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孩子的陪伴有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對孩子的陪伴有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窗外風雪再大

也有我陪伴著你

全文字數:1631

閱讀時間:4分鐘

GIF

對孩子的陪伴有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01

張小壹幼兒園的一位家長,因為孩子的一些小事,在班級群里嚴詞要求老師召開一次家長會,還要園長參加。

因為學期快要結束,家長和老師交流機會不多,所以他的要求被家長們一致通過,老師商量過後也同意了。

沒想到,等家長會時間確定後,這位家長卻說那時候自己正在上班,沒時間來參加。

幼兒園老師耐心也好,告訴他如果沒時間可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和老師單獨交流。

這位家長嚴詞拒絕:自己每天很忙,沒時間接送孩子,都是家裡老人接送。

最後,班級大多數家長都在老師確定的時間點開開心心去開了家長會,那位發起者最終沒有參加。

因為太忙,有時候在群里發一通又一通的牢騷,而不能請假一小時給孩子開家長會。

呵呵,奧巴馬都沒有缺席過自己女兒的每一場家長會,你會比他更忙?

這種看似對孩子很上心,卻不肯抽出一點時間為孩子做事的父母,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02

辦公室同事小丁自從有了孩子,最熱衷的事情就是買買買,天天給孩子買玩具。

可她還是經常為孩子的事愁緒滿懷。

問其原因,原來是她買回去的玩具,孩子並不喜歡,都是隨手扔在一邊,然後纏著她不停哭鬧。

大家給她支招:「和孩子一起玩唄,光給他玩具不陪他,他也不會玩啊。」

小丁滿臉不耐煩:「我哪有空啊,每天上班挺累的,下班後就想玩會手機,每天能陪在他身邊就不錯了。」

名義上,小丁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可實際上,孩子還是孤單的。

03

最近關於一對美國華裔夫婦殺死並腌制女兒的新聞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底線。

據報道,這對夫妻開了一家中餐廳,平時忙於生意,無暇顧及帶在身邊的5歲女兒。女兒不聽話,每次都是一揍了之。

這一次,女兒又惹惱了媽媽,她一怒之下便重毆女兒頭部多次,直到女兒口吐綠色液體。

爸爸緊急搶救,也沒能挽救幼小女兒的性命。

兩人太忙了,只好把死去的女兒放進容器里,用鹽覆蓋好藏在冰箱上方,並且報警聲稱女兒失蹤了。

警察第二天發現了小女孩的屍體,逮捕了這對夫妻。。

小女孩的媽媽說,她只有兩隻手,不是四隻手,又要在餐館工作,又要照顧孩子,事情太多。

女兒很不聽話,所以她失手殺了她。

這個一直跟在父母身邊的五歲小女孩或許會羨慕那些留守兒童。

他們雖然不能在父母身邊長大,但起碼可以保住性命,心中還能充滿對父母的各種美好念想,暢想一下和父母團聚的幸福。

前一陣子很火的留守兒童「冰花男孩」,他的父親在面對大家的捐贈時,能夠冷靜的說出:「我們家條件是不好,但關注的熱度總會過去,我怕到時候有落差反而會影響孩子……我不希望因為這事讓他覺得可以不勞而獲,還是要腳踏實地。」

父母不在身邊,但他們冷靜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卻影響著「冰花男孩」,讓我們在心疼孩子的同時,還滿懷欣慰和感動。

與其每天辱罵毆打、甚至要了孩子的命,還不如為了生活相隔一方,起碼在孩子的心中,父母還保留著最美好的形象。

04

1954年,20歲的傅聰赴波蘭留學,從這一年刻直到1966年的十多年間,他的父母給他和他的弟弟傅敏寫了近兩百封信,最後摘編成一本《傅雷家書》。

信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老一代知識分子傅雷,用充滿脈脈溫情的筆墨,灌輸給孩子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洋洋洒洒的書信中,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

他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

l 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

l 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

l 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如今,八十多歲的傅聰談起這本家書,還忍不住淚流滿面。父母雖然早已不在身邊,但是拳拳愛子之情卻一直陪伴著兩個孩子。

而父母書信中教給孩子的為人處世之道以及高尚愛國情懷,將成為他們代代相傳的家族精神。

05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注重對孩子朝夕相處的陪伴。

然而,陪伴,僅僅是時刻陪在身邊便足夠嗎?

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可以分為幾類:一類陪伴教做人、二類陪伴在身邊、三類陪伴視而不見、四類陪伴成仇人。

陪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愛與教育。

為人父母的,你對孩子,算得上哪類陪伴呢?

玉令,一個熱愛讀書、認真寫字、感恩生活的倆娃寶媽,養自立自強孩子,寫走心溫暖文字,願我們在文字里有緣相逢。

在這個寒冷的時節里

因為有你的關注

而變得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