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畫的形,國畫的魂——徐建清老師的畫作

西畫的形,國畫的魂——徐建清老師的畫作

時下書畫亂象,不足多齒。書畫家的作品,也無需評論家過於評頭論足,或吹得天花亂墜,或貶低得一無是處。我認為,一切喧嘩都可以不理,讓作品本身說話。

前幾天請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吃飯,他一貫很低調,所以一直我敬重他,他也很愛護我。席中他戲謔道,過去幾百年出一個藝術家,而今是一年出幾百個藝術「家」。

時間是常常是最好的鑒定家,很多自戀的藝術愛好者,自我膨脹自詡藝術家,不過是藝術大樹前的一直蚍蜉而已。

而有的人不同,他酷愛藝術,默默耕耘,靜靜創造,遠離世俗喧囂,在藝術的自由王國里,用線條和色彩構築靈魂寄寓的天堂。我所認識的徐建清老兄,便是這樣的人。

在微信里關注他已經好幾年了,感覺到他的作品,無論從構圖、造像、著色,都非常攝人心魄。他的畫不是媚俗吸睛,不是拾人牙慧,而是從傳統學,從中外學。沉潛者,噴薄者。終於,他的畫,是物語,是心靈與自然的對話。既有西方美術的表形,又有中國畫的寫意。

作者簡介

徐建清,1958年生於上海。畢業於江南大學,在浙江美術學院進修後赴義大利深造西洋畫。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委員、瀋陽美術家協會會員、歐洲書畫協會常務理事、義大利書畫協會副會長、義大利羅馬東方語言學校專職美術教師、羅馬孔子學院中國畫客座教授、中美書畫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美藝術家聯合會特聘會員。從小酷愛中國畫,師從嶺南派國畫家唐炳根、馮樹榮老師學習中國畫,兼習書法、篆刻和裝裱技藝。他在繼承傳統筆墨的基礎上,汲取優秀的西畫技巧,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原則,不斷突破和創新,並藉助東西方文化衝擊產生的創作激情和靈感,充分展現出"兼收並蓄、學貫中西"的個人風采。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氣氛酣暢熱烈、色彩鮮艷明亮,暈染柔和勻凈。小寫意畫以形寫神,貼近生活,神韻盎然,凸顯了畫家的精神追求和審美品位,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趣。

2016年在法國巴黎"歐洲華人書畫大賽"中獲大獎,

2016年獲羅馬歐洲華人書畫大賽一等獎等。

現在他回到上海,在養育自己的家鄉,傾情創作。我期待徐建清兄能創作出讓社會認可,讓時間證明的作品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外灘常緣雅集 的精彩文章:

TAG:北外灘常緣雅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