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腸內營養在老年人破傷風治療中的應用

腸內營養在老年人破傷風治療中的應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疾病,其死亡率在1左右。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等各方面的變化,機體代謝等均較青壯年慢,對感染的抵抗力也相對減弱,加之有較多的原發性疾病,故患破傷風后往往病情較重,併發症較多,預後也較差。我科採用早期使用腸內營養,大大降低了病死率,現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0歲以上老年破傷風患者28例。其中男性l7例,女性9例。其中22例有明確受傷史。l9例為重型。

置病人於安靜弱光的病室內,盡量防止聲、光、震動等外界刺激,以盡量減少痙攣性抽搐的發作。重型病例安排特別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消除毒素來源並中和遊離毒素,對入院時仍有傷口存在者,在控制痙攣性抽搐的前提下,進行徹底清創術,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並濕敷傷口。及早應用TAT中和遊離的毒素。

控制痙攣性抽搐的發作:主要採用安定與魯米那交替肌肉注射,若仍有抽搐的發作可採用冬眠I號泵注。有氣管切開指征者及早施行氣管切開術,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加強翻身拍背等護理工作。合理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早期腸內營養24h經鼻飼管輸液泵連續輸注,控制腸內營養速度2OraL/h起至每日泵入腸內營養混懸液1500-2000mL。

二、結果

28例老年破傷風患者27例痊癒出院,1例死亡於嚴重肺部感染。

三、討論

1.營養支持的重要性

老年人破傷風有以下臨床特點:

(1)創傷後傷口發生繼發感染者較青壯年多;

(2)臨床表現為重型的較多;

(3)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尤其是肺部感染的發生率高;

(4)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者多,此與老年人病前多有肺部疾患,易發生肺部的繼發感染等併發症而符合氣管切開指征;

(5)其病死率較高,預後較差,與併發症及繼發肺部感染較多有關。因此,對老年人破傷風的治療,除常規治療外,還應特別注意加強全身營養及支持療法,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2.腸建立的方法及注意點

老年破傷風病人多為重症患者,多數病人因病情不允許或由於破風傷的痙攣性發作多需鼻飼管給予。發病期間,對外界的各種刺激敏感性增加。置鼻飼管時由於管的刺激會引起病人的劇烈痙攣性抽搐,嚴重者能引起喉部痙攣,窒息死亡。為了避免併發症,對重症破傷風患者均給予氣管切開,並以「冬眠I號」作用下置飼鼻飼管。

破傷風病人由於反覆的痙攣和持續的肌肉收縮常造成人體的嚴重消耗,應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熱量?高營養飲食,大量維生素B和C,以及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並注意糾正酸鹼平衡失調?因此破傷風病人的營養需要量為:正常狀態下計算量×110%?

輸液泵控制腸內營養液速度20mL/h~g,逐漸加大至每日1500-2000mL,並沖洗鼻腸管以防堵塞。常可避免腸內營養的腹瀉等併發症,又保證了營養液的均勻供給。

破傷風病人應用腸內營養後,尿量明顯增加,有時超過當天入量,可能與腸內營養高滲性利尿有關。早期易出現腹脹、腹瀉,其發生原因是多方面,如營養液溫度過低,濃度過高,滴入過快、污染等。營養液濃度過高是引起滲透性腹瀉的常見原因,一般經調整濃度、量、速度後即可消失,導致水和電解質的丟失,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3.腸內營養的優點

破傷風病人由於肌肉痙攣性發作,蛋白脂肪分解快、機體能量消耗多,易出現負氮平衡。不能經吞咽飲食,因此胃腸內營養是改善病人營養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並且比靜脈營養更符合生理。能減輕機體的分解代謝,維持機體的正氮平衡,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利於患者恢復。

破傷風患者處於應激狀態,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缺氧,易出現應激性潰瘍及胃腸道出血。如果長時間禁食,胃腸道缺乏刺激,胃腸黏膜萎縮,易發生腸源性感染,甚至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腸內營養能夠改善胃腸黏膜的血液循環,保護黏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維持腸道結構和功能完整性,使腸道具有防止微生物侵入的屏障,免疫活性和內分泌功能減少胃腸道併發症的發生。

破傷風病程較長一般為3~4周,嚴重的可在6周以上,腸內營養可節省很多費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如何拯救當代90後中老年「自殺式養生」?
「老年人保健品」騙局創始人現出原型!沒想到竟然是他…

TAG:老年 |