級話語;較之於《選舉法》實施後的普選,此間的選舉策略是強調實質性民主、「民主協商」,排斥選舉中的「形式主義」


關 鍵 詞:中國共產黨/選舉策略/人民代表會議制度/民主協商/舉手表決

標題注釋:南京大學「985」改革型項目(NJU985JD09)


「五反」運動中「貪污分子」的證成程序研究


作者簡介:劉彥文,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原發信息:《黨史研究與教學》(福州)2016年第20164期第61-73


內容提要:1960年代的城市「五反」是執政黨運用群眾運動的方式糾正基層幹部「貪污盜竊、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行為的一場政治運動。嫌疑人被證成為「貪污分子」一般經過檢舉揭發、專案調查、本人交代、本人檢查與認可、經濟退賠、定案處理等程式化和細密化的程序。本文利用某地區48組「貪污分子」的個人檔案材料討論「五反」運動中複雜的證成程序,認為其是運動得以有序展開的關鍵


關 鍵 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貪污分子」/程式化/細密化


標題注釋:本文繫上海市2014年度「晨光計劃」的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四清』工作隊工作模式研究」。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會主義改造


——以蘇州市為個案的考察


作者簡介:王玉貴(1965-),男,江蘇濱海人,蘇州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學博士

原發信息:《安徽史學》(合肥)2016年第20165期第117-130


內容提要:私有出租房屋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整個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市的私租房改造於1956年初開始試點,1958年「大躍進」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紀60年代前中期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發動後,房改逐步推向農村集鎮,且政治色彩日趨濃厚。「文革」爆發後,在發動「二次房改」的同時,還衝占和低價收購了大量下放戶的私有房屋。蘇州市私租房改造的基本方面應予充分肯定,但也遺留了諸如自住與改造劃留不清、私自降低起改點等問題。到20世紀90年代初,房改遺留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關 鍵 詞:私有出租住房/社會主義改造/私租房改造


亦學亦政:民國時期關於政治學研究範式的論爭


——兼論民國政治學的學術譜系


作者簡介:閻書欽,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原發信息:《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年第20166期 第29-42


內容提要:民國時期為中國政治學研究範式之重要形成期。由於此學科與現實政治的密切關聯,各派論者均致力於相關論著的編撰,形成歐美派、國民黨派、馬克思主義派三種論述體系。歐美派學者承歐美餘緒,注重運用歐美科學實證方法,構建起科學國家學研究範式。國民黨派學者則將民生史觀與歐美研究範式相結合,構建起適應國民黨統治需要的理論體系。而馬克思主義派學者運用唯物史觀及其階級分析方法,構建起革命式話語體系。由此而言,政治改良論與政治革命論之分野成為民國政治理論的分水嶺


關 鍵 詞:民國時期/政治學/研究範式/國家/主權


標題注釋: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9YJA770049)。

中日民間經濟外交的博弈


——以1923年抵制日貨運動為例


作者簡介:於文浩,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發信息:《南京社會科學》2016年第201610期 第139-145


內容提要:本文運用中日兩國史料,從民間經濟外交的視角,對1923年抵制日貨運動做了考察。筆者認為,此次抵貨運動,是中日雙方商人團體及其政府間的一場博弈鬥爭,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日方佔有主動性,中方處於被動地位的不平衡性的特點;二是具有從中方「抵制」到日方「反抵制」再到中方被取締的雙重性的特點。此次運動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政治和經濟效果,但是中國商人團體運用民間經濟外交手段,作為政府外交的後援補充力量,對日本政治經濟侵略給予了積極的反擊。日本商人團體通過民間經濟外交手段,間接參與外交事務,起到了推動日本對華政治經濟侵略擴張的作用。可見,民間經濟外交對本國政府或他國政府的外交決策和國際關係具有一定的影響,是政府外交強有力的補充,發揮了強有力的監督作用


關 鍵 詞:抵制日貨/博弈/民間經濟外交


標題注釋:本文是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特別資助項目「民國初期的中日民間經濟外交:以商人組織為主體」(201003209)的階段性成果。


論國民黨在蘇區的去「赤化」


作者簡介:陳任遠,贛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贛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教授


原發信息:《學術研究》(廣州)2016年第201610期第136-144

內容提要:國民黨為恢復與鞏固自己在蘇區的統治,並達到遏制或清除中共影響的目的,通過對赤化原因的反思,在蘇區採取以「實施特種教育」、「推行民生主義經濟」、「整頓和完善地方行政機構」、「實行清鄉政策和保甲制度」為基本內容的去「赤化」措施,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關鍵詞:國民黨/去「赤化」/蘇區/中國共產黨


標題注釋:本文系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4XZS004)、贛南師範大學「民國贛南地方社會變遷研究創新團隊」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並受贛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重點學科基金支持。


論國民黨對童子軍治權的奪取


作者簡介:戚學民,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潘琳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碩士研究生


