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37歲才學開飛機,後成為唯一海陸空三棲全能的開國將軍!

他37歲才學開飛機,後成為唯一海陸空三棲全能的開國將軍!

在1955年首批授銜的開國將帥中,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是唯一參加過陸、海、空三大軍種的將軍,他的身上折射出我軍由弱變強、從單一兵種向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發展的光輝歷程。

他就是被譽為「陸海空三棲全能將軍」的曾克林。

1949年10月,時任東北野戰軍戰車師師長的曾克林突然接到一個命令,朱老總要見他。會面後,朱老總告訴他:「現在空軍剛組建,需要大批幹部,準備調你到空軍工作怎麼樣?"

曾克林心裡有些打鼓,他覺得飛機駕駛艙里的各種儀錶很多,文化低的人根本沒法駕駛朱老總為何選他來干空軍?可能是他與航空有點「機緣」吧。因他過去在東北南滿剿匪期間,曾收編過日本一支飛行隊。

當時瀋陽附近的遼陽有個奉集堡機場,駐紮著日本第二航軍團第四訓練飛行大隊,裝備有重型轟炸機和99高級教絛機,任務是訓練從日本其他兵種調來的初級將校和學生出身的特別操縱見習官兵。

日本投降後,負責人林彌一郎帶領300多人逃跑了,後來流竄到本溪一帶,企圖佔山為匪。這時被曾克林的部隊發現,迅速將其包圍。

曾克林接到報告後,決定收編林彌一郎飛行大隊。他命令組織精幹的談判小組上山勸降。很快,日本舦空隊被順利解除武裝。幾天以後,曾克林在本溪16軍分區司令部設宴招待林彌一郎等十幾名軍官,要求他們回到機場看管和維護好飛機,隨時所候我軍的調用,在工作中將功贖罪。

林彌一郎等人在我軍優待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心悅誠服地回到了遼陽奉集堡機場。這次我軍共繳獲林彌一郎行大隊各式飛機46架,還有各種器件和配件;收編飛行員17人、機械師24人、機械員72人,各類地面保證人員180多人。

10月上旬,彭真和伍修權在接到曾克林的報告後,召見了林彌一郎和航空隊的主要人員。1946年3月,我軍歷史上第一所航空學校在通化成立,那些被收編的日本空、地勤人員成了學校的教員。

這次從朱老總那裡領受任務以後,曾克林便和空軍副司令員常乾坤及王首道等一起到達北京,得到陳毅的大力支持。

首先在南京成立旅部,任命聶鳳智為旅長,劉善本為副旅長,曾克林任軍代表。

然後著手組建飛行團,先後在南京大校場、上海江灣和徐州織建了3個飛行團,南京為轟炸機團,上海和徐州為殲擊機團。3個團的飛機一部分由東北飛來,一部分是華東野戰軍繳荻的國民黨飛機。

1950年10月,為了參加抗美暖朝,航空混成旅的3個團擴建為3個師,其中一個殲擊機師立即飛赴東北安東,曾克林也奉命趕到安東浪頭機場。

不久,上級調派曾克林去空軍第一航校學習。人民空軍正式成立後,空軍司令部決定組建6所新的航校,其中以東北牡丹江老航校的一大隊為基礎,在哈爾濱組建了空軍第一所轟炸機航校。

曾克林在這裡的同期學員共有400多人,大部分來自陸軍。其中有20多名師、團導幹部,只有曾克林和段蘇權是軍職幹部、老紅軍。

從陸軍到空軍,從握槍桿到握駕駛桿,這是曾克林一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擺在面前的困難可想而知。

航校初創時期,生活條件非常垠苦。學員們都住在航校剛買來的幾棟舊樓房裡,房間不夠,就睡上下鋪。曾克林和段蘇權是高級幹部,學校為了照顧他倆,給他們安排在馬家溝機場修理廠旁邊的一棟平房裡,每人一間,並讓他倆的警衛員同住。

最難過的是學習關。曾克林小時候只上過兩年私塾,參加革命後雖然學了一點文化,但是就憑這點文化來學習航空飛行知識,顯然是很不夠的。當時他經37歲了,是班裡年齡最大的學員。

轟炸機分駕駛、領航、通信三個兵科,學校分配曾克林到駕駛兵科學習。理論課學習的主要課程有;飛機構造、飛行原理、發動機、無線電、領航、戰術、射擊、氣象等近20門課程,擔任教學的教員大多是蘇聯專家。

為了儘快掌握航空理論技術,曾克林白天在課堂上認真學,晚上躺在床上也看教材、背數據……他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硬是把複雜的飛行原理、力學公式一個個弄懂弄通了。

經過兩個月的理論學習,通過蘇聯專家、學校領導和教員的「三堂會審」,曾克林以理論課平均良好的成績,獲得了結業證書。

理論課結束後,開始進行座艙實習和帶飛。當時,航校的飛機有初級、中級、高級三種教練機,均是蘇聯製造。他們開始飛的初級教練機為「雅克-18」。

1951年元旦一過,蘇聯教員帶他們上飛機實習,進行感覺飛行。原來以為在藍天白雲間飛行一定非常浪漫、富有詩意,沒想到一上天,心裡就緊張,嘔葉不止。為了加強平衡機能的鍛煉,他們在地面加緊練習轉梯和滾輪。大家很快就闖過難關,戰勝了暈機。

曾克林的蘇聯教員帶飛時非常認真,對曾克林的幫助很大。曾克林仔細體會教員的每一個示範動作,反覆背誦每一個飛行數據。經過勤學苦練,他終於熟練地掌握了飛行技術。

1951年春,學校飛行顧問巴甫連科對曾克林進行「放單飛」考核,曾克林利過關。在場的領導、蘇聯專家和教員幹部紛紛向他表示祝賀。

1951年6月,曾克林轉到離哈爾濱市區約2公里的雙榆樹機場,開始學中級教練機的飛行,這種機型為「烏特伯-2」。

轉換一個機型,又要學習一次理論,但因為有了基礎,就不感到吃力了。3個月之後,曾克林就在「特伯-2」機型上畢業了。接著,他又開始進行高級教練機「杜-2」的訓練。5個月之後,他便掌握了「杜-2」的飛行技術。

畢業考試來臨了。擔任「杜-2」考核的教官是校長顧問格魯申科少將,這位將軍以技術高超、對學員的飛行非常挑剔著稱。但是,在他帶曾克林上天飛了一圈後.出人意料地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哈拉索(好)。

曾克林從航校畢業後,中央軍委決定派他到海軍去參加組建海軍航空兵,他被任命為海軍航空兵副司令兼航空兵一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可以說,曾克林是唯一一位海陸空三棲全能的開國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新域 的精彩文章:

鮮為人知的汴河剅之戰,為何被譽為打擊日偽軍的經典戰例?
如果沒有此人和他的秘密小組,1931年以後的中國歷史就要重寫!

TAG:史說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