原發信息:《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0164期 第179-190


內容提要:童子軍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最大的全國性兒童組織,其地位的獲得與國民黨有極大的關係。在控制童子軍的過程中,國民黨為了樹立自身的絕對權威,分別與民間教育團體、黨內教育行政系統和共產黨展開了對童子軍領導權的爭奪。國民黨與社會組織之間的爭奪,以暨南大學特別童子軍團與上海童子軍協會的取締為代表。在這兩場事件中,民間教育力量均顯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抵制和反抗,但面對國民黨的專政霸權,效果微弱。而1928年中央黨部與以大學院為首的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的博弈,則突出反映了國民黨內不同系統對童子軍領導權的爭奪。該事件充分顯示出童子軍治權爭奪中的多層次和複雜性,也從側面暴露出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黨權機構與行政機構之間的權責劃分問題。此外,國共兩黨在童子軍收歸黨辦初期有著緊密合作,共產黨後來成立的童子團在組織動因、活動形式等方面均與這種合作密切相關。這一歷史淵源使得排斥和防範共產黨成為國民黨爭奪童子軍治權的題中之義,也始終貫穿於後者對童子軍的組織建設全程


關鍵詞:童子軍/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


標題注釋:本文係清華大學研究生教學改革項目「從檔案與田野走近中國近代史」的階段性成果


跨越邊界:華僑在中國抗戰、太平洋戰爭中的行動和意義

作者簡介:李盈慧,台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原發信息:《抗日戰爭研究》()2016年第20163期第92-105


內容提要: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海外華僑華人積极參与。他們跨越僑鄉、國家與民族三個邊界,投身於中國抗戰及太平洋戰爭中的同盟國聯合作戰。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聯繫所在國家與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行動,不但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也為全世界的聯合抗日做出了貢獻。這段經歷對於華僑本身也深具意義,為日後全世界華僑的團結以及他們與祖國人民、與僑居地人民增進感情和交流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抗日/華僑/邊界/民族


蔣廷黻:學術史上的失蹤者


作者簡介:馬勇,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原發信息:《中國文化》()2016年第20162期第11-37


內容提要:蔣廷黻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近代史學者,中國近代外交史由其開拓,中國近代政治史也因其「現代化敘事」發生了極大變化,深刻影響了一代學人。然而由於政治原因,蔣廷黻的學術影響在1949年之後的中國大陸悄然消失了三十多年,直至國門重開,蔣廷黻的學術漸漸被大陸學人所認知。一個學術史上的失蹤者極大改變了中國近代史敘事模式、情節,最近二十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些不一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蔣廷黻當年所建構學術框架、學術方法


關鍵詞:蔣廷黻/現代化/敘事模式


試論李濟深在編遣裁兵運動中的角色

——兼及蔣介石、李濟深決裂之影響分析


作者簡介:沈成飛,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


原發信息:《社會科學戰線》(長春)2016年第201611期第103-110


內容提要:1928年中期開始,由於全國統一即將實現,軍人政要遂聯袂而起,呼籲編遣裁兵。作為廣東的實際執政者、第八路軍總指揮——李濟深也不甘人後,呼籲裁兵。然而,不久之後,李即公開反對蔣介石之編遣裁兵方案,並一度消極抵制編遣會議的召開。李濟深是國民黨地方實力派中最後一個參加編遣會議而又第一個離會的人,他還在實際裁兵運動中虛與委蛇,對抗蔣介石之裁兵命令。事實證明,李濟深是編遣裁兵運動中反蔣最早、最力,也最為蔣所不滿的人,兩者之決裂直接源自於此。蔣李決裂對此後中國政局發展和政治現代化都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李濟深/蔣介石/編遣裁兵/蔣李決裂/桂系


標題注釋: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BZS091);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JDSZK0036)


「新女性」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


——吳貽芳個案研究


作者簡介:何瑋(1973-),女,山西靈石人,博士,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日思想文化比較研究、社會性別研究、近代女子教育


原發信息:《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年第20163期 第107-116

內容提要:本文聚焦近代中國社會「新女性」的代表性人物——吳貽芳,探究近代中國社會對「新女性」而言的意義所在,解析「知識」生產的歷史性及政治性特點。通過本文分析可以看到,作為接受過近代教育的「新女性」,吳貽芳無疑是西方知識生產的載體和傳播者,近代科學知識、人文關懷、近代國家意識、民族主義等構成了其價值判斷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西方文化一方面向東方輸出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精神,卻也同時將文化優越感和侵略性色彩帶到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中來。在國家、民族主義高漲的背景下出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儘管吳貽芳曾想把西方的近代科學知識、古典博雅教育在金女大推廣深入,但國難當頭之際,拯救民族國家成為責無旁貸的使命和職責,留給這位「新女性」的選擇由此變得簡單明了,以金女大為載體的知識生產也具有了濃厚的歷史性及政治性色彩


關鍵詞:吳貽芳/「新女性」/近代中國社會/國家、民族主義/知識生產


標題注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比較視域下的東亞近代『女性』話語建構」(項目編號:13YJCZH051)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近代東亞婦女/社會性別史比較研究」(項目編號:WS1322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書訊|《先醒來的人:近代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出版發行
雷戈:溥儀《我的前半生》解讀

TAG: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